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詩人說“人也是魔啊,他寫出來的/一句話,無限而有形/當讓我寫下,我就是一/我消滅轉折”(《一句話》)。確實,當作品寫下,呈現的是單薄的文字符號,那些生存裡的複雜,那些時代的曲折,那些個人的變化都被消解,都被歸一。而反推回去,當我們想要參透這些作品,參透這個詩人,只有復活所有被消滅的,從“一”進入之前的“轉折”。而這個“一”則是詩歌的文字符號“能指”(signifier);抽離變化,制衡糾纏的“轉折”則為其背後的概念“所指”(signified)。若要解讀這位消解顛覆身邊一切的解構主義詩人,就不得不利用同樣的通幽之道,降魔之術了。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一、無言,即無“罪”的詩人。

從傳統範式來看,人作為“主體”,從外界接受印象,用所謂透明的語言媒介表達出來,從而把握“客體”,成為一切知識的本源。詩人和作家們便洋洋得意地藉此作為自己的優越性,以為語言是自然的、透明的媒介,靠著它,讀者能夠把握一個實在的、統一的“真實”或“現實”。可如今放到現代與後現代發展的思潮中去審視的話,則是他們犯的最嚴重的罪行,對此被羅蘭·巴爾特稱之為黑色野獸[1]。語言的指意活動已不是穩定的,能指和所指兩個層面的運動,再也不能取得片刻的固定。王克金的《失題三首》、《窺視》等作品,展現了詩人丟棄了用權威壓制的所有話語並使之產生意義的固執,從而取得了對應時代的先鋒立場。詩人寫到:

《失題之一》

我無言,不是我無話要說

而是我說不出他們

即使有人奔跑在雨中

或在蟲聲裡言語

或像一些魚,吐出氣泡兒

我仍覺得

他們說不出我

正如有個先驗的人

在世界的另一處

他說的只是另一處的話

如果可能

也僅僅是魂靈

在起作用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從詩人的角度來看,知識是在先於主體經驗存在的話語中形成的。我對於你,你對於我的定義是不能統一的,不能明晰的,亦如《失題之二》中所說:“這個世界,我遲遲不能下筆/……那時即使有一點/讓我下筆,我仍覺得/那仍不是地方”。語言就像一張蔓延開來的網,沒有什麼成分可以被絕對固定下來。倘若你以為我寫下的東西完全地呈現客觀,這是你的錯覺。因為,一旦行使語言符號,意義就被打散,不僅是我的意義,也包括了我。即便作為主體本身,也沒有自動的或統一的身份,而是永遠在“過程中”。正如《窺視》中作者闡釋:“我是我的深淵,我更是/一個空洞/更是幻影和回聲”。

詩人一方面站在這條能指和所指意義鏈不再有序、穩定的立場的同時,也呈現了一種不被意義的橫流淹沒,探索一條意義存在的軌跡的拉鋸中。在《落日煌煌》中,詩人寫到:“在兩個世界,落日都是存在的/但各有各的尺度/…/按我的這把尺子/在昨日,我就會說:/到此為止吧/話音一出/落日就不再降落……”這裡,詩人拒絕著僵硬嚴苛的線性的時間,抬高了自我的、經驗的個體性,自行規定,創造規則,使所有的意義圍繞著自我而存在,可是這種心理上、意識上的統領局面,側面來看則是由一個焦慮而恐懼的複雜外界結構所形成的。詩作《狗》中寫到,“在我的世界,風聲是一條狗/自從前天,我覺得風聲是一條狗時/它就狂吠不停/養狗的都聽出來了/說它掉進了一個/底淵之中/日夜,它絕望、哀鳴/悽婉裡透出血絲/這個情形/整的我,三天以來/也跟著它/舌頭/去舔一塊冰”。詩人把“天地之性最貴”的“人”拉下了“動物”的層面,那種主宰的姿態已被“風”颳得毫無蹤影,不管“人”的“吠”鳴有多響,這邊界還是有的,還是有邁不上的層級。這種揮之不去的哀愁以及無奈的情愫反映了無比的詩人情懷。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二、錯位,即無序的世界

