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裸辭,閃辭,高呼:我不怕吃苦,只是不想隨便吃苦

近期,看了一份“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發現70後的第一份工作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僅在入職7個月後就選擇了辭職。

95後裸辭,閃辭,高呼:我不怕吃苦,只是不想隨便吃苦

我整理了最年輕的這批95後諮詢者的諮詢資料,挑出了一些代表性的案例,在此做些文學加工及處理呈現出來,試圖就一些共性問題進行分析,並給到一些建議,希望能給更多的人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

“年輕時不折騰,

難道留到退休後再折騰嗎?”

先說一個故事吧,X一名意氣風發的95後,這不去年剛畢業,就在家人的安排下進了一家國企上班。

X大學學的是國際貿易專業,當初之所以選這個專業,是因為高考分數不夠好,為了在分數範圍內能上一所相對好點兒的學校,專業什麼的就顧不上了,稀裡糊塗就讀了這麼一個專業。

話說大學四年,X對專業課絲毫不感興趣,更是對做生意沒有感覺,不過X的父母也沒打算讓寶貝女兒出來做外貿,這不,他們早就打點好了關係,一來讓女兒畢業後留在身邊,二來給安排了一份國企行政辦公室職員的工作。

在父母的眼裡,這份工作體面又不累,女孩嘛,又不需要太辛苦,等工作一兩年再考慮戀愛結婚,一輩子安安穩穩風平浪靜的挺好。

可是X做了半年,就感覺到了深深的痛苦,她想轉行,可又不知道到底轉向哪裡。

“我真的害怕這種一眼望到頭的日子。從小到大,我都是父母眼裡的乖乖女,但是這一回,我想自己做主。”小X尋求幫助道。

說到這裡我深刻理解像X這樣的年輕人的痛苦和迷茫。

選擇職業起步,有三點不容忽視

不論是從時代背景還是就業環境來看,95後面臨的壓力,絕不比前輩們輕鬆。

1、社會期待&自我期待

在很多年輕人身上,撕扯最大的矛盾當屬社會期待和自我期待了。

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你我無法擺脫世俗的比較,我們渴望獲得社會認同,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比別人過得更好,這一點誰也不例外。

問題在於,怎樣的生活方式是“好的”?怎樣的選擇又是“正確的”

“好”也好,“正確”也罷,本身就是極為主觀的概念。

而在社會期待中,對我們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重要他人”的期待,尤其是我們的父母。

在父母的社會比較體系中,孩子是否端著“金飯碗”、工作是否安穩無憂、是否早日成家讓他們抱孫子(外孫),都是父母這代人關注的話題。

在這種前提下,你對自我的期待和父母期待就會產生偏差。

有人屈從於父母的意志,無奈苦了自己;

有人想要掙脫聽從內心的聲音,但害怕未知的風險。

事實上,獨立最關鍵也最痛苦,一個人真正獨立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區分他人的期待和建議。

95後裸辭,閃辭,高呼:我不怕吃苦,只是不想隨便吃苦

對於期待部分,我們表示理解;對於建議部分,我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

2、自我特質& 崗位特點

職業定位中的重要部分,就是要評估自我特質與崗位特點是否匹配

匹配度高,則這份職業可以長久做下去,且容易獲得成就感;

匹配度低,則這份職業對你而言度日如年,很難獲得成就感 。

那麼,如何評估自我特質呢?

我們可以從過往的經歷中找出線索與軌跡。

例如,X在大學時代由於對專業並不感興趣,她便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了不少社團,負責給社團活動出海報、拉贊助等等,她出的海報非常獨特,在宣傳欄裡非常抓人眼球,獲得過很多好評。

還有各種事例漸漸印證了X的特點,那就是以創意類思維見長,喜歡從整體把握事物,對構圖、色彩及文字具備不錯的敏感度。

想想看,具備這種特質的人,是否和辦公室文職工作匹配呢?

