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到底誰給誰打工?

影視圈,到底誰給誰打工?

BAT和電影公司,到底誰給誰打工?

今天,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

今年的上影節因為一部手機引發的血案而備受關注,然而大佬們的激烈觀點交鋒才是八卦之外我們更加關心的。

2014年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語出驚人:未來所有的電影公司都將給BAT三家打工。

時隔4年,阿里影業CEO樊路遠首次參加上影節,和於東同臺金爵論道。隨後在接受媒體小範圍群訪時,他或許是在對四年前的問題作出回應,又好像是在感嘆這幾年阿里影業的不易:我們才是中國影視業的“打工者”。

【誰為誰打工】

阿里影業是怎麼給行業打工的?我們來說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淘票票。

2013年電影票房線上銷售佔比為20%,如今已經超過八成,消費者在短短五年內幾乎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遷移,其中阿里旗下的淘票票市場份額第一。

拿下足夠多市場份額和用戶之後,淘票票做的是什麼事呢?

對於C端,淘票票是一個用戶觀影決策平臺,背靠橫貫阿里體系的大數據,進行“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對於B端,又作為宣發平臺,以C端的用戶喜好去反向制定宣發策略,改變行業傳統不透明、效率低的宣發模式。

就像於冬自己也承認,今年年初博納主導的《紅海行動》,淘票票聯合投資、宣發給力:“見到馬雲的時候,我說讓老樊(阿里影業CEO樊路遠)加大力度支持我營銷宣傳,他說沒問題”。

再進一步說,淘票票未來還想做什麼事呢?

淘票票CEO李捷說了兩件事。

第一,未來看電影不會有人再到取票機取票,買了票就在手機裡,自動進場,而且電影院無人職守,就像現在阿里的無人超市。

這改變的不僅是線上,其影響還將輻射到線下,是對整個行業基礎設施和用戶習慣的改變。

另一個是關於票補。

李捷認為,航空公司有里程積累,酒店也有積分,那麼一年看10部電影的人應該比一年看4部電影的人票要便宜才合理,看電影多的人應該得到相應的獎勵和權益。一年看10部的人,有券的獎勵會看20部,市場增量就出來了。

由此看來,淘票票正在做的事和將來可以做的事,絕不僅僅是“在線售票”這麼簡單,它對整個行業的革命性意義功不可沒。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電影——對於自己出品的這部電影,阿里影業的感情應該很複雜。

從口碑和收益的角度來看,豆瓣評分3.9,虧損2.5億——被寄予厚望的當紅IP+流量明星的組合,都沒能拯救電影的種種硬傷。

但在另一個維度上,它無疑非常成功——電影衍生品收入達到3億,超過電影票房的一半。這在中國電影史上前所未有。

影視圈,到底誰給誰打工?

作為電影衍生品超級玩家,迪士尼星戰系列單一個BB-8機器人,就創造了20億美元的周邊財富;在好萊塢等成熟的電影市場,衍生品收入一般佔電影總收入的70%,是票房收入的兩倍多。

而在國內,電影收入的90%-95%都來自票房和植入式廣告,衍生品更多承擔著宣發用品的角色,非收入來源。

《三生三世》是阿里影業衍生品業務授權寶的首次試水。今年年初,授權寶與阿里集團旗下阿里魚合併,就是要增加電影非票房收入來源,轉移片方單一票房收入、票房不確定性的風險。

【阿里巴巴的基因】

淘票票、阿里魚、娛樂寶,三者在阿里影業內部都被稱為“新基礎設施”。

實際上,在去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阿里影業前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就說,很想將“阿里影業”改名為“阿里影業基礎設施公司”。

言外之意就是,我們是為產業升級做貢獻、打地基的,不是來跟你們搶飯碗的。

今年樊路遠在“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優質內容”,表示未來阿里影業要以“基礎設施+優質內容”雙輪驅動。

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阿里影業的戰略重點,也是極具阿里基因的選擇。

過去近20年裡,“做別人不願意做、不能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是馬雲賦予阿里巴巴的基本邏輯。

阿里巴巴也因此總是在選擇最難走的一條路——做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培養用戶習慣,孕育產業升級和社會變革的土壤——從淘寶到支付寶,從物流到雲計算,都是如此。

而這些日益完善的網絡,不僅成就了阿里,也成為中國現代商業體系中最基礎的設施。

背靠阿里巴巴,阿里影業走的也是這個路子。

樊路遠指出,目前阿里影業具有互聯網特色的基礎設施業務涵蓋了產業鏈上下游:

1、在融資環節,娛樂寶解決電影行業融資痛點;

2、淘票票定位於在線購票和用戶觀影決策平臺;

3、宣發環節,有燈塔系統提供智能化、精準化宣發;

4、衍生品業務阿里魚,擴展了電影非票房收入來源;

5、打造製片管理軟件和影視行業資料庫兩款產品,解決製片管理不規範、行業要素不透明等問題……

在“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定位上,阿里影業所在的阿里文娛集團旗下各個板塊,莫不如此。

例如去年大麥網升級為“阿里文娛現場娛樂事業群”,同樣旨在“升級基礎設施”。

也正是基於同樣的戰略,各板塊之間的聯動和共享才能暢通無阻。

【“投入無上限”】

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吃力不討好,關鍵還費錢,回報遙遙無期——淘寶用了10年才盈利,支付寶等了8年才等到央行的支付牌照。

“大文娛是給大家帶來快樂的,我們給大文娛的時間是11年,目前阿里大文娛沒有賺錢的目的。”馬雲早在湖畔大學開講時就提到。

阿里影業早就做好了燒錢的準備。

淘票票作為阿里影業C端聚攏用戶的重要入口,也是其最核心的基礎設施。2015年底,淘寶將自身業務淘票票分離後注入阿里影業,淘票票就成為阿里影業的燒錢大戶。

2016年年報顯示,阿里影業虧損9億多,原因主要來自於“淘票票的市場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加”。

