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祠堂,越秀王聖堂村有座唯一不姓「王」的祠堂

王聖堂村何氏大宗祠坐落在廣園西路

廣州祠堂,越秀王聖堂村有座唯一不姓“王”的祠堂

廣州祠堂,越秀王聖堂村有座唯一不姓“王”的祠堂

何氏大宗祠的繹思堂

大洋網訊 王聖堂何氏大祠堂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王聖堂大街,由村內何氏族人共同出資修建,是王聖堂村內唯一的一間宗祠,有300多年曆史。在嬉鬧的王聖堂村中,何氏大宗祠並不像其名字一般“大”,只有兩進結構的它,不像其他傳統的三進嶺南祠堂一樣寬闊,但何氏大宗祠在王聖堂村民的心中卻佔有重要的地位。

歷史

王聖堂村民不姓“王”

“我們村不是姓王的,九成以上都是姓何。”何氏第二十代傳人何裕坤老人告訴記者,何氏大宗祠是為紀念何氏始祖“雲騰祖”而建的祠堂。

據傳,“王聖堂鄉”原名“黃鱔塘”,因旁邊蓮塘盛產黃鱔而得名。那麼,“黃鱔塘”是如何變成“王聖堂”的呢?村裡的老人告訴記者,現在有兩種傳說。一種傳說是,村東面一個兵營的將軍認為“黃鱔塘”不雅,所以提筆將“黃鱔塘”改作“黃勝堂”,後又改成王聖堂。另一種說法是,乾隆皇帝一次下江南時,路經“黃鱔塘”,認為這一帶風景優美,以“黃鱔”為名實在不雅,於是提筆賜名“王聖堂”。

何裕坤告訴記者,何氏家族在此大約已有550年曆史,先祖何雲騰率族人經南雄珠璣巷到此地安居。目前,南雄珠璣巷還有姓何的兩家祠堂。“何雲騰有兩個兒子,他的後人在廣州紮根之後他又去了湖南。”坤叔表示,除了祖先“雲騰祖”之外,數百年來何氏最出名的就是第18代傳人何濟公。其表示,目前,何氏在此已繁衍至第24代。

建築

重修後祠堂整體風格改變

據何裕坤老人介紹,何氏一族自明成祖朱棣時期就遷到了王聖堂居住,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建成了何氏大宗祠以紀念何雲騰。

坤叔告訴記者,祠堂在1996年開始動工,1997年重修完成。重修後的祠堂佔地面積430平方米,分為庭園、前座、天井兩廊和後座四個部分。記者從王聖堂大街步入庭園,迎面是三座不鏽鋼旗杆,兩邊種著各種花樹。在祠堂正門前座,記者看到祠堂的祠額用花崗石鑿成,頂端是二龍爭珠壁畫。

走進祠堂,繞過紅木的屏風,就來到了祠堂的天井兩廊。祠堂只有兩進,對此何裕坤錶示,王聖堂村落較小,所以建成的祠堂規模也不大。

記者看到,祠堂右側牆上嵌有重修志,刻著何氏後裔的奮鬥歷程、重修情況、重修籌委及捐資芳名牌匾。除此之外,兩廊上雕刻著八仙過海的傳說,並且可以看到房頂都是用琉璃瓦砌成。對此坤叔說道:“原先祠堂是傳統嶺南風格的建築,灰色的房頂,兩側都是徽雕,重修後就改造成了客家風格的建築。”坤叔一邊說一邊帶著記者向後座走去。祠堂後座正中嵌著一塊寫有“繹思堂”的牌匾,但是年代久遠,老人們都說不出該牌匾的含義。而牌匾之下,就是何氏一族始祖“雲騰祖”的祭祀牌匾。

用途

外形雖改 但傳統仍延續至今

據瞭解,建國前,何氏大宗祠曾經一度作過養正學校的課堂。新中國成立後,祠堂作過幼兒園,也作過瑤臺大隊第十生產隊隊部。1986年後又成為老人活動中心。

雖然歷史變遷,但何氏大宗祠的傳統卻一直保存了下來。坤叔告訴記者,王聖堂村至今仍保留了添丁後在何氏大宗祠掛燈籠與龍眼葉的習慣。“村民每逢節慶日,如每年的正月十三或十六、清明、重陽等,都會在祠堂開展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尤其是每年的元宵期間,全村人都會聚到一起吃元宵飯,其樂融融。”

記者在何氏大宗祠內看到,孩子們在嬉戲玩耍,有村民在道著家長裡短,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屋中央幾位戴著老花鏡的老人圍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切磋著棋藝。何裕坤錶示,現在,何氏大宗祠還保留著供村民集中議事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