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優伶:襲卿「癡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接上文所述

也是因了這點“痴處”,襲人才一直排斥黛玉的吧!在她眼裡,黛玉跟晴雯芳官等是同類人!襲人想說的,或許正是當初李嬤嬤說過的話“林姐兒,你不要助著他了,你倒是勸著他,只怕他還聽些”!但是黛玉從來不勸,“獨有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不勸也就罷了,還經常助著寶玉一起鬧,寶玉上學去也不忘跟黛玉囑咐一聲:“……和胭脂膏子也等我回來再製……”

襲人希望的未來主母,應該是像寶釵那樣,自己端莊守理,能跟她一起勸寶玉走正途!不要求他大富大貴,至少要做個符合當時社會要求,規規矩矩的“正常人”,不要像現在這樣,“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而黛玉,明顯是跟她的希望相反的女子!寶玉所有的離經叛道,黛玉都理解並欣賞,甚至參與!而且以襲人的見識,她也理解不了兩人的吵鬧,她只看到黛玉小性,會“轄制”寶玉,害的寶玉為他哭為她氣為她嘆為她痛……,她可能也在潛意識裡覺察到,如果黛玉為主母,那寶玉勢必在“邪路”上越走越遠!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她跟湘雲說起對黛玉的不滿,恰說明了她不是個心機深沉的,否則也不會直言不是!看看王夫人,再痛恨也不曾說一言半語啊!縱觀全書,除了在王夫人面前不得已提及,襲人跟別人可還說過這話?襲人跟湘雲說那些話,一是助著寶釵爭取湘雲的友誼,第二我覺得,也是真心為湘雲好!或者說她認為她是為湘雲好!在寶玉之前,襲人曾服侍過湘雲幾年,以襲人的“痴處”,也肯定曾用心為湘雲考慮過!從小沒有親孃教誨,性子又活泛!況現在又定了親!襲人應該是希望湘雲疏遠黛玉,多聽聽寶釵的教導吧!畢竟黛玉的行為,在當時社會是離經叛道的!“……你我只該做些針鑿紡織的事才是,……”這才是當時社會的主流觀念!襲人是希望湘雲做個符合當時社會要求的女子,免得到了婆家惹人厭棄吧!恰好被黛玉聽到了!想來黛玉也是深知襲人,所以才未曾介意吧!畢竟黛玉,也是盼著湘雲婚後幸福如意的!恐怕黛玉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討當時社會大家太太喜歡的!

襲人是賈母房裡出來的,黛玉如果隨著寶玉,也理應喚聲“姐姐”吧,這聲“姐姐”,襲人也還是當得起的!寶黛二人吵吵鬧鬧,每次襲人都在寶玉面前調停“往日家裡小廝和姐妹們拌嘴,你聽到了還要罵小廝們蠢,不知道體諒女孩兒們的心,如今你也這樣起來了……依我勸,你正經下個氣,陪個不是……”襲人覺得寶釵更適合寶玉是真,但卻也一心一意對寶黛二人好的吧,或者說對寶玉好,所以也站在寶玉的立場,體貼黛玉的心了!寶黛大鬧時,襲人對寶玉一番勸解,黛玉聽了,“一行哭著,一行聽著這話說到自己心坎兒上來,可見寶玉連襲人不如……”寶玉訴肺腑時,誤訴到了襲人面前“……我也為你弄了一身的病在這裡……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襲人“嚇的魄消魂散”,自思“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這“不才之事”在古代是相當嚴重的,可能直接影響到仕途,即使能入朝為官,也會被人一生詬病!“……二爺一生的聲名品行豈不完了……”,所以襲人“不覺怔怔的滴下淚來”,後來見寶釵去了,便急急的收淚替二人掩飾!

