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之子对话中行前行长:看待区块链需谨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新的技术正在金融领域发挥其作用,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而在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中,人们争议最多、疑问最大的还是区块链。尽管区块链的技术面世已经十年,人们对这项技术创新的认识和看法依然大相径庭。对此,包括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等中国金融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在厚益控股与《财经》杂志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共享全球智慧引领未来科技”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针对区块链技术下所产生的新的经济形态,谈了自己的看法。

朱镕基之子对话中行前行长:看待区块链需谨慎

朱云来

李礼辉认为并非所有的技术创新都能够成功,都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和推广,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必须满足四个要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具备社会认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用这样一些尺度来衡量区块链,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研发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技术路径。

第一种路径是所谓的分布式多中心,有中介的联盟链架构。一些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正在研发基于联盟链架构的区块链的技术应用,这种架构主要特点是采用分布式账本的技术,多中心有中介。由于市场规模和资本投入的优势,中国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走在全球前列,实验的应用理论目前涉及金融、物流、慈善公益、金融服务等等。 在区块链金融方面的应用场景包括资金清算、资产托管、资产登记、保险服务等等。

近一两年来区块链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取得局部突破。 一是建立多维度直接交互的架构,在金融场景中能实现众多参与方之间零距离零时差的交通,可以做到协同治理、共享信息、归并校验、精简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二是建立可信数据登记与证实平台。比如中钞络普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蚂蚁区块链等可信数据存证平台等等。

尽管如此,区块链技术规模化的商业应用还需要突破一系列的技术瓶颈。包括:隐私保护技术、真实性监督机制、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密钥技术、区块链架构。由于这样一些技术瓶颈的限制,当前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应用仍然不具备相对传统金融IT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这体现在: 数据处理能力有限,未能满足高品质、大规模的应用需求。 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与现有技术集成的程度不够高,升级维护还不是那么灵活。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密码学、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不断更新,学习的成本比较高,人才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周期比较长。 区块链技术标准化建设和法规建设有待实践中完善,目前尚无未形成统一标准和完善,有效性未能得到法律保护。分布式架构下的责任主体仍然不够明确,监管难度比较大。

第二种路径是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的公有链的架构。有一批技术专家、创业者正在研发基于公有链架构的区块链的技术应用(DAPP)。他们试图打造规模化的公有链的平台,形成点对点、去中心的分布式的商业模式。也有人预测,所谓的DAPP,就是分布式应用是不太需要太高的交易速度的,但足以形成集群效应。假如一个公有链上有1亿个DAPP,每一个DAPP能够创造10美元的价值,那这个公有链就有10亿美元的价值。

朱镕基之子对话中行前行长:看待区块链需谨慎

李礼辉

有人描述,这种未来模式了颠覆性的变化,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所有的商业中介、信任中介都将被数学算法所取代,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组织、不再需要中介成本,所以商业的可扩展性变得无穷大。 数字世界的治理机制只是数学算法,不再需要法律、不再需要执法者。 数字世界需要数字化的记账方式、数字账户、数字货币,公有链上分布式的应用以虚拟货币或者通证发行作为激励机制,以此来驱动链上的经济活动。 这些专家们还认为能在公有链上生存的只是点对点、去中心化的商业业态,任何不适合点对点、去中心化的商业这样一类模式只是传统商业,原则两者不会相互取代,而是各自精彩。

对于这样一些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的公有链架构,李礼辉认为挑战来自于制度与技术两个方面:制度方面,线上自组织、规模化的可行性,以及技术的挑战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可靠性。 李礼辉表示,区块链打开了通向未来一扇大门,但是通向未来的路还是云遮雾碍、山高水远,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突破,提示区块链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可能性,不过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高可靠应用,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对此,曾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CEO的朱云来指出,区块链是一个新科技的发展现象,应该说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当然实现技术完善的难度有多大,现在还说不了太清楚。如果能够实现这种去中介化、去信任化、高效率、低成本等等,对于金融,对于经济本身,包括现在的数字经济效率会提高。数字经济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可能就是直接把很多经济活动通过数字方式连接起来。但是这个挑战还有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例如它的可信任程度、可靠性,以及它跟传统金融系统怎么对接还是问题。

基础的数字经济目前还存在一些的问题,谈到金融经济,金融的信息本身要数字化,没有数字化,这个技术也都无法应用。数字化之后还有一个标准化的问题。如果口径太多,效率其实非常低,具体的每一个数据接口如果不能标准化,实现普遍的数字经济还是非常难的。

另外,现代的网络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大量的结点,结点之间是平等的,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结点的报告审计就很难进行。因为过去是中心化的系统,财务报告要拿到交易所、证监会审批,然后有审计师背书。如果区块链系统没有这样传统方式的背书,很难保证网上的数字都是对的。除非假定所有交易记录信息都是准确完整的。这里边恐怕还有一些实际的操作问题。

总而言之,技术看着有一些希望,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但是对于它的进步也还是需要谨慎看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