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西邮教授科研成果成果装备反坦克导弹方队

国庆大阅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盛况你们都还记得吗?那些由坦克、战车、火炮、导弹、无人机等组成的地面装备方队,气势如虹,排山倒海,充分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西邮教授科研成果成果装备反坦克导弹方队

而分列式过后,第一个亮相的是地面突击部队装备方阵,其中就有反坦克导弹方队,而它的一个重要部件——激光近炸探测装置,正是由西安邮电大学的贺伟教授所主持研究的。

从研究所到高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西邮教授科研成果成果装备反坦克导弹方队

2010年的时候,贺伟教授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2研究所,调入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工作,这两种不同的科研模式,贺伟适应的很好。他说:“研究所到高校,从科研到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研究所更注重的是创新,是独自思考,或与知识水平相当甚至更高的人交流思想,大家一起研究一个项目,交流沟通起来很有默契。到学校后,你面对的是一些还没接触过这门学科的孩子,你需要将你的所学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能有所共鸣,让他们理解并接受这门知识。从教以来,因为有之前在研究所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把工程技术经验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所学更加具有实际性,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书本知识的应用。大学4年下来,毕业的时候你不仅仅手拿一纸毕业证、学位证,还可能会带着自己的知识产物。这样你就比别人多了一条出口,而不仅仅只是进公司上班,会真正感受到知识就是财富。

兵家铸利器,他将专业知识解释的通俗易懂

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西邮教授科研成果成果装备反坦克导弹方队

贺伟教授在向学生们介绍传感器检测与测量技术在日常及兵器研发的应用时,简单明了。他说:“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我们都有所了解: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学物理量,通过对这种物理量敏感是元件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以满足信息的传输、记录、存储和控制。如同信息技术的“感觉器官”,是人类感官上的延伸,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首要环节。”

传感器种类特别多,原理各异,分类标准也各不相同。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光敏路灯、声控路灯等利用传感器来自动控制开关的通与断,除此之外还有自动门、红外线报警器、自动洗衣机等等;在军事上,以坦克为例,坦克发动机上有绝压、速度、温度等传感器,用力检测、控制发动机,从而让坦克有速度有动力控制自如。火力系统中有药温、环境温度、压力、风向、风速传感器,让火力系统自动瞄准目标,并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及时修正,还有故障诊断系统主要有压差、转速、扭矩等传感器,对战车整体进行故障诊断。红外传感器则是主战坦克中热成像仪的关键部件,以保证全天候下的作战能力。

师者育良材,他自有一套教学理念

贺伟说,他非常支持大学生出来创业,虽然不易,但绝不能气馁。“要知道生意越难做,机会越大,心内的迷惘越深你的希望就越大。同时要好好的利用学校的资源,学校的老师和已经步入社会的学长学姐们都是可以去请教和咨询。学校有创新创业教育,它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

对我们个人而言,只有保持一颗不断创新、装满新点子的大脑,才能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贺伟教授是一丝不苟的,而在平常与学生交流则是和蔼可亲的。谈到老师的业余生活,老师坦言他会在业余时间更倾向于亲近大自然,他特别强调,鼓励大学生走出户外,在阳光下运动,做智力与体力双赢的强者。

亦师亦友,且歌且行,贺伟教授严谨的教研态度,谆谆的教诲早已刻进每一位西邮学子的脑海中。

延伸阅读:

贺伟,西安邮电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信息传感、光电传感及检测技术研究,2008年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12研究所聘为研究员,2010年9月调入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工作。

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研究所重点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研究国家重点型号项目、“995”二期项目、重点预研项目、集团公司资本金项目等各1项,所内重点型号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跟踪项目1项,参加重点型号项目2项,现主持横向课题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及专业学术年会等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奖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及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关注“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