如果說《失題三首》表現了詩人割裂了能指和所指必然的聯繫,而《錯位》《懸停》《曾經的和現在的》等幾乎所有的詩作,詩人都有意識地顛覆傳統範式的秩序,顛覆了傳統思維方式所預設的“終極能指”。在我們的意識世界裡,“主體——客體、正確——謬誤,精神——物質”,我們自然將其二元對立,並往往使前一項,統領後一項。而詩人利用每一次發言,都潛在地形成一個鬥爭的場地,利用每一個字發射進

一個社會空間同時,也安置了一種闡釋的鬥爭,那種其義自見的可靠牢固的信念,早已被擊破的粉碎。

《懸停》

夢中,擢一縷稀發,仍無法

與星空齊位

超過樓頂是必須的

孤零零的,上下夠不著

“危樓高百尺”

上樓或下樓時除外

有時到窗前看看

車輛南來北往

一輛接一輛

道路和放學接孩子的家長

被扔在地上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詩作《懸停》中,當“放學接孩子的家長/被扔在地上”,人文主義觀念也被詩人徹底地拋棄了。“人”的結構,人的自我核心被一一擊碎,“主體”被剝奪了所有的形而上的因素,縮減到一個位置上,這個位置是“…無法/與星空齊位/超過樓頂是必須的/孤零零的,上下夠不著”。同樣的境,我們還可以在詩作《站在頂樓看自己》中深切地體會到。題目中“自己”似乎是被預設了某種意義的“中心”,作為在場的存在。如果我們讀下去就會發現,文本違反了它為自己建立的法則,從詩的第一行解構就開始了。“不看它們,各種車輛也一同向前/它們不管不顧/在這條環外的路上,本能地/顯像一次氾濫//所有的驅動,也需要揮霍/一個神賜的應有的/屬性,繼續屬於著它們”。“神性”加持在機械的“車輛”上,以一種絕對的力量,站在了等級秩序的最頂端,而“我以一個虛無者的身份/恰好遊離了/一種瘋狂的秩序”。詩人首先顛覆這種以自我出發的等級秩序,“自我遊離”,彷彿抵制那個出現的“車輛”新的等級秩序,最後“那些/花花綠綠的孩子/蹦跳著//他們,使這個世界擠滿了/不斷冒出的/嘈雜的,意識”。再次把新的“車輛”等級,移至第二等級的位置上,不得不說詩人是一個解構大師。從閱讀的起點,開始一層一層地顛覆、解構,產生著不和諧,留下的詩的意義懸而未決,卻引出了一而再地閱讀延遲的愉悅感。

這兩部作品都提及了“車”這個核心意象,當然還有很多作品都有出現,如《曾經的和現在的》、《我與一場暴雨》、《黑暗之中》、《公交站》。不難理解,在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的大潮下,車代表著推進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物質載體,它一方面是工業化的物質象徵,另一方面最終反映的卻是城市的政治、經濟制度,換句話說,則是上面所提到的抽象秩序。這個秩序正如這個物件本身一樣,是冰冷的、機械的、跋扈的,是詩人以及現代的大眾每一個人,不能脫離的秩序。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曾經的和現在的》

想必,曾經的和現在的,都在這裡

一條街道的柏油路

從南向北,也可以說從北向南

站點,公交站牌

也是徒然而立

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

一輛接一輛地

都碾過去了……

相對於街路,車輛如此凌厲

肋骨硬邦邦的

看吧,都碾過去了……

內在的疼痛不需要喊出來

喊出來,那些車輛

也是魚貫而行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詩作,《曾經的和現在的》“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一輛接一輛地/都碾過去了……/相對於街路,車輛如此凌厲/肋骨硬邦邦的/看吧,都碾過去了……/內在的疼痛不需要喊出來/喊出來,那些車輛/也是魚貫而行”。可以看出,詩人在割裂主觀與客觀的同時,卻把話語與權利並置在一起。這種權利秩序中展示的知識意志是非個人的力量。按照米歇爾·福柯的觀點,話語是每一個機構控制和發號施令的媒介。話語決定什麼是可能說的,什麼是批判“真實”的標準,誰被允許有權威說話,在什麼地方有可能說這樣的話。(2)每一個主體的疼痛不再重要,他們深嵌在這張秩序的網裡。這張網成功地壓制消滅了想要排除的東西,剝奪了不想聽到的話語權,有效地使個人思維與言論歸一於這個秩序中沒有講明的法則與限制,在無意識中統馭著個人意識。

