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之子對話中行前行長:看待區塊鏈需謹慎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新的技術正在金融領域發揮其作用,並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而在一系列的技術創新中,人們爭議最多、疑問最大的還是區塊鏈。儘管區塊鏈的技術面世已經十年,人們對這項技術創新的認識和看法依然大相徑庭。對此,包括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之子朱雲來等中國金融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在厚益控股與《財經》雜誌聯合主辦的主題為“共享全球智慧引領未來科技”的世界科技創新論壇上針對區塊鏈技術下所產生的新的經濟形態,談了自己的看法。

朱鎔基之子對話中行前行長:看待區塊鏈需謹慎

朱雲來

李禮輝認為並非所有的技術創新都能夠成功,都能夠得到實際應用和推廣,新技術的成功應用,必須滿足四個要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商業價值的經濟規模、具備社會認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用這樣一些尺度來衡量區塊鏈,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研發出現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不同的技術路徑。

第一種路徑是所謂的分佈式多中心,有中介的聯盟鏈架構。一些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正在研發基於聯盟鏈架構的區塊鏈的技術應用,這種架構主要特點是採用分佈式賬本的技術,多中心有中介。由於市場規模和資本投入的優勢,中國的技術研發和應用走在全球前列,實驗的應用理論目前涉及金融、物流、慈善公益、金融服務等等。 在區塊鏈金融方面的應用場景包括資金清算、資產託管、資產登記、保險服務等等。

近一兩年來區塊鏈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取得局部突破。 一是建立多維度直接交互的架構,在金融場景中能實現眾多參與方之間零距離零時差的交通,可以做到協同治理、共享信息、歸併校驗、精簡流程、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二是建立可信數據登記與證實平臺。比如中鈔絡普區塊鏈登記開放平臺,螞蟻區塊鏈等可信數據存證平臺等等。

儘管如此,區塊鏈技術規模化的商業應用還需要突破一系列的技術瓶頸。包括:隱私保護技術、真實性監督機制、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密鑰技術、區塊鏈架構。由於這樣一些技術瓶頸的限制,當前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應用仍然不具備相對傳統金融IT系統的核心競爭力。這體現在: 數據處理能力有限,未能滿足高品質、大規模的應用需求。 區塊鏈底層技術架構與現有技術集成的程度不夠高,升級維護還不是那麼靈活。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分佈式賬本、密碼學、智能合約等核心技術不斷更新,學習的成本比較高,人才的培養和實踐經驗積累的週期比較長。 區塊鏈技術標準化建設和法規建設有待實踐中完善,目前尚無未形成統一標準和完善,有效性未能得到法律保護。分佈式架構下的責任主體仍然不夠明確,監管難度比較大。

第二種路徑是分佈式、去中心、自組織的公有鏈的架構。有一批技術專家、創業者正在研發基於公有鏈架構的區塊鏈的技術應用(DAPP)。他們試圖打造規模化的公有鏈的平臺,形成點對點、去中心的分佈式的商業模式。也有人預測,所謂的DAPP,就是分佈式應用是不太需要太高的交易速度的,但足以形成集群效應。假如一個公有鏈上有1億個DAPP,每一個DAPP能夠創造10美元的價值,那這個公有鏈就有10億美元的價值。

朱鎔基之子對話中行前行長:看待區塊鏈需謹慎

李禮輝

有人描述,這種未來模式了顛覆性的變化,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 所有的商業中介、信任中介都將被數學算法所取代,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組織、不再需要中介成本,所以商業的可擴展性變得無窮大。 數字世界的治理機制只是數學算法,不再需要法律、不再需要執法者。 數字世界需要數字化的記賬方式、數字賬戶、數字貨幣,公有鏈上分佈式的應用以虛擬貨幣或者通證發行作為激勵機制,以此來驅動鏈上的經濟活動。 這些專家們還認為能在公有鏈上生存的只是點對點、去中心化的商業業態,任何不適合點對點、去中心化的商業這樣一類模式只是傳統商業,原則兩者不會相互取代,而是各自精彩。

對於這樣一些去中心化的自組織的公有鏈架構,李禮輝認為挑戰來自於制度與技術兩個方面:制度方面,線上自組織、規模化的可行性,以及技術的挑戰在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可靠性。 李禮輝表示,區塊鏈打開了通向未來一扇大門,但是通向未來的路還是雲遮霧礙、山高水遠,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突破,提示區塊鏈技術的規模化商業應用的可能性,不過要真正實現大規模、大範圍高效率、高可靠應用,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對此,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CEO的朱雲來指出,區塊鏈是一個新科技的發展現象,應該說還是有很大的潛力。當然實現技術完善的難度有多大,現在還說不了太清楚。如果能夠實現這種去中介化、去信任化、高效率、低成本等等,對於金融,對於經濟本身,包括現在的數字經濟效率會提高。數字經濟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可能就是直接把很多經濟活動通過數字方式連接起來。但是這個挑戰還有很多具體的技術問題,例如它的可信任程度、可靠性,以及它跟傳統金融系統怎麼對接還是問題。

基礎的數字經濟目前還存在一些的問題,談到金融經濟,金融的信息本身要數字化,沒有數字化,這個技術也都無法應用。數字化之後還有一個標準化的問題。如果口徑太多,效率其實非常低,具體的每一個數據接口如果不能標準化,實現普遍的數字經濟還是非常難的。

另外,現代的網絡系統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有大量的結點,結點之間是平等的,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結點的報告審計就很難進行。因為過去是中心化的系統,財務報告要拿到交易所、證監會審批,然後有審計師背書。如果區塊鏈系統沒有這樣傳統方式的背書,很難保證網上的數字都是對的。除非假定所有交易記錄信息都是準確完整的。這裡邊恐怕還有一些實際的操作問題。

總而言之,技術看著有一些希望,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但是對於它的進步也還是需要謹慎看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