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了灭六国,秦始皇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他有很多的神助攻,比如,在打仗方面,就有一个让敌方胆寒的“神人”——白起。

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为什么说白起是“神人”呢?

来,先看看他的战绩:一生指挥过70多次战役,没有败绩,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200万人,白起占一半。长平一战歼灭45万赵军,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哇,就单是无败绩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惊叹了。

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然而后人记住他并不是因为无败绩,而是秦赵的长平之战。

我们都知道除了秦国的白起、王翦,还有赵国的廉颇、李牧是在战国四大名将里的。长平之战之中就有廉颇和白起的对手戏。

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首先,廉颇之前为了护住赵国,在长平布置了三道防线:空仓岭,丹河,百里石长城。第一道防线轻而易举的就被秦军攻破了。本来赵国还做了小小的挣扎,筑起了西垒壁,可还是被秦军攻破。

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廉颇迅速做出调整,发现秦军因地形原因后勤补给困难,便带全军缩至第二道防线之后,想打持久战。这一个决策很明智,让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失重大。不过,赵国也没吃什么好果子,赵国粮食产量低,逐渐支撑不住了,向邻国求救也没人敢理。赵国自然就开始急了,抛弃廉颇的坚守策略和廉颇,派出赵括,由此发生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事件。

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这时,赵国换了个草包上场,秦国却唤出了白起。哎哟,这下好了,战争要进入白热化阶段。

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白起直到赵括是个鲁莽轻敌,没有战场经验的白菜,决定使点计谋:后退诱敌,分割围歼。前沿部队假装败北后退,侧翼包抄赵军,奇袭赵国最后一道防线。这时秦王也没闲着,动员全国来阻绝赵国粮草。终于,赵军抵不住了,40万赵军投降。

斩首96万,拔城78座,这人杀伐无情,最后竟愧疚而死?

投降就完了吗?没。白起认为赵军狡猾,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回去通风报信,剩下的全部坑杀。

这一战立下了白起的“杀神”的威名,让敌人闻风丧胆。可是这么一个杀神,人生的最后是认识到坑杀40万赵军的死罪而自杀。哎呀,真是可悲可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