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歐美車開起來有「穩」的感覺,而日系車會感覺「飄」?

妲己丶妖嬈了誰的今世


漂是一種感覺,也就是說,隨著車速的不斷加快,在風的影響下,汽車給人一種即將離地的感覺,特別是側風對於汽車的影響比較大,這裡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汽車飄不飄和車重有關係但不大,坐過高鐵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兩輛對向行駛的幾十噸重的高鐵,在會車時車內很明顯會感到一種側傾。高速行駛的f1方程式賽車只有1.2噸,穩定性從來就不是問題。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歐美車型,穩定性都非常好,一般來說歐美系的中大型車穩定性比較好,緊湊級以下車型,穩定性也很一般。

從設計取向來說,歐美車型和日系車型相比,一般來說在以下幾方面區別:

  • 空氣動力學的區別:

歐美車型特別是中大型車特別注重汽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汽車側面的整個流線型非常好,汽車車身產生下壓力,風阻低,阻力小,不僅僅會節省油耗,同時也會增加汽車的操控動力響應性。


  • 汽車配重的區別:

一般來說,注重高速行駛穩定性的車,往往都要注重汽車的前後配重,一般會通過前置後驅來平衡配重,比如奔馳e級和寶馬5系,很多美系車型往往是後驅,也是這個道理,平衡配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底盤簧下質量,減輕避震的壓力,這對於在高速行駛時避震的快速反應有很積極的意義。

  • 動力調教的區別:

日系車型調教過分注重中低速,低速十分敏感,由於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是有限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在高速行駛時的動力輸出就要偏弱,特別是日系車習慣使用自吸發動機,自吸發動機在高速行駛時,往往需要較高的轉數才能發揮出較大的功率,發動機高轉數就會導致高噪音,給人一種很吃力的感覺,這就給人感覺高速響應性更差,高速後期加速能力一般,一般來說,歐美系車型注重於高速行駛的性能,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普及時汽車在較低轉數下就可以輸出較大的扭矩,這樣就給人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而汽車的高速響應性差、操控性差也會給人一種發飄感覺

  • 底盤高度的區別:

相對來說日系車型底盤高度會略高一些,底盤高帶來的好處是通過性好,道路適應性強,但是壞處就是由於汽車底部空氣流量的增加,會帶來額外的升力,這樣就會影響汽車的輪胎抓地力,同時也會使汽車的貼地感變差。

  • 底盤平整度的區別

美系、德系車型特別是高端車型,其底盤封閉較好,這樣可以降低高速行駛的風阻,減輕升力。


總之,汽車的高速穩定性雖然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的確反應出汽車的設計取向,前面我已經說過,實際上歐美的中低端車高速穩定性也很一般,而日系車在中高端車領域和歐美車差別更是不大,比如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的高端車型,甚至豐田的皇冠高速行駛穩定性也很不錯。


眾口說車


人們常說,日系車與歐美車的區別一上高速就感覺出來了,主要是說日系車高速穩定性會遜色一些的,而歐美系汽車穩定性更好。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系車高速發飄,歐美車穩定呢?


日系車高速發飄並不是因為車子輕,你看F1賽車只有幾百千克重而高速穩定性卻無出其右,可以用貼地飛行來形容。目前全世界的汽車工程師都在努力為汽車減重,汽車重量不僅影響汽車起步和加速,還會影響汽車的剎車距離和燃油經濟性。況且日系車本身並不比歐美車輕,說日系車輕導致發飄或者不安全的說法都是以訛傳訛以後積非成是罷了。小編並沒有給日系車開脫的意思,就事論事而已。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系車高速發飄的感受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汽車重心的問題,汽車重心越低其穩定性越好,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定理。斯巴魯搭載水平對置發動機其重心更低,操控性以及高速穩性都說非常不錯的。豐田凱美瑞也才用了全新的TNGA框架,汽車重心更低了,高速穩定性並不遜色與同級別的德系車和美系車。



再一個影響汽車高速穩定性的因素是空氣動力學。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汽車車頂是流線型的,高速行駛的時候車頂氣流會比車底下的氣流流動速度快,這會給汽車一個向上的提升力。飛機能夠起飛原理也是如此,機翼上方是曲面的,底部是平整的,飛機全力加速的時候機翼上方氣流速度快壓力小,飛機就這麼被氣流抬起來。汽車同樣如此,也會有一個向上的提升力。加快車底氣流流通速度,可以很好的解決汽車發飄的問題。可以結合跑車和F1賽車去理解,更簡單一些。



汽車發飄與輪胎也有很大的關係。汽車輪胎更大更寬,其支撐面積更大,穩定性更好。我們知道日系車輪胎相比歐美汽車,又小有窄的。提升高速穩定性,可以更換更大更寬的輪轂和輪胎。同樣可以結合跑車與F1賽車的輪胎來理解。