也因了襲人對寶玉的這點“痴處”_“心裡眼裡只一個寶玉”,所以才能“心下暗度如何處置方免此醜禍”“為此事日夜懸心,又不好說與人,唯有燈知道罷了”“他又偏好在我們隊裡鬧,倘或不妨,前後錯了一點半點,……二爺一生的品行豈不完了……”襲人是不識字的,若不是有了這點“痴處”,焉能悟得此等“大道理”?大觀園內丫鬟眾多,能說出這話來的,除了襲人,也就一個紫鵑了!“試莽玉”那回紫鵑就說了“從此咱們只可說話,別動手動腳的……打緊那些糊塗行子們背地裡說你,你總不留心……你近來瞧她遠著你還恐遠不及呢”!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襲人這一番肺腑之話說出來,不要說王夫人趕著襲人叫聲“我的兒”,就算黛玉在此,也由不得要叫聲“好姐姐”了!結果如何且不論,單這番一心為寶玉的心思,也就足夠了!襲人丫鬟見識,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怎麼變個法,以後竟還要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王夫人當即吃一大驚,估計馬上想到了寶黛二人“言和意順,略無參商”,“寶玉難道和誰作怪了不成?”少不得襲人又打點了一番言辭,替寶黛掩飾!“太太別多心……”直說的王夫人放下黛玉,“雷轟電掣一般,正觸了金釧之事”……襲人心苦啊,又要達到搬出園避禍的目的,又要保護好寶黛二人不被懷疑,也算心思費盡了!襲人為黛玉掩飾,本意未必是為黛玉著想,可能她巴不得黛玉回姑蘇老家吧,也免得她整天提心吊膽的!但是,黛玉卻是寶玉心尖上的,黛玉出點差錯,寶玉如何得了,少不得又“死了大半個”,襲人捨不得的!第二,王夫人不可能像打發晴雯那樣打發黛玉,勢必驚動老太太,鬧得閤府不寧,別管黛玉有沒有事,襲人肯定是第一個要倒黴的,有賈母在前,即便王夫人有心,也保不住她!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前八十回黛玉對襲人一直極好,即便親耳聽到襲人中傷自己,也依然如故!或許也就因為,黛玉深知襲人這點痴處吧!黛玉自己也是個痴人啊!黛玉感激襲人對寶玉一心一意的照顧,感激她為了寶玉,體量保護兩人的一番心吧!能從此得王夫人器重,應該是出乎襲人預料的吧!後來還跟寶玉說起“今奇怪,太太打發人給我送了兩碗菜來……”而且襲人說那一番話,想必也是忐忑不安的吧,她這是簪越了丫鬟本分的,也是寶玉誤跟襲人訴肺腑之後,很快又有了“霸佔戲子”的事,襲人才覺得刻不容緩,冒著風險也要趕緊處理了!所以才跟王夫人說:“太太別生氣,我就說了”!若是換成老太太,聽了這番話,說不得就把襲人攆出怡紅院了!賈母一貫溺愛,直到晴雯被攆,賈母還笑著說“……只和丫頭們鬧,想必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終究不是……想來原是個丫頭偷錯了胎不成”即便襲人訴說,賈母也必不以為然,還會遷怒襲人,所以諸位,莫怪襲人背叛了賈母啊!她實實是一片心思為寶玉啊!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據脂批所述,襲人後來改嫁了蔣玉函,但我總覺得,應該是寶玉做主,嫁襲於蔣!若是忠順王爺強要襲人,寶玉做不得主,襲人怎麼能留話“好歹留著麝月”,她就不想想:下次跟這次一樣,忠順王爺強要麝月,寶玉要怎樣“好歹留著麝月”,跟忠順王爺對抗嗎?襲人必定不會要寶玉冒這風險!由不得又在心裡“猜個終局”,希望看客們莫要再有人罵我“瞎眼不睜”,“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啊!

第二十八回寫道,蔣玉函馮紫英等人與寶玉吃酒說令,薛蟠對蔣玉函大叫“……這席上沒有寶貝,你怎麼念起寶貝來了……襲人可不是寶貝是什麼……”由此,蔣玉函知道了襲人在寶玉心中分量!到後來賈府大廈將傾,蔣玉函常侍忠順王爺左右,提早得知消息是可能的,別人無力相助,能救一個是一個吧!所以才求著王爺去要襲人!昔日忠順王爺認定寶玉幫著蔣玉函逃匿,忠順王爺不生氣是不可能的!如今忠順王爺樂的看兩人反目!所以便由著蔣玉函去賈府要人!或許寶玉當時正因黛玉之死而中情極之毒,將心完全冷了!加上一向不在意身份地位,又和蔣玉函交好,深知蔣玉函性情,覺得是個可託付的良人,便做主令襲人隨他去!襲人必是百般不肯,奈何寶玉堅持!其餘眾人為著賈府著想,覺得蔣玉函是王爺身邊紅人,不可得罪,所以都極力勸其走,襲人無奈,走前才囑託“好歹留著麝月”……

事後蔣玉函向襲人細陳其情,不久賈府果如其言,徹底敗亡!兩人又盡力救助賈府眾人,主子是救不得的,但家下丫鬟們應該還是不遺餘力伸手幫一把的!直至後來寶玉等主子出來,兩人又盡力安排,或許由此,脂批蔣玉函為“紅樓四俠”之一!蔣玉函為下九流的戲子,在當時人們的眼裡,襲人嫁他是命苦的,所以才入了薄命司吧!但在寶玉和我們現代人看來,這結局實在是不錯了!蔣玉函性情“嫵媚溫柔”,跟寶玉相近!能入到寶玉的眼裡,豈能是一般的“鬚眉濁物”!那肯定也是賈雨村口中“秉正邪二氣之人”,又急襲人所急,想襲人所想,兩人共同經歷了這麼多事,以襲人的性情,將其“痴處”轉移至蔣玉函身上,挺好的吧!襲人的“痴處”,也可叫做“隨遇而安”吧,當初痴情寶玉,喜歡就一心一意對他好,管他是不是“性情乖張”!後來痴情蔣玉函,估計也不會在乎他戲子身份吧!但以蔣玉函的性情,以及他跟寶玉的情分,再加上襲人的一腔心思,估計之前兩人是空有夫妻之名,一直沒有夫妻之實的吧!到寶玉懸崖撒手,襲人蔣玉函才徹底放下,兩人才正式開始夫妻生活,或許那恰好又是一個花朝節吧,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蜂蝶成團的在花間鬧著,襲人坐在樹下做著針線,蔣玉函笑著忙進忙出,正如襲人出生的那一天……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襲人,是個什麼人哪?還真不好說!若說是個好人,還真騙不過自己和世人!若說是個壞人,那也實實是冤枉!襲人若是個男人,想來唯有“忠誠”二字可得!她是好人壞人,完全取決於主子了!若她跟著岳飛,那肯定能流芳後世!若她跟了秦檜,那估計會是陷害岳家的一把好手!說來說去,還是吾等痴了吧!紅樓夢,寫的本來就是真實的人性,哪裡有純粹的好人,又哪個是標準的壞人哪!就像寶玉喜愛襲人,即便因晴雯等人懷疑了,也仍是覺得瑕不掩瑜吧!又像黛玉愛重襲人,即使她多次有意無意的阻礙木石盟,也不曾懷恨一絲半毫於心上,“過後仍是照舊”!這才是仙境來的人哪!


羨優伶:襲卿“痴處”終有盡,塵世桃紅又一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