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亞裔陣容電影進軍美國主流影視圈,迎合了誰?

《瘋狂的亞洲富豪》上映五天,已有3400萬美元票房,爛番茄網評分高達93%,獲得主流評論的一致好評。

強有力的廣告營銷、佳評如潮,以及社群網絡上的熱議,被認為是《瘋狂亞洲富豪》叫好又叫座的三個主要理由。

亞裔搶灘好萊塢

《瘋狂亞洲富豪》改編自新加坡作家關凱文(Kevin Kwan)的同名暢銷小說,由亞裔導演朱浩偉指導,講述的是美國亞裔女主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戀上新加坡富豪的故事。

《瘋狂亞洲富豪》是自1993年的影片《喜福會》(Joy Luck Club)以來,25年後首次出現全亞裔陣容電影進軍主流影視圈。導演朱浩偉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本片在上映首週末有不錯的表現,就有機會讓各大製片公司投拍六部以亞裔美國人為主角的電影,避免再遇到25年的空白。

可以說,爭取機會、展示自己,是亞裔在好萊塢立足首先要做的事情。即使是資深影星楊紫瓊也面臨這樣的艱辛挑戰。楊紫瓊在《瘋狂亞洲富豪》中出演了一個配角。據她透露,長久以來,電影圈對於非白種人的少數族裔演員,有著“名額限制”的不成文規定。

不過,為了擺脫“脆弱的亞洲婦女”這一刻板印象,楊紫瓊還是推掉了不少此類角色,並最終成為了一名形象硬派的亞裔動作女演員。

正在熱映的《瘋狂亞洲富豪》則一改亞裔靠動作戲打開市場的套路,通過在這部愛情喜劇中文戲的出色表演,華裔女主角吳恬敏獲得了廣泛關注。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在一個漠視我的聲音以及和我一樣的人的行業工作,我能做的是不斷敲門、建造自己的房子,並向亞裔朋友和下一代的亞裔呼籲:我們有工具、有能力,也有特殊風格,別人看不見,並不代表我們沒有”。

面向東方還是迎合西方?

《瘋狂亞洲富豪》上映時,片方網羅百餘位亞裔企業家、明星和社區領袖,率先購買門票看片,包場為本片助陣。隨後,在觀眾口耳相傳的口碑推薦下,影片票房一路走高。美國市場研究機構comScore的資深媒體分析師保羅·德加拉貝迪安評論道:“這顯示了觀影者無法抵抗普遍且純粹的娛樂價值,希望這是好萊塢多元且包容的另一徵兆。”不過,由於影片涉及了在美生活的各類族裔,所以文化隔閡也導致了對影片理解的差異化。

斯坦福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陳俊榕日前在《加拿大環球郵報》撰文批評稱,《瘋狂亞洲富豪》的內容並非拍給亞洲人看,而是呈現亞裔在西方觀感下的形象改變。他寫道,19世紀帝國主義盛行之前,東方對西方來說宛如可任憑想象上色的白布。此後,西方對東方的描述在鐘擺效應下來回擺盪。本片製作的當下,則回到歐洲人利用“亞裔”反射自身相對弱點的時期。以中國崛起為代表的亞洲經濟繁榮已非新聞,西方卻再次面臨危機,而這可從《瘋狂亞洲富豪》受歡迎的程度窺見。

儘管有這樣的觀點認為本片沒能為亞裔發聲,但影片原著小說作家關凱文認為,電影講述的故事“超越了族裔界線”。他看到有白人觀眾為影片落淚,認為作品打動了這類非目標受眾,獲得了成功。而且,關凱文也強調,整個故事的核心是關於家庭的,夫妻、父母與子女,“這才是整個故事意涵豐富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