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身邊 享譽海內外的撫順煤雕難求 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非遺在身邊,撫順如今的煤雕,可以說享譽全球海內外,精品難求。近日,撫順市領導專門調研了撫順的煤精雕刻和琥珀雕刻項目。撫順市的煤精雕刻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撫順市的煤精雕刻家馬驫也是遼寧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撫順市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對這些“國寶級人物進行保護,每年給與補貼。

撫順市最早的煤精雕刻家實際是趙昆生。這位煤精雕刻家1877年出生於河北省保定縣。

年輕時代他在北京學習木雕藝術,還曾參加過瀋陽故宮鳳凰樓修繕。一次,他在燒煤時細心發現有一種烏黑髮亮且地質堅硬的煤可以雕刻,於是他用木雕的方法雕刻了一個手球,成為撫順近代第一件煤精工藝品。此後,在他的帶領下,撫順的煤雕藝術不斷髮展,提高,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撫順特殊工藝品。

提起撫順煤精雕刻,不得不提一位國家級的非遺人物,他就是撫順人,馬驫。他是輕工部的工藝美術大師。這位大師我在幾年前採訪過他,他介紹自己是輕工技校畢業的,1958年畢業後,進入了撫順雕刻廠。

非遺在身邊 享譽海內外的撫順煤雕難求 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撫順煤精雕刻家馬驫

十幾年來,在煤雕園地裡,精品連連,尤其以雕刻動物擅長。他還有一點的繪畫功底,還有很強的創造設計天賦,他設計的馬、象、獅、虎、熊等作品,造型生動、做工生動。

在煤精雕刻上,還是非常有成就的。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他便參與了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煤精的雕刻製作。當年他創作的一件煤雕,是表現非洲黑人的題材。表現的是非洲黑人掙脫枷鎖的畫面。到非洲六國巡展,受到好評。

他創作的《福祿壽車》,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開山之作。作品把人物和動物巧妙地結合起來,富有全新創意。

他的作品《龍鳳壺杯》榮獲2007年遼寧省工藝美術大賽金獎,設計一等獎。

幾年前,我是隨同撫順市文化局採訪過這位大師級的煤精雕刻家。當時他在撫順望花區的古城子住,在家裡雕刻煤精。文化局的領導給他送去了生活補貼,用於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撫順市還有一位煤精雕刻家名叫程彬。2008年,他倆的作品參加北京奧運會非物質文化“中國故事”戰力,擴大了撫順的影響。他們都願意帶徒弟,把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作者於海濤 編輯於浚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