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常住人口不達標,惠州地鐵或改建輕軌?官方回應了!

備受市民關注的惠州地鐵,短時間內恐怕還無法開工建設。

市區常住人口不達標,惠州地鐵或改建輕軌?官方回應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提高了城市申請建設地鐵、輕軌的門檻,對項目的管控也更加嚴格。其中明確,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此外,還對客流強度提出了具體要求。

記者瞭解到,目前惠州的財政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均已達到國家規定的地鐵申報要求,但市區(包括惠城、惠陽、大亞灣、仲愷)的常住人口不到250萬人,離300萬還有較大差距

惠州地鐵真的“黃了”嗎?今後還有戲嗎?如果想建地鐵,還要闖過幾道關?

近日,惠州市發改局在回應網友時稱,正牽頭會同市相關部門以及聘請的研究機構,對照國家規定申報要求,結合惠州實際,重新研究惠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方案。

地鐵申報財政收入

和GDP門檻提高3倍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並履行報批程序。

記者對比發現,相較於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此次出臺的新規,大大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城市在經濟指標上的“底線”要求。

其中,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的“最低門檻”分別由100億元以上、1000億元以上提高至300億元以上、3000億元以上。這也意味著,對於申報地鐵的城市財政收入和GDP的門檻均提高了3倍。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30.5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9.07億元。這兩項指標均符合地鐵申報的要求。

市區常住人口不達標,惠州地鐵或改建輕軌?官方回應了!

市區常住人口不達標

惠州短期內難建地鐵

除了對於財政收入和GDP的要求,此次規定還在市區常住人口方面設置了門檻。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的城市才有資格申報地鐵。

在這個條件上,惠州符合要求嗎?

今年3月,惠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發佈的《2017年惠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末惠州全市常住人口477.7萬人。如果以全市常住人口來看,惠州大大超過300萬人。但就市區(惠城、惠陽、大亞灣、仲愷)的常住人口來看,惠州還遠低於要求。

記者根據惠州各縣區的統計公報梳理發現,在惠州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區佔比剛剛過半,為245萬多人,距離300萬人的要求還相差50多萬。而惠東、博羅、龍門3個縣的常住人口較多。2017年末,博羅縣常住人口106.94萬人,惠東縣93.37 萬人,龍門縣31.74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惠州的常住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16年淨增加1.95萬人,2017年淨增加0.2萬人。

業內分析人士稱,如果僅以這種增速來推算,惠州市區常住人口短期內還難以突破300萬人。增加市區常住人口的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撤縣設區(市),把博羅或其他縣納入市區管理。雖然前些年坊間有所討論,但目前官方還沒有透露這樣的計劃。因此,綜合分析來看,惠州市區常住人口要達到300萬的標準尚需時日。

根據國家規定,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含有軌電車)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根據國家批准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按照相關程序審批(核准),未列入建設規劃的項目不得審批(核准),嚴禁以市政配套工程、有軌電車、工程試驗線、旅遊線等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項目。

分析

符合基本條件 惠州可能改建輕軌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惠州在短時間內可能難以達到申報地鐵的全部要求,但城市軌道交通除地鐵外,還有輕軌等,惠州還是有可能繼續建設城市軌道交通。而且,從國家標準來看,惠州符合申報建設輕軌的基本條件。

根據新規,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雖然相比此前的規定也提高了准入門檻,但惠州均達到了這3個指標的要求。

同屬城市軌道交通,那麼,地鐵和輕軌究竟有何區別?

有專家表示,地鐵和輕軌的根本區別不在於是建在地面上還是地面下,或者鋼軌是重還是輕,而在於能夠承載的單向最大高峰客流量的大小。

此次規定也明確,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惠州所編制的一直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而並非僅僅是“地鐵規劃”。例如,2018年1月惠州市政府審批通過了《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從具體類型來看,惠州相關部門也未曾公開明確表態,謀劃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究竟是地鐵還是輕軌。外界據此推測,儘管此次地鐵申報門檻提高,但惠州基本符合建設輕軌的條件,因此不能排除惠州“從地鐵改建輕軌”的可能性。

回應

正重新研究 達到建設條件後將報批

申報門檻提高,惠州建設地鐵還有希望嗎?目前地鐵規劃進展如何?近期,類似問題成為不少惠州市民關注的熱點。

7月31日,在網絡問政平臺回覆網友時,惠州市發改局稱,惠州已基本完成了《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惠州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16號線惠州延伸段納入了近期建設規劃並有序推進。

該局表示,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對城市軌道交通規範有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該局正牽頭會同市相關部門以及聘請的研究機構,對照國家規定申報要求,結合惠州實際,重新研究惠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方案。“評估達到國家規定的建設條件後,將按程序上報審批。”

前不久,惠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在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也表示,當前規劃的軌道交通線站位還需在軌道建設規劃以及後續工程可行性研究等階段逐層細化研究,並須經國家相關部門審批後才能最終確定並分期實施。“最近,國家對軌道建設的一些政策做了調整,目前我們也正在對軌道線網規劃進行重新修編。”

該負責人稱,軌道交通建設的政策性、技術性和綜合性強且投資巨大,不同於一般交通市政工程建設,希望市民理性看待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