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众所周知,印度军队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部队”,现有成型的编制包括3个作战军,约10个山地作战师,加上配属兵力达到了约20万人之众,相当于一个中等强国全部常备军的兵力水平。

当然,我们也知道,印度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山地战力,早在多年前便酝酿打造一个山地打击军。

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该军满编制人员达90000人,拥有2个山地步兵师、2个独立步兵旅、2个装甲旅、1个炮兵师,兼配属部分特种部队。是一支混合了装甲、炮兵、特种兵的混合作战部队。

由于该军装备的攻击性倾向明显(重点是那两个装甲旅),该军具备理论上的攻击能力。

在印军的编制序列中,这支部队被授予了第17军的番号,也被称为是印军第四支打击军。此前3支的番号是第1军、第2军和第21军,不过这三个军主要部署在印巴方向,而17军则主要的应对印度东北方向。

按照印军理想化的部署,在印度的北方及东北边境地区,一线摆开了第3、第4、第33等3个山地军,屯兵于上千公里的边境线毗邻地带,主守;而这个第17军组建后,将主攻。

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印度在中印边境屯兵20到30万之众,而中国长期以来在相应地区的对面只部署了几个边防团及3个旅级野战部队,印军居然总体会是守势?

其实这个守势是总体上来说的,事实上这些人借助其最大特点——人多,一直干的一件事儿是缓慢蚕食,说白点就是不断向前拱。但是真到了大规模战争中,这些部队却不具备攻击能力。

因为印度的山地部队其实更多地是驻扎在山地的部队,最多相当于是简编的摩托化步兵,其装备水平不仅次于印军的装甲机械化师旅,更次于平原步兵师,其实是印陆军装备最差的部队。

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由于机动性不足、火力较差,而且总体上对我是仰视的态势,印军这为数20万众的大军只能是分散部署,处处设点,处处设防,更像是守备兵团,而不是区域化的攻击性军团。

而新组建的17军不仅在编制内明确了2个装甲旅的编制,在步兵师旅的配置上也优先保障供给,其实是印军渴望拥有攻击战力的一个尝试。毕竟长年以来,几十万大军被几万人看着,还只能守不能攻实在是尴尬至极。(当然了,此前我相关地区现有兵力也是主守,所以双方基本是平衡对峙)

但是,任何理想化的想法在印军这里都有一关要过——钱。

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航母黄金甲,尽是黄金造

近些年,不少人以为印军不差钱,今天要买100多亿美元的军机,明天又要买几十亿美元的军舰,似乎印军真的不差钱似的。可实际上,印度口号吹得满天响,您见这些亿万大单又有几个能落实的呢?

就印度三军而言,陆军争军费的能力比不过海空军,这个第17军光是组建就要花6000亿卢比(近90亿美元,印军年军费的近五分之一),不光是海空军不爽,就是陆军其与那十多个老大哥军们也不爽得很。

毕竟,菜里面就那么几块肉,你第17军吃了几大口,剩下的哥们们都捡菜叶子?

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因此以缺钱为名(当然也是主要原因),印军这个第17军从筹建至今可谓是困难重重,到2016年该部250个指挥和作战分队的建设中只完成了75个,其与75个尚在组建中,而另100个则毫无着落。

而2年后的今天,我们索性听到了这样的消息:由于财政限制,陆军已决定停止招募新兵以组建山地打击军——这意味着这个打击军“虎头蛇尾”,虽然大样初具,但后续发展已注定不会有好运,未来已组建的分队可能都会分流,17军这个番号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数。

印度国内舆论对此也是多口诛笔伐,有人甚至称是军内一批人组成了“阴谋集团”,以通过组建17军的方式来创造更多中高级军官,以供这些人当旅长、师长,“升官发财”。这恰恰与现代很多国家的军事改革相悖——人家都是在充实基层作战人员,您这还嫌军官们不够多?

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实际情况确实也是如此,印度在东北一线其实兵力不可谓不多,真想提升攻击战力的话完全可以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优化部队编成、换装先进装备。在人头多得数不过来的前提下,又弄出个9万人的大军出来,一大堆新的师旅,可不是让人浮想联翩了。

如今最高统帅部叫停了17军的扩充计划肯定也是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因为印军在那旮旯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人少嘛!

有意思的是,在印军部署兵力折腾不停的同时,尤其是17打击军近乎夭折的当下。我国在相关地区的兵力部署却有了微妙的变化。

90000人的“山地打击军”说黄就黄?印军三个字表明原因:没钱了

信息主导,火力主战,远程歼敌,犁庭扫穴

除了加强边防部队和早已驻守该地野战部队的装备水平之外,西藏军区拥有了其他陆军野战集团军标配的陆航、特战等新质作战旅,另外还直辖了战区陆军才有了侦察情报、电子对抗等部队。

此外,部分野战军的合成旅也开始入藏长期部署,更多的战区野战部队则靠前部署,大大缩短了入藏支援的时间。可以说如今我们在该方向的可动员兵力和动员时间比以往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当兵力的劣势逐渐消除,而装备优势、训练优势、编成优势不断扩大,这一地区的攻防态势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