為什麼日系車高


速發飄,主要是工程師並沒有在發飄的問題上花費更多的心思。日本是一個多少島國,出於安全駕駛考慮日本高速限速為110㎞/h,而國內高速限速為120㎞/H,跑的再快一些,發飄的主管感受就來了。歐美一些國家高速不限速,對汽車高速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費了心思自然會有效果,主管感受就是高速穩定性好。

日系車與歐美系汽車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劣之分,工程師在底盤上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多,汽車穩定性就更好。工程師注重節油,那麼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就更好。可以說是沒有白白浪費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哪裡哪裡就會開花結果。


小強說說車


關於歐美車開起來穩,而日系車感覺會飄的說法,其實個人是不贊同此說法的。不能一概而論區分歐美車與日系車的穩或不穩,因為影響汽車行駛穩不穩有很多影響因素。

1. 汽車重心高度

汽車重心高度其實會影響汽車的行駛穩定性,就以轎車與SUV比較,同品牌很多轎車與SUV使用平臺相同,如思域與CRV使用相同平臺,大眾速騰與途觀用相同平臺,然而SUV底盤更高,重心高,行駛穩定性比不上轎車。因此不管是歐美車還日系車,汽車行駛穩不穩,重心高度才是關鍵。


2. 底盤懸架調教

當然,除了汽車重心高度外,還有汽車底盤懸架調教,使用不同的底盤懸架,汽車的行駛質感有很大區別,如豪華車的底盤設計一般比普通車更紮實,高速行駛平穩性更好。使用不同汽車的懸架也有區別,獨立與非獨立懸架直接影響汽車的操控穩定性,使用雙叉臂、多連桿、扭力梁等不同懸架,不同的調教,汽車行駛的支承性,過彎的側傾程度,對駕駛員而言有直接感受。

如豐田皇冠,TNGA構架下的第八代豐田凱美瑞,因調教不同,行駛感同樣非常穩。而緊湊車型大眾寶來,豐田卡羅拉想必行駛感比不上第八代凱美瑞,高速行駛寶來、卡羅拉肯定沒有凱美瑞穩吧。因為低端車型考慮成本因素,使用都是普通懸架。

3. 輪胎設計

汽車輪胎也是一個影響因素,目前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品牌輪胎,如固特異、鄧祿普、米其林、馬牌等等,不同品牌,不同設計的輪胎適用的場景不同,如鄧祿普越野輪胎想必更善長爬坡、越野。而米其林輪胎想必更善長胎噪控制。而輪胎影響汽車行駛的抓地力,因此汽車穩不穩與汽車輪胎有關。

4. 空氣動力學

汽車行駛“穩”或者“飄”其實汽車外型設計有直接關係,即汽車空氣動力學,汽車高速行駛時,對汽車油耗影響最大其實是來自風阻,而影響汽車穩定的就是汽車下壓力,而很多跑車尾部一般都有尾翼,就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下壓力,讓汽車行駛更“穩”。

5. 汽車設計理念

歐系車和日系車給大家印象或許是有差異的,因為歐洲,特別像德國、英國,基本上都是寬大的高速公路,而日本本國領土小,公路相對蜿蜒和窄些,因此可能造成歐系車更傾向極限駕駛設計,日系車更傾向耐用性和人性化設計,其實是兩者不同的造車理念,沒有孰優孰劣。

歡迎關注茶哥,購車建議、用車知識每天更新。


車早茶


翻了一遍很多人認知還是有很大問題的。

首先日系車發飄是確實存在的,但不能一概而論。 皇冠飄嗎?q70飄嗎?那些說日系車皮薄車輕的腦殘怎麼還沒死完?這都什麼年代了?

穩定性主要體現在懸掛、輪胎、轉向的設計調較上,以及整車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在注重家用的日系車身上轉向調教很輕,懸掛調教偏軟,這與注重性能的德系車有著本質上的差距,其實你會感覺到兩個國家不同的思路。 正常同級別的車來說,方向盤的回饋力度至少佔了60%,懸掛佔了30%。德系車的減震初段都比較硬,路感清晰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紮實,像吸附在路面上一樣,很有信心。方向隨速隨角度增益做的比較好,整體的手感也比日系沉重。日系車的方向有一定虛位,跑高速會有緊張感。造車紀念不同罷了。一般歐美系車的設計方向偏向長途、高速行駛。而日本地小人多,車輛的設計方向更偏重於短途,低速。感興趣的可以試試日系的特供車,也能讓你體會到所謂的紮實感和厚重感。例如:凌派

不寫了,國民對汽車的認知,任重而道遠。

還是在補充一點吧,下面的回答也有人提到了,行駛感受和前束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像方向能自動回正,都和前束角有關係。為了高速穩定性,德系早期的設計都是前束都是偏向Toe in俗稱內八字。



