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故事,搁今天,应该出现在《今日说法》

牛郎织女的故事,搁今天,应该出现在《今日说法》

牛郎趁织女在河边洗澡,偷走她的衣服,迫使织女嫁给他。这是拐骗、强奸,是犯罪。

王母赶来,强行将织女带回,却又不考虑织女和一双儿女之间难舍的血脉亲情。

这个故事,与那些被拐卖到山区,给当地贫穷光棍做老婆,被迫生儿育女,多年后又被警察粗暴解救的妇女的经历,何其神似。

从头到尾,跟爱情有一毛钱关系吗?

七夕原本是“乞巧节”、“女儿节”,在这一天,年轻女孩儿们会参与各种关于纺织、针凿比赛或展示,在以此为女性重要劳动技能的古代,这其实是在彰显女性的个人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牛郎织女的故事,搁今天,应该出现在《今日说法》

如果这种理念保留到今天,那么七夕,应该是社会关注青少年女性身心健康、兴趣培养、职业发展,甚至性教育问题的节日。

这一天,如果有各领域学者,为青少年女性举办公益讲座,科普生理知识、法律知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婚恋指导等活动,鼓励她们自尊、自立、自强,那该多好。

七夕应该是关爱青少年女性的日子,而不是在“中国情人节”噱头下,让更多无知女性用性来证明爱,制造一个月后各大医院的“人流”高峰的日子。

七夕,愿再无“织女”遭遇“牛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