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欧洲土地面积与中国国土面积接近,但却拥有多达48个国家和地区,从古代便分裂为多个小国,这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在历史上却长期处于大一统的状态呢?或许有这些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中国的地形,是一个三面封闭的格局: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中国地形图

①亚欧大陆的尽头:东部和南部被太平洋包裹。

②喜马拉雅山脉:西边有陆地上最大的天然屏障,西南部也有茂密的丛林遮挡。

③长城:唯一需要对抗的敌人,就是北部强大的游牧民族,也被长城抵御在外。

这样的地理条件,导致人民需要一个强大的集权政府去调动国家的资源和军事力量,抵御北部外族的入侵。

反观欧洲,却是另一番景象: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欧洲地形图

欧洲地形呈现的是一个近乎开放式的格局,即使是南部最高的阿尔卑斯山脉都无法起到屏障作用,中部和北边更是一马平川。对比于中国相对整齐的海岸线,欧洲却又破碎而绵长。

这样的地形,可以让外族从海洋和陆地轻而易举地登陆侵略而无力抵抗。所以,地理条件是导致欧洲在历史上长期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地理环境还导致了民族因素。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古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中华文明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所以我们将黄河是称为母亲河。而欧洲水源却十分分散,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分散在各个区域,因此没有形成一个凝聚力强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汉族自古都是绝对的主体民族。在和平统一的汉族统治时期,对其它民族有着超强的包容性。在被统治的时期,也可以凭借先进的文明和几千年来积累的统治管理能力,迅速逆袭。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欧洲河流分布图

从图片可以看出,欧洲,拉丁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三分天下,主体民族之间各自为政,便丧失了民族的主体凝聚力。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欧洲的地理及民族原因导致其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

而在中国,单一的主体民族带来了较为单一的文化,而且汉族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在古代基本保持着一个文化强势输出国家的地位,没有受到其他文化的过多影响。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各国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

中国较为单一的文化,给予中国人一种强大的认同感,产生了极为庞大的主体文化,这是欧洲所缺乏的。

当然,中国地域广阔,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地域间文化不同而产生矛盾。比如: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周立波曾在脱口秀中抛出“咖啡大蒜论”,讽刺郭德纲是吃大蒜的,代表低俗,标榜自己是喝咖啡很高雅。两人的隔空骂战在网上引发了网友对南北文化差异的讨论。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相对统一的语言和文字,不仅能够促进地区间的交流,还能促进文化的包容和凝聚力。中国自古就统一使用汉字,早在秦始皇时期全国便统一使用小篆。哪怕不同地区说着听不懂的方言,也能通过相同的汉字进行交流。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汉代乙瑛碑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反观欧洲,罗马帝国也曾尝试统一使用拉丁文,但由于地理民族等各方面的原因最终没能成功,欧洲的语系也异常分散。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长期分裂而中国却长期统一?

欧洲语言分布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太平盛世。统一政权内部存在的消极因素——社会财富的消耗方式、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带来的行政低效、统一政权经济发展受到的军事、政治方面的制约以及不适宜的人才选拔机制等——是导致文明衰落和分裂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