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二十一講》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萬卷出版公司所出版的《中國文化二十一講》古樸而真實,厚重而正統,是一部嚴肅的著作,有別於歷史學愛好者、小說作家所作的“戲說”,關於書中所涉及的神話、民族、選舉等二十一個方面都是有據可查、考證翔實的,如果僅想以此書作為消遣,請走旁門,如果想原汁原味、字斟句酌去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非此書莫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儒家經典的名言充分揭示了中國的主導精神,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在感慨其博大精深的同時,卻不知如何深入淺出地瞭解它、應用它。呂思勉、曹伯韓所著《中國文化二十一講》恰恰是一本適合非文史專業洞窺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讀物。

研究文化,迴避不了的就是關於文化的定義,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的眾說紛紜,有的從現象中歸納本質,有的從本質中演繹現象,但多半是不嚴謹的不全面的,而呂思勉的觀點則是眾多觀點中極少讓我們信服的,它的邏輯起點是“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儘管從詞源的角度看,文化是西方的舶來品,在拉丁文中有耕種、居住、練習的含義,進而隨著詞源的演變,增加了性情陶冶和道德培養的意義。呂思勉的觀點借鑑了西方對“文化”的基本訴求,廣而告之地認定文化即是人類生活的整體,彙集起人類生活的全體即是文化,於是就有了這部《中國文化二十一講》。

《中國文化二十一講》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中國文化研究的誤區,在本書中得到了避免與糾正,我們通常將文化史與政治史看作是同一類事物,以為政治掛帥就可以指代經濟、人文、科學,且不說有人諷刺二十四史是帝王的家史,就以政治的功能與本源也無法承載更多的非政治學的份量,此書之所以突出政治,不唯政治,就是希望讀者兼容幷蓄、廣泛涉獵,這既是研究方法的革新,也是學術傳統的破立。

全書除了精約的文字外,還有一些豐美的插圖,有別於現代的漫畫手法,書中的插圖都是當時當世的名家大作,如《清明上河圖》(局部)、《東山攜妓圖》、《煉丹圖》,一定程度代表了文化的演變與傳承,通過服飾、宗教、族制的古今對比,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原來我們祖上就很“牛”!

《中國文化二十一講》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全書還注重了學術性與通俗性的結合,消解了古文字的生僻用法,用現代白話文的習性對古文籍進行了“改良”,比如國人與野人的區分、同姓不婚的理由、貨幣金銀本位制的根源等都會涉及到大量成文的典籍和不成文的習慣,呂思勉較好地將二者結合起來,既指明瞭研究的方向,又澄清了觀念的正偽,為讀者深入研究某一專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有益的啟示。

關於作者

大大,猴子座,文藝男,變色龍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博文書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