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皮大詩豪,在詩詞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數次被貶

要說到唐朝比較皮的詩人,大家首先會想到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詩仙李白,但是有一位比李白還要皮,他就是詩豪劉禹錫。

史上最皮大詩豪,在詩詞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數次被貶

劉禹錫在唐順宗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和柳宗元王叔文他們死站邊太子,順宗苦苦熬了25年後,終於由太子變成皇帝,於是重用這些忠於自己的部下進行政治革新。由於他們的改革主要針對宦官和蕃鎮,所以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巧的是順宗還得了中風,後來由於病重基本喪失語言能力,除了經常服侍他的妃子能聽懂隻言片語外,其他人都聽不懂他說啥,但是妃子們也不能直接傳旨給外臣啊,所以只能由宦官代為傳達了,可是大家想想,他們新政的目標就是收拾宦官,現在又需要宦官傳播皇帝旨意,宦官和妃子們一聯合,可想而知,改革根本無法推進,後來大家一尋思,這樣不是個辦法啊,於是一合計,要不皇帝您老人家休息休息,當個太上皇吧?於是唐憲總登基順理成章的登基了,唐順宗當然也就下課了。可憐的順宗,只當了八個月皇帝,連年號都沒改就被迫下課了(按當時習俗,新皇帝上任後年號仍用上一任皇帝的年號,次年才可以改年號)。

史上最皮大詩豪,在詩詞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數次被貶

更可憐的是劉禹錫他們,由於他們的後盾唐順宗不再掌權,而新的老大又是他們的打擊對象擁立的,可想而知他們要受到什麼樣的報復,最終,王叔文賜被死,王伾被貶不久後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遠洲刺史,然後加貶為遠州司馬,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十年後,朝廷內的掌權者欣賞劉禹錫的才華,考慮到他已經勞改多年,應該已經醒悟,於是召他回長安。劉禹錫回到長安後很皮的寫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載。來暗諷當今朝廷中見風使舵的人猶如桃花般成百上千,他們的榮華富貴,都是踩著這些被貶之人的肩膀得到的。他的詩傳到當權派的耳朵裡,當權派們不高興了,心想你小子刺頭啊,嘴巴這麼欠,接著貶你。於是準備把劉禹錫貶到遙遠的播州,可是此時劉禹錫母親已經年邁,為了幫劉禹錫,他的好哥們兒柳宗元申請將自己貶到播州和劉禹錫互換一下,加上有皇帝身邊的大紅人裴度說情,才酌情將劉禹錫貶到了連州。

史上最皮大詩豪,在詩詞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數次被貶

十三年後,劉禹錫母親去世,皇帝也換成唐文宗了,總共流放了二十三年的劉禹錫再次被召回長安。這次,皮的沒邊際的劉禹錫又去了玄都觀,又寫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被貶二十三年後,見風使舵的桃花沒了,種桃的皇帝也換了,但是我老劉還是曾經的那個老劉,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