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1665年的一個明媚的下午,約翰內斯·維米爾在荷蘭家中的畫室,為一幅畫最終補了一下色,畫中的珍珠,他一直不滿意,但磨了三個月的他已經筋疲力盡,最終他放下了畫筆,宣告了這幅畫的完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畫史上的遺珠,被戴在了那個明媚的少女耳上

提起荷蘭畫家,在人們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那個“自拍狂人”倫勃朗,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荷蘭畫家,光自畫像就上百幅,估計早上起來覺得自己特別帥,畫一幅,吃完午飯覺得自己特別帥,畫一幅,睡覺之前覺得自己特別帥,畫一幅。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也可能是那個“畫瘋”梵高和他的同居密友高更,除了主導了印象派的走向之外,他們之間的逸事,梵高提著刀子追了高更半條街,最後把自己耳朵割下來,送給路人當作禮物,回房間繼續睡覺的事情也成了千古傳送的八卦。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但很少有人會知道約翰內斯·維米爾,這位與倫勃朗、哈爾斯並稱的大畫家,活躍於十七世紀的維米爾,在43歲去世之後,被人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被藝術評論家們重新發現。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淨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氣氛的喜好。他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他的繪畫形體結實、結構精緻,色彩明朗和諧,尤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維米爾的繪畫給人一種真實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信仰上的真實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可能你沒聽說過維米爾,但一定見過那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黑色背景中,一位頭戴藍色與金色相襯頭巾的少女側身回眸,朱唇微啟,左耳的珍珠耳環似乎要照亮整幅畫,也將畫外的景象映入珍珠之內。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畫中少女,沒有蒙娜麗莎的微笑,但卻仍讓人一眼難忘,懵懂的雙眼回望,彷彿在一個明媚的午後,站在路邊,出神的想著昨天遇到的那個男孩,這時被路過的陌生人叫到,略有疑問的眼神中,還帶著沒有會過來神的驚愕。略顯成熟的珍珠耳環與年輕稚嫩的臉龐,彷彿珍珠和黑色背景之間的對比,形成了極大的藝術反差,也讓人入眼難忘。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而後一直有評論,將這幅畫稱作“北方的蒙娜麗莎”,在沉寂了幾個世紀之後,維米爾這副畫史上最明亮的一顆遺珠,被人們廣泛的接受。

處處禁慾,卻又處處撩人的電影

在維米爾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定稿的三百多年後,一部以這幅畫為主題的電影,也被搬上了大銀幕,把原來作為模特的維米爾的女兒換作一個與畫家之間有曖昧情愫的女傭,一段以畫為緣的愛慾故事,顯然只是藉助維米爾這幅畫,傳遞出現代人的一種全新解讀。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電影脫胎於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由“寡姐”斯嘉麗·約翰遜扮演模特、“國王”科林·費斯扮演畫家。片中的寡姐年輕貌美,但家境敗落,去畫家家裡打工做女傭。畫家跟妻子之間有一種緊張而又奇異的愛戀關係,妻子為了獲得丈夫的關注而不停的生孩子,畫家卻總是顯得有所保留。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在打掃畫室的過程中,寡姐與畫家有了深入的接觸,除了打掃,寡姐也幫忙買顏料,調色。畫家的一位贊助人看上了寡姐的美貌,讓畫家以寡姐為題作畫。畫家希望寡姐戴著自己妻子的珍珠耳環,並親手為寡姐紮了耳朵眼,一副經典畫作就此誕生。但畫家妻子知道寡姐戴著自己的耳環被丈夫畫下之後,盛怒趕走了寡姐。不久之後,寡姐收到了另一位女傭捎來的東西,打開竟然是那副耳環…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電影就像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風俗畫,每一幀都有著獨特的色彩魅力,彷彿是在油畫的基礎上拍出的作品。而一向以性感姿態示人的寡姐,也一副少女裝扮,不僅收起了性感,反而略帶幾分禁慾。而國王費斯同樣一改正經妝容,留起了不羈的長髮,散發藝術家的氣質。