答案是否定的。

對於辦公室文職工作而言,並不需要從業者具備怎樣的創意,而是需要聽話幹活、做事細緻,對人際關係要具備一定的敏感度。

顯然,X從事的崗位特點並不匹配她的自我特質。

95後裸辭,閃辭,高呼:我不怕吃苦,只是不想隨便吃苦

3、主觀願望&客觀環境

(1)、從企業運作流程評估自己所處的位置

X所在的這家國企屬於製造業。

在製造業中,有兩類部門最受重視,處於價值鏈的核心,分別是研發部和銷售部。

研發崗位屬於智力密集型,銷售崗位屬於資源密集型,兩類崗位創造的價值巨大。

次之則是生產部,這屬於勞動密集型。

最後才是各大職能部門,例如行政部、人事部、財務部等。

而X所在的辦公室隸屬於行政部,算是很邊緣化的一個崗位,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和價值鏈核心崗位媲美。

(2)、從企業文化氛圍分析自己的發展前景

在X所在的國企中,由於機構龐雜,人際關係複雜,有不少都是像小亮這樣通過關係進來的,所以企業文化整體上,注重關係更大於實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她覺得自己在這裡幹下去,受點委屈吃點兒苦自然不算什麼,但沒有意義的吃苦無異於浪費生命。

從職業技能而言,文職工作無法讓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從企業文化氛圍來說,不擅長走動關係的X晉升空間更是渺茫。

(3)、從工作內容判斷是否有利於未來的發展

就X的工作內容而言,基本上都是打印、粘貼報銷單據、統計考勤數據、將相關數據錄入到系統中、處理領導交付的其他任務,基本上,這些事務做下來,既不能提升能力,又無法積累資源。

95後裸辭,閃辭,高呼:我不怕吃苦,只是不想隨便吃苦

“既然工作都要吃苦,為何不挑點兒有意義的苦來吃呢?”

年輕人敢於跳槽

未必是件壞事

其實,70、80後年代的人之所以沒有那麼頻繁跳槽,一來和整個社會的就業機會和環境有關,那個時候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行業及崗位可供選擇;二來和70、80年代人的成長經歷不無關聯。

基本上,70、80後這兩代人童年物質生活匱乏,家長常常忙於生計,有的疏於教育,也有的情緒暴躁,常常採用“打壓式教育”

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70、80後,普遍自卑,心理安全感差,做事不自信、缺乏勇氣。

而90後尤其是95後的成長環境,和70、80後的無法同日而語。

至少,95後的年輕人犯不著只為“五斗米折腰”,有家庭經濟基礎撐腰,更有壯志未酬的抱負與理想,加上社會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湧現出很多新的行業新的崗位,確實讓年輕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因此,從積極的角度來看,95後跳槽現象正是反映了時代的進步。

對於企業而言,員工跳槽將會促進企業和組織重新考慮如何留住員工,通過拓寬晉升渠道、增加競爭的透明性等方法留住員工,有利於整體就業市場的改善。

對於個人而言,經歷了跳槽的“陣痛”,必然會促使他們反思自我,更好地做出下一次的職業選擇。

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事實上,職業規劃這件事說到底並不複雜,它可以概括為三個核心點。

1、對自己的定位

想要找到適合的職業方向,必須要首先了解自己。

例如,你是更適合在深度上鑽研,還是適合廣泛的看起來有些跳躍的工作呢?

從深度來說,通常你需要找準一個方向,進行必要的累積,通過提升能力和累積資源,最終達到一定的成就。

從廣度來說,如果你喜歡的面很廣,不妨想辦法在短時間內接觸瞭解更多的領域,然後迅速學習和成長,在看似不連續的職業跳躍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躍遷。

2、能夠持續多久的熱情

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在每個崗位上真正用心停留的時間。

如果你能瞭解自己在某件事情上面的興趣週期,就更容易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了。

3、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每個人對職業的期待不同,多大的慾望匹配對應的規劃,本身就沒有好壞之分。

對X來說,她渴望賺錢,也希望能在一家公司的核心崗位上做出成績,從而獲得高收入,這一點無可厚非。

95後裸辭,閃辭,高呼:我不怕吃苦,只是不想隨便吃苦

4、給自己的才能找一片適合的土壤

我知道,社會輿論總是喜歡給年輕人貼標籤,就像70後背負的“保守”、80後背負的“自私”、90後背負的“叛逆”一樣,如今,社會輿論又開始給95後各種標籤和定義了。

但是我想說的是,每代人固然有各自的時代烙印,但是有一點卻始終沒有變過。

那就是,不論是選擇隱忍在一個崗位上奮鬥多年,還是零容忍不斷地進行崗位切換,我們所致力於的事情從來沒有變過,即,不斷髮現自我,直到遇到更好的自己。

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何妨多給這些95後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從組織的角度去設計更好的人力資源架構、設計更寬敞的晉升渠道、設計更透明的獎懲制度、多從人的角度真正關愛這些年輕人的成長,等等,或許才是比一味批判這些95後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95後裸辭,閃辭,高呼:我不怕吃苦,只是不想隨便吃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