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如果不是那场癌症,小丽还不知道爸爸的爱如此深沉。”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前天在微博上刷出一则令人心酸的故事:

杭州一名患癌男子不愿吸氧,只为多给女儿省两块钱。

这位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开了20多年夜班,2015年起身体开始不舒服,但一直拖着不肯去。

就这么拖了几年,病重住院时已确诊是肝癌晚期,吃不下饭,呼吸急促。

可面对刚刚踏入社会的养女,他却强打精神。“我看他呼吸困难,让他吸下氧气。他总说气能透过来,不用。”

几个月后爸爸病情加重才向女儿吐露实情:“我只希望能给你多省两块钱用用。”

女儿哭着说:“可是一小时氧气费才四块钱啊。”

看完这条新闻,我的心情十分复杂。

可以想见,一个普通家庭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上面尚有双亲侍奉,下有初入社会的女儿,身边还有相濡以沫的爱人需要供养。

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漫长的治疗正在缓慢拖垮他们仅有的积蓄。

衣食住行用,能省的地方都省了,想来想去,呼吸还可以少花一点儿钱。

那,就少吸两口气吧。

在一片“父爱如山”的评价里,有网友这样说:

“你看到的是爱,我读出的是底层人民的痛。”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最外延的,是那些一辈子生活在闭塞山村的人们。

前段时间,曾有一篇“最悲伤作文”在网上走红,文中的彝族小姑娘用300字描述了妈妈离世前,一个家庭的刻骨悲哀。

“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最悲伤作文”

除去一小撮被媒体关注到的幸运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终其一生都在为最最基本的生存挣扎。

因为身边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所以无人关注,无人怜悯,也没有太多想改变。

时间在他们身上只留下老去的痕迹,日复一日的生活和一眼就能望到的结局。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再近一些的,是城市里的劳动者。

看过一个小故事:街头,卖水果的中年妇女一边撒泼,一边死死抱住推车不肯撒手,大有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年轻的城管也不甘示弱,抢上前去伸手折断了水果摊的秤。

晚上,疲惫的妇女往女儿碗里夹了块鱼肉:“快吃吧,今天生意好得很呢。”

黧黑的小伙子给病床上的父亲拢了拢被子:“我工作挺清闲的,就是坐办公室。”

北京一直在飞速发展,可是很多身居其中的人,一边为第二故乡的进步自豪,一边隐隐感觉,机会可能是留给了其他人,这种繁华,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为勤勤恳恳过去十几年,自己的状况并没有改善,未来也不知道在哪里。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去年网上热传的一组图片:清洁工和他的工资条

和老家一个远房弟弟聊过天。他是工厂的机械操作员,上星期因操作不慎被机器削掉一截手指,工厂判定是他的责任,不予赔偿。他在家休息了一周后,又回工厂上工了。

我问他,这份工作这么危险,待遇还低,为什么还回去做?

他的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波动:“我也不会干别的,掉手指总比饿死强。”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和我居住在同一座城市里,甚至每天都会打交道,生活却仿佛在《北京折叠》里的第三空间里一样没有交集。

放眼中外,世界把视线聚焦在跑得飞快的一线城市,而把农村和来自农村的人忘在脑后。

我从没注意过,小区楼下理发店的Kevin老师平常在想什么,灯火辉煌的都市中,那些建筑工地的工人在想什么,街边的夜幕下,小吃街上的摊主们收摊时都在聊些什么。

这一切,真的就像《平凡的世界》里说得那样,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却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余华在《活着》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不论贫富贵贱,都是在努力的活着。

以前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经常见到有个老人跪在路边,为生病的儿子乞讨,我并不知真假,只是见得久了,看他跪得辛苦,兜里有零钱也习惯性给一点儿。

昨天我又见到他,刚准备掏出零钱,他说:“不用了,我儿子死了,明天收拾东西带他回老家”。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触及底层的悲哀,但或许可以多一点点的理解。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微博上走红的一张暖心外卖备注单

这几年社会发展得很快,可是我觉得,好像还有什么东西没有跟上来。

我想要的社会,不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交通。

更想有畅通无阻的盲道,公共交通的轮椅升降机;

想要有永远为有需要人士空着的爱心专座,底层收入水平的提升;

想要写字楼下有外卖等候的专区,想要有更多平等友善的眼光。

我想要一个有温度的社会。

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做了。

相对优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理解

经典语句

不论贫穷或者富有,这天底下所有忙碌的父亲都像是为了生计而操劳的搬砖工人,他抱着砖就没法抱你,他放下砖,就没法养活你。

能驱使一个成年人,在每周一到周五的清晨,全然不顾外面寒风凛冽、白露为霜,准时挥别温暖被窝,离开家门的,或许只有贫穷了。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