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皮大诗豪,在诗词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数次被贬

要说到唐朝比较皮的诗人,大家首先会想到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白,但是有一位比李白还要皮,他就是诗豪刘禹锡。

史上最皮大诗豪,在诗词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数次被贬

刘禹锡在唐顺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和柳宗元王叔文他们死站边太子,顺宗苦苦熬了25年后,终于由太子变成皇帝,于是重用这些忠于自己的部下进行政治革新。由于他们的改革主要针对宦官和蕃镇,所以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巧的是顺宗还得了中风,后来由于病重基本丧失语言能力,除了经常服侍他的妃子能听懂只言片语外,其他人都听不懂他说啥,但是妃子们也不能直接传旨给外臣啊,所以只能由宦官代为传达了,可是大家想想,他们新政的目标就是收拾宦官,现在又需要宦官传播皇帝旨意,宦官和妃子们一联合,可想而知,改革根本无法推进,后来大家一寻思,这样不是个办法啊,于是一合计,要不皇帝您老人家休息休息,当个太上皇吧?于是唐宪总登基顺理成章的登基了,唐顺宗当然也就下课了。可怜的顺宗,只当了八个月皇帝,连年号都没改就被迫下课了(按当时习俗,新皇帝上任后年号仍用上一任皇帝的年号,次年才可以改年号)。

史上最皮大诗豪,在诗词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数次被贬

更可怜的是刘禹锡他们,由于他们的后盾唐顺宗不再掌权,而新的老大又是他们的打击对象拥立的,可想而知他们要受到什么样的报复,最终,王叔文赐被死,王伾被贬不久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远洲刺史,然后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十年后,朝廷内的掌权者欣赏刘禹锡的才华,考虑到他已经劳改多年,应该已经醒悟,于是召他回长安。刘禹锡回到长安后很皮的写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来暗讽当今朝廷中见风使舵的人犹如桃花般成百上千,他们的荣华富贵,都是踩着这些被贬之人的肩膀得到的。他的诗传到当权派的耳朵里,当权派们不高兴了,心想你小子刺头啊,嘴巴这么欠,接着贬你。于是准备把刘禹锡贬到遥远的播州,可是此时刘禹锡母亲已经年迈,为了帮刘禹锡,他的好哥们儿柳宗元申请将自己贬到播州和刘禹锡互换一下,加上有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裴度说情,才酌情将刘禹锡贬到了连州。

史上最皮大诗豪,在诗词鼎盛的唐朝,人皮嘴欠数次被贬

十三年后,刘禹锡母亲去世,皇帝也换成唐文宗了,总共流放了二十三年的刘禹锡再次被召回长安。这次,皮的没边际的刘禹锡又去了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被贬二十三年后,见风使舵的桃花没了,种桃的皇帝也换了,但是我老刘还是曾经的那个老刘,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