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華爲阿里全部進入面試!揭祕今年校招面試必問問題有哪些?

寫 在 前 面

眼看著秋招越來越近,你可能還在忙著網申、準備筆試,但是!

京東管培、阿里、華為等大廠官方已經陸續發出面試邀請了~

面試是所有校招環節中最難的一關!很多同學往往還沒面試,自信心先嚇掉一半。

但想要拿到名企offer,面試必須正面突破。

校招面試其實並不可怕,無外乎單面和群面,只要把整個流程拆分成一個個小部分,並針對性去準備,提高通過率也不是難事。

單 面

在單面環節,你需要做好面試前的功課、準備好一份吸引人的自我介紹、合理運用面試技巧來應對面試官的犀利發問。

1、瞭解情況

在面試之前一定要仔細瞭解用人單位的特點和工作範疇。如果不瞭解你要面試的公司,面試官問到相關內容你答不上來相當減分。

2、完善形象

面試的成功率其實很大部分取決於hr的“第一印象”。所以在面試前,必須確保自己的形象在能夠做到的程度達到最佳。

著裝不要邋遢隨便,根據你面試崗位,決定你面試的著裝。

金融等重視形象的行業,面試必須正裝參加面試,互聯網行業可相對休閒但也要整潔清爽。

3、別讓面試官看出你的緊張

抬頭挺胸,目光直視hr,避免有些不合適的小動作,比如摸頭,推鏡架等等。

在口袋裡放張紙巾。握手前擦下手,別讓面試官握手發現你緊張的流汗了。

在回答問題之前,停留3秒鐘,不僅可以讓你消化一下問題,還可以讓你顯得不是那麼緊張。

單面又可分為技術/專業面、HR面、BOSS面,但無論你面對的是誰,自我介紹是逃不掉的。

首先對自己的簡歷做一個梳理,找到最重要的點,想表達的能力、經歷、特長,列出大綱。

有策略性的去自我介紹更容易被面試官記住,接下來的面試過程面試官會根據你的自我介紹做提問,所以自我介紹時對履歷中的亮點要學會點到為止,引導面試官在後面深層次的去挖掘你的亮點,也就是面試的白金法則。

除了自我介紹外,你還將會面臨面試官的犀利發問,比如說“你能不能說說你在大學最成功/失敗的事情”、“你能不能具體的介紹一下你當時參加這個活動的情況”…

這時候你就可以用STAR法則大顯身手,所謂STAR即situation、target、action、result,就是說你在某個事件過程中,當時的情況如何(S)、你的目的為何(T)、為達到這個目標你採取了哪些行動(A)、結果如何(R)。

群 面

群面通過率一般是10進2-4左右。不同公司題目和考核重點可能不同,通常是依次自我介紹-案例審題-開始討論-得出結論-彙報這幾個環節。

HR會觀察你是否具備清晰的思路,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是否合乎標準。

在群面中這樣表現的同學,會大大減分:

● 全程極少發言甚至一言不發

● 提出的觀點皆為無效觀點

● 自我意識特別強,不顧及團隊

● 與該職位所需潛質嚴重不符的表現

相反,群面中最容易引起面試官好感的表現通常有:時間意識強;自發的團隊領導力;提出有理有據的新觀點;舉止談吐從容,語速和語氣得體;完整記錄全場的發言貢獻,並最終展示出來。

因此,在群面過程中爭取有利角色,適度表現自己十分關鍵。 以下幾個角色往往容易獲得較高的關注度:

Team Leader:話題領導者

Time Keeper:話題計時器

Suggester:建設性意見提出者

Recorder:總結陳述者

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優劣勢來選擇角色,而且角色並非一成不變,要注意把握節奏。

但若爭取了重要角色,卻無法發揮該角色的真正價值,則可能適得其反,所以我們總結了在群面不同階段的技巧:

1、審題、話題開始階段——迅速解題、先發制人

審題過程中記住幾點:抓住主要矛盾,將大問題劃分為幾個小問題,注意題幹細節。

將問題快速分解歸類,進而尋求解題關鍵。並且在開始討論時給出大方向和重點,讓大家漸漸跟著你的思路走。

2、話題討論階段——及時記錄、語出驚人

在團隊討論過程中,快速記錄下每個人的核心觀點,並且利用別人說話的時間整理自己的觀點,並在適當的時機(如話題陷入討論僵局時,面試官抬頭觀看你們討論時等)精簡有力地拋出自己的觀點,重在有思考、有主見。

任何群面都無法避免意見衝突,如果你的觀點被人否定,不要急著反駁別人,先仔細思考一下自己與對方的立場:

如果你錯了,學會尊重別人;如果你對了,讓對方瞭解你的觀點為什麼正確(論點論據)。

當話題討論過程中出現“攪局”的人,很容易讓場面失控。

此時,便是Time Keeper發揮作用的時刻,如果有跑題跡象,第一時間做出適當的提醒(注意委婉)。

3、團隊總結階段——審時度勢,巧做結論補充者

除了總結者外,補充發言的人如果能將話題結論放在其次,重點說出團隊中每個人對話題的貢獻(與前面“記錄團隊每一個成員的貢獻”階段呼應),面試官會覺得你是一個注重細節,有團隊意識的人,容易博取好感。

總結結束後,面試官還會問大家各種刁鑽辛辣的問題,常常讓人措手不及。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提前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與訓練,換位思考面試官所提問題的目的及考察點,學會對症下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