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顧傾「城」看雙流

一顧傾“城”看雙流

規劃是一座城市發展的靈魂所在,唯有高瞻遠矚的神來之筆才會換來城市的蝶變重生。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一味擴大城區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考驗著每一位城市運營者的智慧。雙流不斷規劃城市,一幅城景相容的公園城市壯麗畫卷正在逐步呈現。

規劃引領

雙流城建日新月異

2007年以前,雙流規劃編制工作雖然一直在做,但是都不成體系,基本上是鄉鎮各自為政。各鎮(街)在對轄區進行規劃後報縣上審批,而東昇城區的規劃則需報經市上審批。從2007年開始,法定規劃體系開始建立,全區規劃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一顧傾“城”看雙流

區規劃展覽館內有一張泛黃的規劃圖,這是改革開放後雙流的首張規劃圖,1998年由中國規劃研究院規劃設計。

1978年以前的雙流,東昇鎮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從縣城的東邊走到西邊,只需要吸支菸的功夫。90年代後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東昇城區面積開始逐年擴大。1994年8月4日,成都市政府批准雙流縣東昇鎮為成都市衛星城。1998年6月2日,中國規劃院與雙流縣達成縣城總體規劃合作協議,雙流縣成為由國家級規劃院規劃設計縣城的全國第一縣,協議目標是把雙流縣建設成為一流的園林式空港城市,隨後誕生了雙流首張城市發展規劃圖。在規劃的引領下,雙流城市建設全面鋪開。

2004年對於雙流的城市規劃來說意義重大。這一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縣委、縣政府將規劃工作單列,成立了規劃設計局。2005年,雙流城市規劃面向全球招標,經過嚴格篩選,確立了打造成都HRD(健康宜居城)的城市定位。當耗資數百萬元、由澳大利亞PDI設計諮詢公司完成的《雙流新區城市設計》擺在公眾面前時,這個28平方公里城市規劃立即吸引了國內外大量投資商的目光,“一個將天然資源與航空經濟巧妙結合,承接產業轉移的城市;一個順理成章地將地利轉化為活力與財富,引領城鎮發展趨勢的城市;一個將撬起整個西部的城市。”當時負責雙流城市品牌策劃和推廣執行的中國品牌策劃專家如此評價。至2005年,東昇建成城區已達9.4平方千米,主要街道、道路200條,主要橋樑10座,規劃的28平方公里的新城區逐步形成。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各路資本紛紛湧入雙流新城,博瑞地產、川投置信、東立置業、遠大地產、國奧置業紛紛搶灘。

一顧傾“城”看雙流

為了配合天府新區建設,雙流於2012年提出修編縣域總規——《雙流縣城市總體規劃(2014-2020)》,經過多輪審查和修編,最終在2015年4月通過成都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縣域總體規劃最終被確定下來,縣域總體建設也就實現了有章可循。

如今,雙流區聚焦“中優”、融入“南拓”,重新審視空港雙流城市定位,已邀請同濟大學、天津大學、阿特金斯、新加坡CPG等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編制分區規劃、總體城市設計、控規、重點區域詳細城市設計等各類規劃60餘項,實現多規合一。在城市空間形態上,將“空港”貫穿城市規劃始終,按照“軸線貫通,組團發展”思路,構建起“一核一軸兩翼”城市空間結構,開啟了雙流城市規劃建設的新徵程。

公園城市

打造綠色發展高地

曾幾何時,棠湖公園的修建讓縣城居民的休閒生活得以全面提升,而雙流國際新城的崛起讓人們對於城市公園有了全新的認識。當由全球知名公司規劃設計出的8000畝“五湖四海”規劃出爐的時候,這個足以匹敵15個浣花溪森林公園的綠色巨無霸讓很多人歎為觀止。

一顧傾“城”看雙流

參與設計的人員介紹,“五湖四海”溼地公園由白河、三支渠兩條水系構成巨大十字形綠化帶,按“兩軸一帶八園一中心”規劃設計方案,整個十字形森林綠帶南北坐落著運動公園、藝術公園、科技公園、森林公園,園內建湖;鄉土公園、愛心公園、空港公園呈東西分佈,園內置海;中心公園坐落於“十字”交叉中點處,建海,形成“五湖四海”統領八大園區的基本格局。目前,白河公園、運動公園、中心公園、藝術公園、愛心公園、鳳翔湖公園均已基本建成並對外開放。

而隨著公園建設的加快,坐落在公園附近的全國一流的國際網球賽事中心及雙流體育中心、成都謝菲聯足球俱樂部、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相繼落成,先後舉辦多場大型國際、國內賽事,“空港文創賽事名城”開始聲名鵲起,雙流國際新城成為雙流城市擴張的一張靚麗名片。“整個新城公園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經過幾屆政府的接力,目前這裡已成為雙流的城市名片。”區規建局總規科李濤說。

2017年,我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完善雙流城市“四級規劃體系”中,將該公園規劃升級優化為“井字型”生態骨架、面積拓展至15000畝,真正做到了規劃不走樣、“規劃圖”變成了“實景圖”。

一顧傾“城”看雙流

雙流空港中央公園是我區“一山一園、兩楔多廊”生態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錦城綠道和城區慢性系統無縫對接、串聯成網,規劃總面積15000畝,其中東片區“五湖四海”公園8000畝、西片區楊柳湖公園7000畝。“圍繞增強城市人居綠福利,我們將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理念,在位於雙流新城和老城之間、人口密集居住區域,大面積連片規劃城市綠網,促進‘人、城、產、居、業’協調發展、融合發展。”區園林局相關人員說。

今後,結合群眾“15分鐘公共服務圈”生活需求,雙流區還將在緊鄰公園區域建設市民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城市音樂廳、博物館、綠道驛站、應急避難等便民公益設施,並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在公園建設中系統植入雙流古八景、諸葛文化、槐軒文化、航空文化,彰顯“都廣之野”文化生態本底和空港雙流現代文化元素,通過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國際青年網球大師賽、明星演唱會、詩歌音樂節等活動,極大豐富廣大市民的文體生活。

延伸閱讀

在鄉村,我區打造的“空港花田”已成為市民近郊遊的勝地,這個體量達到3萬多畝的航道景觀,一面世就讓人十分驚豔:蜿蜒其間的鄉村綠道,迎風搖曳的格桑花,憨態可掬的熊貓造型,不時掠空而過的飛機……融大地景觀和航道景觀於一體的獨特旅遊體驗使之成為新晉網紅。

一顧傾“城”看雙流

記者從區規建局提供的《雙流牧馬山空港花田項目》規劃圖上看到,空港花田設計原則是不挖山、不毀林、不填塘,依坡就勢進行打造,通過梳理現狀路網、坑塘水體、農田等自然基底,形成基於現狀自然條件的景觀結構,包括大地景觀、熊貓綠道、農田景觀和航空景觀,並將建設約50公里“郊野型綠道”,構建起1000餘畝多元形態的水系景觀和2300餘畝獨具魅力的川西林盤,進一步彰顯天府文化元素。

記者 張博 王鴻明 攝影報道 編輯 黃詩婷 審核 張化彬 曹月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