這樣做的優點是高速穩定性得到提高。而代價是油耗相應升高,因為始終有向內側的應力能量消耗。而且因為這樣,懸掛始終都有應力存在,尤其是橡膠件的使用壽命會受很大影響。底盤用久了的鬆散感和這個就是有關係的。而且,現在因為油耗越來越嚴格,這個內扣的負角度被調的越來越小,所以相對的,對比以前的德系車,現在經常也聽到有人說,德系車地盤沒以前紮實了,參考5系。 相反,日系車這幾年開始年輕化運動化,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了。參考新天籟,新凱美瑞。


Toe in會提升直線行駛的穩定性,同時也會有轉向不足的傾向;Toe out則會造成轉向過度,使得車子更傾向於入彎。


血管裡淌汽油_


純屬打胡亂說。同樣車速自重大就感覺穩,反之就耗油,實際上在高速上限速120,操控性差不多,說日系車皮簿,發飄,實際上是同業競爭的誤導,從數據可查到相同檔次的車車身尺寸和重量也差不多,甚至日系車還稍微重點,所以別人雲亦云被誤導。


19471216


不提車輛售價!

不提車輛定位!

不提車輛型號!

等等!

客觀因素!

的前提條件下!

直接就談主觀駕乘體驗基本上都是耍流氓!

先說說問什麼會覺得“飄”?

為什麼會覺得“穩”?

一輛車子給人的駕乘感受,覺得穩不穩只要是通過大腦的主管判斷的,比如說隔音做的好不好?車身抖動如何?車身的重心點,方向盤的可控性等等的客觀因素來判定車子的穩定性能。

因為汽車涉及的範圍實在是太廣了。稍微簡單列舉一下所相關的學科

汽車動力學(輪胎性能,車身底盤,懸架系統,空氣動力學,發動機平穩性,動力傳遞,制動性能等等),隔音降噪技術,內飾設計等等等等。

一般情況下,在重心相同,底盤懸架類型相同,輪胎性能相同,制動性能外形相近的情況下的確是重量越重越穩!

因為!

摩擦力=下壓力×摩擦係數

事實上在沒有實際的數據拿出來對比這些都是空談。

對於車子的定位上,直接拿出勞斯萊斯,賓利跟豐田世紀這種級別的車子來對比的話。

無論是歐美還是日系,都會給你一種十分穩的感覺的。

至於一些比較親民的日系車子,我相信一下這幾款也是能夠給到你十分穩的感覺的!

比如陸地巡航艦他哥,紅杉!

比如說剪草機之稱的斯巴魯WRX STI!

陪你到天荒地老的海拉克斯!

等等!


玩車品


很多人以為車發飄,是因為車子不夠重的原因,其實不然。翻開參數表,你可以看出很多日系車比歐美系的車還重,那為啥發飄呢。

車子重心問題

歐洲因為多山路,所以對車的重心要求很高,重心越低,車子越穩,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豐田最新的TNGA架構解決的就是重心下移問題,我們平常開日系車都會覺得發飄,主要是發動機和底盤高度太高了,這樣車子在高速行駛時,會受到側縫以及底盤氣流的影響,車子會發飄。但如果重心降低,這種影響就會降低。

歐洲車剛性更強

剛性強,也不是鋼板厚度的問題,事實上,鋼板再厚也不會解決車子發飄的問題。車子剛性還要靠車身骨架來解決。如果你打開機箱蓋就可以看到,很多高性能車在發動機後方都會有支撐杆,這個支撐杆就是增加車身剛性的。


很多汽車在上市之前都會做“交叉軸”的試驗,交叉軸試驗並非看底盤通過性,而是看車身扭曲時,會不會影響車身變形,變形嚴重的時候,在交叉軸上你都打不開門。

底盤懸掛更緊湊

跟重心偏低是一樣的道理,歐系車更看重車子的緊湊性,底盤懸掛無論用哪種懸掛行駛,彈簧或空氣管都會偏硬,減少哪種忽忽悠悠的上下感覺。在這一點上,也只有歐洲車可以做到,日系美系底盤都偏軟,所以都會發飄。


白希文


我來告訴你日系車飄的真相。

這和日本的造車理念有關,造車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盈利,而且貪婪無止境,瘋狂壓縮製造成本。在這種理念指導下,偷工減料就成了常態,材料必用最廉價的,配置必然是最簡單的。這麼一來日系車車身的剛度就差了很多,從日系車事故的照片來看,其柔軟性令人驚訝,一輛四米多長的車,竟然可以輕易的被公路護欄扯成六七米長,碎成一堆垃圾。這樣的車體強度,只能夠勉強維持車在行駛中不散架,要保持操控性談何容易。所以在行駛中的日系車一邊輪子軋到石頭,壓到石頭的那方向會抬高一下,在車內就能感受到車身的扭曲,感覺整車結構很鬆散。這和歐系車美系車感受完全不同,歐美系會感覺整個車子稍微傾斜了一下,給人很整體很敦實的感覺。這就是日系車發飄的主要原因,車身強度不夠,在高速行駛時路面的微小起伏和快速變動的風阻使車身發生一定扭曲,致使行車軌跡飄忽不定,這就是駕駛日系車所感覺到的飄。