2017年年報顯示,阿里影業虧損持續超過9億元,理由仍然是,“淘票票產生的市場費用高達近21億元”。

儘管連年虧損以億計,但樊路遠仍然表示,未來對基礎設施和優質內容投入“不設上限”——公司賬上趴著的上百億資金就是他的底氣。

以至於有人感嘆,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一個企業會這樣做,除了阿里。

此外,阿里影業不僅投入真金白銀毫不手軟,還不憚於試錯。

在其他行業無往而不利的互聯網巨頭,遇到電影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也有失利的時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是個例子——互聯網公司擅長的流量和IP、聰明的大數據也有不靈的時候。

高曉松將其歸結於New money、new player進來都得交學費。

這不僅是阿里影業為自己交的學費,也算是成功為行業排了雷。

這部電影讓行業逐漸意識到,影視行業“內容為王”的趨勢正在迴歸,過去幾年被無限放大的明星效應又將讓位於基於優秀內容的口碑。

跟《三生三世》幾乎同時期、同屬大文娛集團的優酷出品的《白夜追兇》,以及紅得發紫的《戰狼2》讓這一結論更加有說服力——沒有大IP和當紅明星,只要劇本足夠好、足夠打動人,照樣能火。

【內容是流量的源頭】

關於要不要做內容,阿里影業這幾年一直在糾結。

跟傳統影視公司不同,阿里影業的定位是平臺公司。而平臺的思維是什麼——服務好平臺上的客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作為一家平臺化的互聯網公司,樊路遠重新將內容生產作為與基礎設施同等重要的戰略,似乎不合邏輯——感覺就像在淘寶平臺上賣自營商品一樣。

那麼阿里影業是在下一盤什麼棋?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500億大關。而根據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中國已經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讓行業歡呼雀躍的500億遠不能讓樊路遠滿足,他提到這個市場的時候,仍然用了“只有”500億的字眼。

馬雲也同樣不滿足。

王長田說,當年阿里投資光線傳媒時,馬雲對他說,我之所以見你,是因為我對中國電影怎麼做到3000億感興趣。

而當時的電影市場,300億都還不到。

阿里影業等互聯網公司看上的,不是300億,也不是500億,而是建立在完善基礎設施之上的,市場增量的潛力。

開拓增量而不是在有限的存量中搶佔份額,也一直是阿里的作風和賺錢哲學——市場變大了,大家都有飯吃,對行業也是好事。

過去十年間,電影產業擴張靠的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房地產,例如萬達建立在商業地產之上的院線模式,另一個是技術,數字化的傳播代替了傳統拷貝,提高了傳播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而業內已經達成的共識是,影視行業未來十年規模擴張的基礎,是靠內容,尤其是優質內容。

《戰狼2》去年拉動的全年十分之一的票房,就充分顯示了優質內容的能量。

“以世界盃開幕式為例,當天有1200萬用戶湧入優酷觀戰。可見,內容是流量的真正源頭。”李捷認為,當基礎設施戰略出現成效的時候,我們覺得頭部內容是公司的重要入口。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文娛行業的特點在於,用戶的入口不是產品入口,而是內容入口。當競爭同質化時,差異化就成為必然的選擇。因此,重新回到頭部內容是我們很重要的差異化策略。

俞永福曾經提出的觀點——內容戰爭不是競而是造,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一起給全行業打工】

“我們扶持的青年導演,感覺他們更幸福了。”阿里影業推出的年輕導演編劇培養“A計劃”負責人李海華這樣說。

比如阿里影業請到《流星花園》的金牌製片人來負責《我的青春都是你》;收到《海上浮沉》的劇本覺得很有潛質,於是邀請賈樟柯作為電影監製。

在阿里影業的人才培養計劃中,其自身仍然擔當的是一個平臺的角色——為優秀的編劇導演提供的不只是資金,還有各種資源,而且並不以商業化為訴求。

A計劃還是一個長期的合作和孕育機制。

比如今年在國際上拿獎的《被陽光移動的山脈》,是一部藝術片,導演王強是第一屆A計劃推出的導演。李海華跟導演說,肯定要繼續再合作,而且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導演也會很信賴阿里影業。

後來王強想轉型做類型片,先後提交過幾個創作,被PASS掉四個。李海華提了一個新的思路,從阿里文學裡挑了三個IP,王強從裡面選了一個,就開啟第二次合作,也是一次轉型合作。而從藝術片到類型片,阿里影業投資的體量也會更大。

兩次成功之後沉澱下來導演,就可以從類型片過渡到商業片了。

影視圈,到底誰給誰打工?

除了人才培養,在內容投資方面,阿里影業還與華誼、博納進行片單合作,投資的影視作品包括《擺渡人》《喜歡你》《星際迷航3》等;在自制內容方面,阿里影業已經成立五大電影工作室,開發言情、偶像、偵探等不同類型影片。

過去,大型影視公司的做大做強之路,往往是通過橫向規模擴張和產業鏈上下游的佈局,擁有更多甚至壟斷式的話語權,進而擠壓中小公司和獨立製作者的生存空間;而阿里目前對產業鏈的整合,都是著眼於整個行業的進步,為行業整體進步不斷搭建基礎設施的平臺、多元化和共贏的生態,以及通往影視產業現代化的現實路徑。

所以於冬的說法,未來所有電影公司都要給BAT打工,至少阿里是不這麼認為——大家各自發揮所長,通力合作,一起為影視業的蓬勃,為給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服務而打工,才是正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