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怎麼樣才能夠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呢

孔子《易傳》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是大家所祈望的,但是,怎麼樣才能夠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呢?

這句話的全文是:“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句話已經很清楚地講了,如何能夠“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易傳》怎麼樣才能夠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呢

《易傳》怎麼樣才能夠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呢

首先得知道,什麼叫君子?

君字,從尹從口,尹為以手執筆,就是耍筆桿子的,引申為治理,口為發佈命令,所以,君的本意是處上位行政令的人。子是尊稱。所以有“君子勞心,小人勞力”之說。孔子這裡所言的君子,並不僅僅是指處上位進行管理的人,更多的是指合於道合於德的人。同時,易經是崇陽抑陰的,把陽稱為君子,把陰稱為小人。

那些有道德的人,他們能安然的閒居一處,靠的是什麼呢?是“易之序”,易經是宇宙科學,講究時空與方位,在時間上來講,有一定的時序,如春夏秋冬,在方位上來講,有東南西北,易之序,就是易經所展現出來的時序與位序。

比如水山蹇卦,蹇者難也,是險難之義。為什麼是險難呢?因為,蹇卦所對應的時間是十一月,正是寒冬,陽氣至弱,秋收冬藏,這個時候,不宜有大的作為,應該貞固不動,韜光養晦。而到了師卦,對應的時間為四月,此時立夏,利於陽動,所以,可以有所作為了。這就是時序。

《易傳》怎麼樣才能夠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呢

“初難知,上易知;二多譽,五多功;三多兇,四多懼”,這個講的就是位。家人卦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這個講的也是位序。“潛龍勿用”,“亢龍有悔”,也是因為位序的緣故。再比如,天地否,地天泰,這也同樣是因為位序的原因。一個否,一個泰,因為位序不同,所以結果天壤之別,所以就知道位序的意義了。

[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那些君子,閒來無事,就把玩易經的卦辭,以此為樂。象孔子,玩易經玩得手不釋卷,韋編三絕,可見對易經的推崇與喜愛了。所以說,現在還有人把易經看作是迷信的,也真是無聊了。老子講得好:“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真正的君子,在上位的人,都是好易經這口的,而那些普通人,反而對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這也正是普通人之所以為普通人的原因了。

《易傳》怎麼樣才能夠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呢

卦辭爻辭,是古人對於易經的解讀,通過對卦爻辭的品評,可以更好地理解易經所隱含的天道。注意孔子這裡用的是“所樂而玩者”,用的是樂和玩。這就是學習易經的態度。不要太痴迷,太痴迷就著相了,也不要不當回事,那樣就太無知了,更不要把易經看作是純粹的知識,那樣就太無味了。真正的易經,既象一個謎,又象一局棋,真正的樂趣是遊戲其中。這樣子來學易,就很有意思了。

《易傳》怎麼樣才能夠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呢

我們要知道每個卦的卦辭和爻辭就是對卦和爻的推演,離開卦象和爻處的時空位,就無法推演卦爻辭。所以我們解讀卦或爻時,切不可離開八卦的卦象和64卦中每卦的卦畫。而卦爻辭又是我們解卦的一把鑰匙。它們是一體的。而孔子及其弟子沒有對易經的經文作任何改動,只是把它引用到人事和社會方面來,意在反映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我之所以在這個卦這個爻時寫下讀易解易的要則,是因為我看了許多書和作者對此爻的多種解釋,它們都有自已的解讀方式,只要符合易理,符合全卦的中心,符合爻的特徵,我們就不能去否定別人的,“易”本來就是“變”,是“與天地準”的;“易”本來就沒有說“對”和“錯”,對和錯是人加上去的,因為人有情感,它寫出來的和做出來的,都是它的思想的反映。“易”講的是客觀存在,它強調人的思想要與客觀存在一致,人要努力奮鬥,去揭開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並“與天地準”,這就是《易經》的經文所倡導的,它也揭示出了事物演化的方程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