虹野:我们是追求真相,还是沉浸在自己编织好的答案中?

虹野:我们是追求真相,还是沉浸在自己编织好的答案中?

高考掉包案牵动人心,随着日前信阳考生李同学的退出、网上苏同学被其同学“揭露”所谓“丑闻”,高考答题卡掉包案的舆论似乎一下向学生欺骗家长的闹剧倾斜。

虹野:我们是追求真相,还是沉浸在自己编织好的答案中?

或许人们真的希望高考是公正的,潜意识里面宁愿相信高考掉包案是学生欺骗家长的闹剧,而不愿意相信高考会出现掉包的事情。

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信阳李同学是四位同学里面唯一的一个在投诉前没有见到过自己答题卡的同学。而剩下的三位同学都已经见过“自己的”答题卡之后而选择投诉的,而且这三位同学的鉴定结果依然迟迟未出。

真相如何,尚未可知,但是从舆论上到实际生活中一张大网似乎逐渐结成。其中一位家长放弃了申诉,孩子已经选择复读,而永城的家长卢女士的丈夫告诉她家中来了很多人做工作……

虹野:我们是追求真相,还是沉浸在自己编织好的答案中?

我在日期写的文章中要求警方介入,根据消息目前由河南省主要领导批示纪检、监察组成的调查组里面有公安部门参与,虽然还不算是独立的司法调查,但是此时作为嫌疑一方却一点都不避嫌,依然去做家长思想工作,让真相难以还原,这对于随着新刑法的发布已经成为刑事案件的高考掉办案受到干扰。

虹野:我们是追求真相,还是沉浸在自己编织好的答案中?

或许干扰司法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在关注度如此高的案件中,依然能够“正大光明”、“堂而皇之”的去做家长工作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是追求真相,还是继续沉浸在自己编织好的答案内,或许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拐点。

(文中信息依据澎湃新闻《河南“高考答题卡被指掉包”:家长备受煎熬的47天》)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