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車主注意!9月1日起車輛實現全國「通檢」,關注這些便民措施

日前,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獲悉,根據公安部部署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交通管理服務便利化工作,交巡警總隊公佈了簡捷快辦、網上通辦、就近可辦等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9月1日起全部推行。

記者從市公安局瞭解到,我市交通管理“放管服”新舉措在8月1日前先期推出了8項,8月31日前又推出實施了9項,從9月1日起,我市再推3項交管便民服務類措施,至此20項“放管服”改革便民服務新舉措將在我市全面推行。據悉,8月1日前先期推出的8項交管便民服務措施市交巡警總隊已通過媒體公佈並解讀,此次交巡警總隊將重點解讀隨後推出的12項舉措。

重慶車主注意!9月1日起車輛實現全國“通檢”,關注這些便民措施

車管互聯網服務大廳

9月1日起,將推行這3項便民服務類措施

實行車輛全國“通檢”

解讀:2014年,公安部推出6座及6座以下非營運載客汽車六年免檢、省內異地檢車等系列措施,但小型汽車、貨車和中型客車跨省異地檢驗仍需在機動車登記地辦理委託檢驗手續。自2018年9月1日起,車管部門將全面推行小型汽車、貨車和中型客車跨省異地檢驗,實現全國範圍“通檢”。申請人可以在機動車登記地以外的省份直接檢驗,申領檢驗合格標誌,無需辦理委託檢驗手續。對6年內免檢車輛,申請人可以跨省異地申領檢驗標誌。

便利車輛異地轉籍

解讀:改革後,公安部門聚焦群眾反映車輛轉籍手續繁雜等問題,試點推行非營運小型、微型載客汽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一是轉籍檔案網上轉遞。對機動車遷出登記地的,申請人不再需要到遷出地車輛管理所提取紙質檔案,檔案信息通過網絡轉遞給遷入地車輛管理所,減少了提取檔案的等候時間,也減少了攜帶、保管、轉交檔案的種種不便。同時,機動車檔案由紙質形式改為電子化形式,更有利於嚴格規範管理,降低偽造、篡改以及遺失的風險。二是轉籍驗車一次完成。在實現電子檔案網上轉遞的基礎上,簡化遷出、遷入車輛登記程序。對機動車遷入登記的,申請人可以直接到車輛遷入地車輛管理所申請,不再需要回到遷出地車輛管理所驗車,變“遷出、遷入地兩次驗車”為“遷入地一次驗車”,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

需要提示的是,考慮到車輛檔案電子化需要配備相應軟硬件、升級完善信息系統等工作,該項服務措施將選擇在部分地方先行試點,逐步擴大覆蓋範圍。2018年9月1日起,南京、蘇州、杭州、重慶等15個城市將試點機動車轉籍檔案資料電子化傳遞。

政務信息網上互通

解讀:推進互聯網政務是指整合部門信息資源,打破信息孤島,積極推進互聯網服務平臺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推進網上信息交換共享、精準核查。目前,警方車管部門已與稅務部門、部分醫院、保險公司等嘗試實現信息互通。

重慶車主注意!9月1日起車輛實現全國“通檢”,關注這些便民措施

民警查驗車輛

8月底前,這9項便民服務類措施已落實

安全教育網上學習

解讀:2017年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組織研發了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記分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平臺與公安網數據對接,規範“兩個教育”報名、學習、業務辦理流程。通過人臉識別、信息比對等技術手段,對違法駕駛人身份信息進行核對,確保違法駕駛人本人參加,有效遏制“分蟲”、替學替考及買分賣分等違法現象。為彌補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我市2017年自行研發了互聯網“兩個教育”學習平臺,可在微信、支付寶上申請和學習,平臺自2017年4月開始運行。截至今年8月27日,已有4萬人通過平臺完成滿分教育、6萬人通過平臺完成審驗教育。下一步,公安部交管局將進一步推廣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記分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網絡學習平臺應用,並同步開發手機App版網絡學習平臺,不斷創新重點駕駛人宣傳教育工作。

郵政服務網點代辦

解讀:郵政網點代辦是建立警郵合作平臺,充分利用郵政網點遍佈城鄉、貼近群眾的優勢,推行在郵政網點代辦補換領號牌、行駛證、駕駛證、申領免檢標誌、變更聯繫方式等業務,織密覆蓋城鄉的交管服務網,實現就近受理、後臺制證、郵寄送達。目前,我市郵政網點代辦已開設2家,可辦理12種業務。下一步,還將協調郵政方面,逐步在我市各區縣建立遍佈城鄉的警郵合作網點。

重慶車主注意!9月1日起車輛實現全國“通檢”,關注這些便民措施

郵政送達

便利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

解讀:此次改革,公安部堅持民意導向、需求導向,在完善升級信息系統基礎上,逐步放寬異地申領駕駛證條件,進一步便利群眾就近、自主考試領證。重慶作為直轄市,早就實行了市內通考:一是本市居民持身份證市內“通考”。對在市內不同區縣申領駕駛證的申請人,可憑居民身份證直接申請,無需提交居住證或暫住登記憑證。二是外省居民持居住證市內“通考”。對跨省(區)異地工作、生活的人員,在辦理所在全市任一區縣的居住證後,可以直接在全市範圍內申領駕駛證。