代表著權利秩序的作品還有《河流》這首詩,“黑暗”在詩人看來,是“從不改變河道”的一條河流,“無法終止”,“一個白人,一個黑人/一個黃種人,還再陷於黑水/他們都沒有找到/停靠的城鎮和燃燈的莊戶/甚至黎明/也不是停靠的碼頭”,詩人帶有一種全球化的視野,暗示著現代化的車輪裡,沒有人能下車,沒有人能夠抵抗,沒有人能夠逃離。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錯位》

在椅子上瞌睡,你們說靜止

在陽臺上看樓下

你們說

在車輛上循環

越來越不相信一些

沒關聯的東西

你們要把一輩子

看做一個節日

一些點就回到亭子簷角

風景枝椏

村莊大院掛起燈籠之火

四季,輕風不動

那些點在堅持

而位置

多少有些盲目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而《錯位》這首詩,也充分反映了作者遊刃有餘地使用著視角跳躍、語言嬉戲、二元消解的創新魅力。詩人寫到:“在椅子上瞌睡,你們說靜止/在陽臺上看樓下/你們說/在車輛上循環/越來越不相信一些/沒關聯的東西”。“靜止”與“循環”的二元對立同樣被割裂,都是不可信、碎片性的無意義,從而打破了羅格斯中心主義的思想。同樣 “你們要把一輩子/看做一個節日”,勸誡的口吻把“一生”消解成了“節日”,對“重大意義”的一種天真自由的戲謔,這種反諷的態度,讓讀者再次重訪人生的涵義。更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又一下子進入到刻畫景色,描摹狀物的方式裡來。“一些點就回到亭子簷角/風景枝椏”,自然而然產生了一個縫隙,一個不確定的空間,導致下一步閱讀,讓我們不得不從一種哲理思索中停頓下來,去觀察客觀事物,帶有一種突然轉換的驚愕的同時,又拐到另一種語境的思索中去了。打斷我們思考形成的延異,其實拓寬了文本的敘述的宇宙,顛覆的同時又在共謀。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三、假寐,即夢幻的生死

在詩人投放的不可知論,先驗論,以及宿命論的煙霧彈中,其實卻表現了詩人,那準確地抓住文化變延動向的訊息的時代敏感性,對社會動盪與社會演化的特有的適應性。詩人強調去中心,去掉人的主體性對自我權威般自居的中心,反諷道:“那個在鏡中走出來的人/返身看時/自身卻毫無新奇之處。”當你還放不下“外表”“印象”“前世的榮譽”,象徵現代秩序的黑麵“鏡子”,會幫你一一的拋棄。

而且,詩中所呈現的瞬息萬變、飄忽不定,也是詩人對現代社會的一種深刻的關切,作者寫道:“悲哀的時代不是一張白紙/因此,我是悲哀的”。現代社會道德淪喪,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人在社會中的茫然無措、冷酷的秩序下的危機四伏,詩人都以深邃無形的方式,化在每一首作品裡,幫助消解讀者的焦慮,達到某種“平衡的心態”,就像在詩作《白晝不是一個尺度》所揭示的:“他之生若非生,他之死若非死。傳信人/自忖:怎麼會如此/他之生死/皆如一次假寐 ”。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讀著老克的詩,我們同“老克尚在途中/那些搞長途販運的/不斷裝載,又不斷卸載/道作為證物/總算存留了下來”;同“老克從日落返回日出/他在一點上輪迴/即可重歷/世間曾經有過的變異”;同老克體察著唯有在其中心不斷更新、有了自我改變的彈性時,才能在更新換代中延續下去。讀著老克的詩,同老克打破那些束縛秩序及枷鎖,在新結構不斷誕生中,進行生命的延長。

參考文獻:

[1][英]拉曼.塞爾登等《當代文學理論導讀》 劉象愚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第108頁

[2][法]米歇爾.福柯《規訓與懲罰》劉北城 楊遠嬰譯 三聯書店,1999年

靳乾:消滅與轉折——從後結構主義解讀廊坊詩人王克金

王克金,男,回族,上世紀60年代出生,河北廊坊人。詩人、詩評家。河北詩歌研究中心成員。廊坊師範學院《雨時詩刊》副主編。被列入中國回族文學史。詩歌收錄《88年全國詩歌報刊集萃》後不斷進入選本。出版詩集《王克金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