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库存告急,楼市「房荒」是否持续?

继西安“一房难求”之后,横盘了多年的长沙也被媒体曝出楼市库存告急。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天津的人才引入政策似乎正在酝酿着房价走俏的趋势。自去年以来的这波楼市调控政策,虽然仍在持续,但各地楼市似乎正在蠢蠢欲动。

多地库存告急,楼市「房荒」是否持续?

“一房难求”的背后

在中国政府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背景下,成都、杭州等二三线城市仍一房难求。尤其成都,出现超7万人登记摇号抢购1000余套新房的“盛况”。

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从房地产库存数据角度看,很多城市新房项目已不多,就此认为出现“房荒”也是符合预期的。

最新发布的《中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4月份中国百城住宅库存已经出现连续33个月同比下跌的现象,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周期为近9年较低。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338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7%,同比减少7.9%。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认为,出现“房荒”主要是因为在“刚需”占主导的情况下,部分不当的调控措施可能加剧房价的上涨。在一房难求的预期下,很多暂时没有购房需求的家庭预计今后购房的难度增加,从而提前购房计划。

该团队表示,一方面限制新购住房的上市交易,可能进一步减少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另一方面,部分调控政策规定开发商不能捂盘惜售,也不能囤地不开发,企业故意延长住宅建设周期或是住宅投资较高,导致库存持续处于低位。

多地库存告急,楼市「房荒」是否持续?

此外,最近一年多,中国已有50余座城市发布了人才吸引政策,其中很多城市给予购房补贴或者放宽购房限制,也加速了原有库存的消化。

但业内人士也表示,“房荒”并不像民众看到那样严重,还要看到有一些潜在的房源没有统计进去。一是存在部分房企捂盘现象,在限价情况下,不积极申请预售证;二是部分房产认购具有很强的投机属性,认购以后形成了空置住房,此类住房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供应。

业内人士认为,库存不足的情况下,未来需要让各类房企积极拿地、积极投资,这是最核心的。同时,应该鼓励房企主动推盘,这样可以形成更为充足的库存。

多地楼市库存告急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横盘了多年的长沙楼市最近出现了库存告急的现象,而由此引发的开发商捂盘惜售等行为逐渐增多。实际上,不仅长沙一个城市出现了此类现象,在长沙之前,西安也曝出了库存告急之后多个楼盘存在倒卖摇号名额等一房难求的状况。

那么,长沙此次的房屋库存告急真的是因为管理层没有给出充足的土地吗?专家指出,其实并不是这样。近年来,不少开发商将目标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了长沙这样的二线城市,与此同时,管理层也拿出了不少的土地供这些开发商进行商品房开发。但是,有不少“别有用心”的开发商在拿到土地之后并不及时进行开发销售,而是偷偷地捂盘惜售。

这样一来,市面上可供销售的房源数量自然就少了,反映在老百姓眼里就是形成了“房荒”。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三四线城市已经到了去库存的末期,各省会城市出现库存告急状况属于正常现象。

实际上,目前已有多个城市采取了购房摇号的措施来应对库存告急的现象。中原地产首席经济学家张大伟表示,摇号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特别是被限价的预售房源供需紧张。不过,部分开发商不仅拒绝公积金,甚至要求全款,这种情况下,刚需买房难度加大。

多地库存告急,楼市「房荒」是否持续?

二三线城市房价回暖

在库存告急的同时,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回暖迹象。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二三线城市房价虽然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环比增速加快。在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中,丹东涨幅第一,三亚第二。

不仅如此,天津等多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过低的门槛、后续没有留住人才的机制,可能将成为变相卖房的政策。张大伟就认为,过低门槛以及与楼市直接挂钩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的可能仅是限购政策下的购房者,甚至是炒房者。

“部分二三线城市的调控政策分化,城市的人才政策成为购房者绕过限购的工具。”张大伟认为,各地房价回升,也源于板块轮动导致这些城市房价上涨,“一二线热点城市调控后,二三线城市库存去化加速。目前看,全国除少部分区域外,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全面补库存阶段。”

多地库存告急,楼市「房荒」是否持续?

楼市调控或越来越严

虽然各地房价出现了回暖趋势,但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并未结束,甚至是越来越严格。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叠加最近房地产调控政策,全国在2018年截至5月23日,累计发布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130次。最近多个县级、区级单位发布了限售政策,这也是调控的最新动向。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认为,未来楼市调控政策仍将持续下去,将有更多的城市迎来更为密集的调控潮,范围或将涉及“五限”、按揭利率调整、违规行为整顿等多个方面。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再次感谢原作者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