交通事故網上處理

解讀:此次改革,公安交管部門將積極做好改革試點工作,不斷豐富和完善交通事故人民調解機制,在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模式解決損害賠償糾紛的同時,充分發揮保險公司在定損理賠中的專業優勢,推動開展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對公安交管部門受理的全部道路交通事故,推行在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環節全面引入保險行業參與人民調解機制,廣泛建立以保險從業者為主體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在公安交管部門辦案場所設置專門的人民調解室、巡迴人民調解室等形式,由保險行業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更多承擔事故損害賠償調解職能,搭建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使大量糾紛在訴前得到分流化解,節約司法和行政資源,進一步提高調解效率。目前,市高級人民法院已確定渝北、江北、巴南等15家法院為“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試點單位,屬地交巡警支(大)隊正全力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推進交通事故快處快賠

解讀: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積極會同重慶保監局、保險行業協會推行事故快處快賠改革,全面推廣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服務中心“一站式”處理等工作模式,推行財損交通事故互聯網在線快速處理,對發生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可以拍照固定證據後快速撤除現場,並通過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平臺上傳事故信息,在線自行協商處理或申請交巡警在線定責。

為進一步方便駕駛人快速、高效辦理事故理賠,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正積極推動與保險等部門信息共享,積極探索治理模式創新。一是推行輕微事故網上定損理賠。通過與保險機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搭建集事故在線受理、在線定責、在線協商、在線定損、在線理賠為一體的全流程網上服務平臺,推動跨區域、跨機構、跨層級的保險和事故信息實時查詢共享,實現事故車輛財產損失在線定損、在線理賠,將理賠環節由“線下”升級為“線上”。二是推行“警保聯動”新模式。實行保險公司理賠員與交警、輔警共同上路巡查模式、參與事故快處快賠,通過定點值守與動態巡邏相結合、交警帶領與單獨巡查相結合、徒步巡邏與摩托車巡邏相結合等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和到達事故現場,並藉助“交管12123”事故互聯網在線快速處理系統和保險理賠軟件,協助當事人自行協商,快速處理理賠、快速撤離現場。三是推行農村地區事故快處協理新機制。在農村地區組建以保險業務員、保險理賠員以及農村交通安全員、勸導員為主體的交通事故協理員隊伍,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手機App軟件等協助當事人快速處理事故和辦理事故理賠。

重慶車主注意!9月1日起車輛實現全國“通檢”,關注這些便民措施

流動車管所進鄉鎮

健全監督制度機制

解讀: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車駕管、事故處理、違法處理規定和公共安全行業標準,照公安部和市公安局關於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結合重慶實際,制定《交通管理業務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並結合監督管理需求,市局報告市政府,成立全國首家正處級駕考監督支隊,履行對全市41各區縣所有交管業務的全監督。通過對車駕管、事故處理、秩序管理、交通執法等多方位的監管。

加強智慧監管建設

解讀:根據全市交管業務監管的實際情況,建立交管業務監管中心,監管系統按照業務類型設置四大監督板塊,涵蓋車駕管、事故處理、秩序管理、交通執法四個方面。以大數據分析、挖掘為基礎,從業務數據中提取監督信息,並對數據進行關聯核查、比對碰撞、預警分析、趨勢預測處理。實現業務監督模塊化,異常數據預警化,工作處置流程化,深度研判集約化,結果運用權威化的“五化”工作模式。對業務辦理進行全過程音視頻監管,定期研判分析重點異常業務,實現異常情況實時預警、及時核查處理,依託智能手段,實現智慧監管。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解讀:通過加強網上網下監督巡查,採取大數據分析、音視頻巡查、問卷調查、電話問訪、明察暗訪、線索核查、回訪問效等監督手段,對存在管理不嚴格、違規違法等問題依法依規嚴格查處,嚴格責任追究,嚴格違規退出。

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

解讀:一是搭建公安交管信息安全監管平臺。完成公安交管信息安全監管平臺方案設計和論證,平臺相關設備採購已納入智能交通項目建設。二是健全信息網絡安全接入體系。按照公安部要求建立企事業接入鏈路,所有業務訪問通過身份認證系統、堡壘機、防火牆、數據交換系統等進行嚴格的授權訪問,確保了系統安全。三是加強操作日誌審核。交巡警綜合應用平臺所有業務操作接入市公安局日誌審核平臺,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系統異常並進行預警和規範,進一步加強了系統日常監管。

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明細

1、申請材料四個減免

2、18類業務一證即辦

3、普通業務一窗通辦

4、個性服務自助快辦

5、交管服務網上辦理

6、政務信息網上互通

7、安全教育網上學習

8、交通事故網上處理

9、社會服務網點代辦

10、郵政服務網點代辦

11、延伸農村交管服務

12、推進交通事故快處快賠

13、實行車輛全國“通檢”

14、推進車檢程序優化

15、便利車輛異地轉籍

16、便利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

17、健全監督制度機制

18、加強智慧監管建設

19、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20、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 交巡警總隊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