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机械”接连起诉多个代理商,律师称涉嫌虚假诉讼

核心提示: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在全国针对代理商提起多起诉讼引发关注。

“斗山机械”接连起诉多个代理商,律师称涉嫌虚假诉讼

斗山挖掘机。资料图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赵锋 报道

2017年初,在甘肃工程机械市场上摸爬滚打10余年的杨春兰怎么也没有想到,她拥有独家代理权的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斗山中国)向法院起诉了她的公司——甘肃斗山机械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甘肃斗山)欠款不还。

斗山中国针对其代理商的诉讼,远非甘肃斗山这一起。公开资料显示,斗山中国在中国已经涉及约16家代理商的诉讼。

有代理商的律师指出,在由斗山中国发起的众多诉讼中,有标的被肆意夸大,已涉嫌虚假诉讼。

杨春兰的困惑

据杨春兰提供的诉讼文件显示,斗山中国要求第三方对甘肃斗山展开仲裁,声称其至少损失了7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此前,斗山中国建议工厂今后要避免以任何形式参与对甘肃斗山的供货与支持。斗山中国挑起的这场官司一开始便剑拔弩张,随后双方更是互相诉讼。

资料显示,2017年3月起,斗山中国在山东烟台中院起诉甘肃斗山,主张欠付的货款9000多万元;“斗山山东”在烟台牟平区人民法院起诉甘肃斗山,主张欠付的货款1093万元;斗山中国在山东高院起诉甘肃斗山,主张其承担老陕斗(陕西市场代理商老陕斗工程机械公司,下同)代理商欠款1亿多元。

与此同时,甘肃斗山亦发起反击,发起向斗山中国侵权之诉,主张其单方解约需赔偿损失2000多万元;甘肃斗山关联公司“大宇担保”亦起诉斗山中国旗下“斗山融资”,主张返还垫付款3000多万元。

一份烟台中院的民事裁定书(2017鲁06民初266号)显示,斗山中国向法院申请了对甘肃斗山、杨春兰等的资产保全,保全额5000万元。而另一个涉及杨春兰的老陕斗代理商欠款1亿多元的案件,亦在山东高院受理后,申请保全查封了杨春兰等的巨额资产。

“目前,烟台中院、山东高院已经冻结了甘肃斗山及我个人资产约价值近亿元,对我本人也进行了司法限制。”甘肃斗山董事长杨春兰向记者表示,“这导致我的公司及本人举步维艰。”

经过审计对账,杨春兰发现,甘肃斗山仅欠斗山中国2000余万元的债务。

事实上,2017年底前,甘肃斗山仍是斗山中国在甘肃的独家代理商。自2005年大宇公司将工程机械板块转让给斗山中国后,杨春兰就决定为斗山中国在甘肃市场开疆拓土。截至目前,这种合作关系已持续近10年时间。直至2017年初,斗山中国与甘肃斗山的互相诉讼博弈,至今双方甚至成为“仇敌”。

债务“恩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记者调查发现,2015年,缘于斗山中国在甘肃市场的风生水起,甘肃斗山拟接手“斗山”在陕西代理(即“老陕斗”公司)的烂摊子。但接手的前提条件是,即一对一接收其在陕西代理商债权+长期有保障的陕西代理权。然而,在上述条件还未满足的情况下,2016年斗山中国便将杨春兰的团队清出陕西市场,并要求甘肃斗山承担陕西代理商的遗留债务。

斗山中国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为此后的诉讼甘肃斗山做“文章”。由于甘肃斗山在独家代理区域内产生的业务始终没有和斗山中国面对面核对,每次斗山中国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让甘肃斗山必须盖章,甘肃斗山若是提出异议,斗山中国立马提出“要么签章要么出局”。对此,尽管甘肃斗山多次要求双方进行审计,但是均遭到了斗山中国拒绝。

无奈之下,甘肃斗山委托了有司法鉴定资格的甘肃禾兴会计师事务所对双方的应收应付做了审计。结果显示,斗山中国在对账函中存在重复主张已下账设备、纳入与甘肃斗山无关的欠款以及遗漏甘肃斗山已付款等问题,直接导致对账函严重失实。虽然杨春兰已经把北京的写字楼抵押给斗山中国,足以抹平双方的债权债务,但是斗山中国却仍以涉嫌恶意虚假诉讼的方式,逼迫甘肃斗山。

工程机械行业资深律师任立华表示,事实上甘肃斗山和斗山中国的直接欠款,实际上金额有限,只要是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对账,其真实债务数据即可明了;只要斗山中国同意对账,对其单方解约导致甘肃斗山的损失也就水落石出。“双方把各自应该下账、补偿和还款的事情谈妥,仅杨总在北京的资产足以解决上述问题。”

任立华还认为,对于老陕斗的问题,无论是法理还是情理,都是应该剥离在外。

被指“围猎”代理商

实际上,杨春兰的遭遇并非个案。据“天眼查”资料显示,斗山中国从2015年起至今,向包括云南、河北、内蒙古、海南、宁夏等约16个省市区的老代理商发起“讨债诉讼”。

“如此大面积的围剿自己曾经的合作伙伴,让不少斗山中国的代理商十分无奈。”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斗山中国此举的背景实际上是,一方面,斗山集团总部高层人事更迭,斗山中国高层亦经历了人事更迭,这样会引起斗山在中国市场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工程机械行业在2013年至2016年间经历了寒冬,制造商与代理商间采取了信用销售方式,导致制造商与代理商间的债务堆积问题。

制造商与代理商间诉讼多,这也是工程机械行业的普遍现象。据行业律师对中国工程机械占有率前二十位的制造商近三年的数据初步统计,约90%的制造商与自己的代理商发生过诉讼,其中制造商为原告、代理商为被告的案例占95%。案件总量超300件,总金额超过45亿元,这其中不包括未调解案件。

实际上,上述甘肃斗山的案件,完全可以通过双方的对账算账方式解决。但据杨春兰讲,从2017年3月至今,甘肃斗山已经向斗山中国方面发送了7份书面信函,寻求对话沟通,但是斗山中国均拒绝回应。另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以及斗山中国代理商协会也曾介入调停,但斗山中国仍执意诉讼。

在任立华看来,斗山中国用单方材料执意诉讼代理商的方式,实际上不利于行业代理制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尤其是大面积以诉讼方式“围猎”代理商,将很可能引起市场的不良反应。

就上述问题,记者联系斗山中国法律事务部,未得到回应,随后又向斗山中国负责人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也未回复。

原标题《频频提起诉讼,“斗山机械”与代理商“掰手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