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岁让梨,长大以后确是个不孝子,网友:变化太快!

孔融4岁让梨,长大以后确是个不孝子,网友:变化太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或者是同学家的儿女之内的小孩子非常的调皮。我们平时都会把这种孩子称为熊孩子,而有时候当小孩子们说出了一些让人很不愉快的话时,我们通常都会说“童言无忌”。但是谁有说得清这不是对孩子的一种纵容呢?

就像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听过的一个故事“孔融让梨”,相信也不会有人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吧,而且不光是这样这个故事甚至还被编入了《三字经》。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这本书可是有着非常强大的作用,几乎每一个小孩子在文学启蒙的时候都是用着这本读物,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他长大了之后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孔融4岁让梨,长大以后确是个不孝子,网友:变化太快!

孔融從小纔思靈敏,善於應答。孔融十歲時,隨父親孔宙去李膺家做客,報姓名時孔融說 “我是李君世交後輩。”主人一看這小孩子口吻大大的,就問你一個小孩子和我有什么關系?孔融立刻應答說,我家祖先仲尼和你家祖先李耳(老子)不恰是世交嗎?主人無言以對,這時候一個叫陳韙說了一句,“小時候伶俐的孩子,長大了未必精彩(小时候,長大未佳)”。孔融立刻反駁說,看來您小時候一定很智慧了!滿座哄堂大笑,客人啞口無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種小時候就讓人下不來臺的言辭,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嗎?成年後的孔融的言談和十歲的孔融如出一辙,別人就要暗暗記在心裡了。

孔融4岁让梨,长大以后确是个不孝子,网友:变化太快!

大家都知道在说多言错这一个方面杨修可谓是当家人物了,但是在今天说其实有一个人的功力可以说是并不在他之下,这个人就是孔融。他在我们的印象里好像就是“孝”的化身,但是他自己可是真真正正的说不上孝。來看看他是怎么評價自己父母的,標准之大令人受不了。孔融:“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