照妖明鏡


我們很多人可能開過很多不同的車型,而說到開一輛車的感受,很多人也都會給出自己的評價,這其中不少人都認為,歐美車開著更穩,而日系車開起來則會飄。這是一種直觀感受,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有這種感覺。對於這種感覺,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同級別車型,歐美車重量更大,而日系車重量更輕,難道真的是因為這種原因嗎?我不認同一輛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與自身重量大小有直接關係,因為有反例,比如跑車,跑車的質量都很輕,但是高速行駛時卻很穩定。

歐美車與日系車開起來感覺不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歐美車與日系車的開發環境不同。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多,街道狹窄,所以日本消費者更重視低速行駛時的好開與舒適,省油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項考量。而在日本車剛進入美國市場的時候,也主要針對美國中低端消費人群的需求來研發產品,講究汽車的性能均衡與可靠。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在美國賣的非常好的日本車,比如卡羅拉,各項表現均衡,但也沒有突出的優點,更談不上運動,易開易用省事。歐美車以德國為代表,由於高速不限速、發動機技術先進,天生對速度有追求等等因素,所以更強調汽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轉向精準、底盤硬朗紮實。

二是歐美系和日系的汽車設計理念有差別。大致來說,日系車偏家用和舒適,轉向輕,懸掛調教偏軟;歐美系車更重視操控和運動感,轉向重,懸掛偏硬。這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各有優劣。如果只是在市區道路行駛,日系車開起來更輕巧,對路面的坑窪過濾得也較好,因而更舒適;但如果走彎道或跑高速,歐美系明顯感覺底盤更貼合地面,轉向更精準,給人的信心也更足。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日系車開起來都飄。比如日系豪華品牌,如雷克薩斯、英菲尼等,高速行駛時同樣穩定性很高,另外,日系品牌的一些運動型轎車,如銳志、阿特茲、雅閣等,開起來也挺穩,因此,歐美車與日系車並沒有好與不好之分,選擇時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汽車觀察家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為什麼歐美系車開起來比較穩,日系車開起來會感覺飄。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就是不穩唄。日系車發飄主要還是在高速上,導致飄的原因有幾點。

一,轉向虛

日系車的調性還是以家庭經濟性為主,對操控和運動性一直沒什麼感覺,像主流的豐田,本田,日產在操控上都不咋地。轉向是駕駛者掌控汽車最直接的抓手,方向盤重,虛位小,指向準開起來就更遊刃有餘,指哪打哪。方向盤虛指向模糊,不線性就很容易打過或者不足,總和最精準的路線有所偏差,也就很容易讓駕駛者感覺到行車路線飄忽不定。像馬自達,很少有人說它發飄。

二,配重不太合理

汽車整體配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同樣和操控直接掛鉤,最完美的前後配重比就是50:50。像寶馬3系,凱迪拉克atsl,都在這方面做的近乎完美。至於日系車嘛,呵呵,除了馬自達,斯巴魯這些品牌做的還不錯,其他真是一塌糊塗,大部分日系都是前驅,發動機變速箱積壓在前頭,車尾又過輕,想不飄都難,尤其是一些緊湊級車型表現最次。

三,底盤高度較高

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不少日系緊湊級小車雖然車不大,但離地間隙卻不小。舉幾個例子,像豐田威馳,卡羅拉,日產軒逸,本田凌派這些車。底盤高度高就使得重心也變的更高,高重心又沒有車身質量壓車開起來自然會覺得不夠穩定,在高速上更加強化了這一缺點。法系車穩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心低。

四,底盤懸掛軟而鬆散

出色的懸掛的調教能決定一輛車的舒適性和運動性,能把兩者真正結合起來的車企少之又少,和懸掛結構比起來,調教能起到更有決定性的效果。日系的豐田,日產尤其強調舒適型,所以底盤都調的軟軟的,像沒有充血的海綿體,而且不夠緊緻,非常細碎。軟的懸掛就不能起到好的支撐力,左右前後彈跳較多。這也是導致這些車飄的原因。在高速上,橫風和側向來風都很強烈,也就飄的更厲害。

以上幾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是為什麼日系車開起來飄的最主要原因。事實上還是以低端車為主,像中級的雅閣天籟凱美瑞其實還是很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