插播一則畫界趣事,影片中在畫家的畫室中出現了一個暗箱,有點像如今的攝像機,曾經有科學家通過分析維米爾的十幅室內畫,重建了維米爾畫室的三維幾何模型。發現維米爾的許多畫作都是以同一間房為場景的,據估算,當畫家要寫生房間裡的室內景象時,可以把相鄰的房間佈置成暗室,並在中間的隔牆上開孔安裝一枚凸透鏡,鏡後放一塊畫板。於是,室內明亮的光線就會通過透鏡在畫板上投下一個倒立的像;調節畫板與透鏡之間的距離,可以在畫板上獲得比較清晰的像。用線條把畫板上景象的輪廓描摹下來,就如同在二維平面上逼真地表現出三維空間的景象,“拍”下了“照片”。

由此引發了極大的爭議,畫家藉助科學的手段,來提升畫作的質量,如果是真的話,維米爾究竟是在創作還是在描摹,這樣的畫的藝術地位又應該如何去判斷?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片中沒有一絲的情慾鏡頭,甚至在光影、用色方面極力展現著性冷淡風,連寡姐風情萬種的眉頭也給漂白,看起來像是一隻驚慌失措的金絲幼雀。但禁慾跟慾念,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在禁慾的墳墓裡,必然埋藏著熊熊的慾火,畫家對寡姐的凝視,教寡姐研磨時的雙手相觸,四目相對,電光火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在略顯冷色的油畫風畫面中,隱藏著陣陣暗湧。慾念彷彿要撕開禁慾的畫面,噴薄而出,這一切在最後畫家為寡姐戴上耳環時達到了高潮。畫家需要為從來沒有帶過耳環的寡姐先打出耳朵眼,取出器具,在火上炙烤,側身坐在寡姐身邊,將寡姐的頭輕輕環繞在手臂之中,抓住寡姐的耳垂,另一隻手將燒熱的利器慢慢的靠近耳垂,突然之間刺破年輕的肉體,鮮血湧出,寡姐咬緊雙唇,輕微喘息。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這一幕,讓禁慾和情慾,在同一時刻附體,在刺破耳垂的那一刻,破處的意向隨著鮮血流動,少女體內的荷爾蒙在畫家的指尖噴薄欲出,平靜的畫面中,隱藏著兩顆快速跳動炙熱的心,就像那幅畫中黑暗的背景與明媚的珍珠的強烈對比一樣,有多麼禁慾,就有多大的慾望。那副傳世經典,也成了二人內心情感的見證,也是他們“交媾”的結晶。

穿破色相的肉身 以為見物實則見心

還是那句話,一萬個人的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維米爾以小女兒為模特做出的畫,跟國王畫家以寡姐為題做出的畫本沒什麼關聯,這兩個故事似乎也扯不上關係。但穿越了幾個世紀,兩種不同的藝術家,用兩種相似的藝術方式,將同一個主題呈現了出來。

都說作者已死,在一個作品誕生之後,就與作者無關了,作者的目的和意圖死掉了,最終的解釋權,在每一個讀者、觀眾心中。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可以讀出童真,可以讀出青春,可以讀出懵懂,也可以讀出情竇初開,或是情慾壓抑。

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還是心動。唯物或者唯心,也許本來就沒有這種明確的界限。在作品中,我們往往會穿破色相的肉身,以物為題,來觀照自己的內心。

情感沒有形狀,思緒沒有顏色,但我們卻可以寄情與明月,感懷入春秋。

人生要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本以為見自己是最容易的,但他確是最難的。空空如也的內心,無法理解,只有見過天地,拜過眾生,感受人間悲歡,嚐盡各種離愁,才能在天地中讀到自己的孤寂,在眾生中,察覺內心的聲音。

生命是一場旅行,在別人的故事中,活著自己的人生,看破色相,見物見心,才有趣。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