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聲聲入夢來

陶笛聲聲入夢來

起初喜歡這種樂器的時候,並不識陶笛,偶然在音樂雅座裡流淌出詩歌般的唯美聲音時,讓我痴迷了,它有夢幻般的魔力,有站在山頂迎風而立的瀟灑。

後來,方知道,自己喜歡的並非是陶笛的聲線,而是陶笛浸染著“土”的氣息,溼溼的,軟軟的香。

陶笛最早是從美洲來的,與我國古老的樂器壎相似,所以也叫洋壎。因為喜歡,每有朋友出差,便會給我帶一個掛在書房,便覺得滿室清雅。

而我的喜歡,也受母親的影響。媽媽是那個年代裡的名門淑女,在家裡過著一種很優雅的生活:賞花、填詞、撫琴。後來,結婚,有了我,生活的磨練,卻沒有磨掉媽媽身上的書香雅興。落雨天,母親穿著她喜歡的旗袍,盤上頭髮,撫著琴陶醉在音韻中,往往左鄰右舍藉故來我家閒坐,實則是聽琴,而我們也對有如此聰慧的母親而倍感自豪。

母親特意騰出一間小屋作為書房,她在書房裡插上鄉野的艾,擺上書桌,有硯臺、有筆,有紙張,琴和陶笛。那時,家裡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隻陶笛,土黃色的,很小巧,只需輕輕一吹,就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因為它的小巧,時常被我偷出去,被小夥伴圍著聽我不成調的音符,感覺真幸福。

後來,我們多次搬家,撇下了很多舊物,唯獨沒有落下這隻陶笛,因為它已經浸染了我們的心靈,每一個春夏秋冬,都有它陪伴的喜悅。我們將它小心翼翼地包著,放在新買的書桌上。它又靜靜地守著我們多年,直到我成家。

每次回家,總會擦擦那隻很老的陶笛,它依然低迴婉轉,只是多了些時光的痕跡:磕痕,脫落的毛糙。它就是以這樣的姿態陪著母親變老的。

那年,母親不在了,那隻陶笛也隨了母親。我的心中唯有嘆息和思念。

後來,雖忙於生活中的一切的瑣瑣碎碎,但對於陶笛的喜歡卻一直不能釋懷。想母親的時候,就想起陶笛。或許它就是我的影子伴我隨行。

某一天,小鎮開了一家賣陶笛的小店。我迫不及待地前往,可是店裡只有幾種樣式的陶笛,上面多了些現代的水彩墨畫。

一頭銀髮的老奶奶拿起一隻陶笛,輕輕地吹起,立馬舒適安然,似置於夢幻中。多好聽的聲音啊,多麼的詩意。再看老奶奶,她滿是皺紋的臉笑成了一朵盛開的菊。是啊,無論年歲如何,都該保有一顆儒雅的心性,從容瀟灑,怡然自得。

我買下了幾隻,我知道,我的人生必定由它相伴到老,或許它不是這世間最美的風物,但它是最貼心最獨特的,心裡竟湧起了滿滿的幸福和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