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毕业有多难?

天天搞事情


读博士毕业有多难要看具体的学校具体的专业具体的导师和具体的博士生本人了。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基本做着这么几件事情:学习、研究、做实验、写论文、参加会议、打杂。其中,毕业难就难在做实验和写论文上,特别是写论文。


一、选题

在研究这一块,选题是很重要的,而且选择一个有的研究的课题就更重要了。你想你选了一个课题,随着时间的深入,发现研究不下去了,这个课题就是个伪课题,那么你要面临着重新选题,之前的时间都白花了,而博士生生涯就4年,后面还要写论文呢,又是需要时间。

二、论文

博士生毕业在论文发表是有要求的,必须得发满指定的论文数以及一流的期刊上。也许写论文花不了多久,但是从投稿到有结果这个过程可是个漫长的煎熬与等待,如果等了那么久最后的结果是拒绝,那可是一个天大的打击!这就意味着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努力白费,而博士生涯总共就4年!

就算你论文都发完了,以为可以毕业了,但是有些导师不放人啊,不给你答辩,还要用你一段时间,你能咋办?

三、面临的压力

博士生临近毕业时差不多都是30岁左右的人了,如果不能顺利毕业,或者延期毕业,那么对未来都是很大的冲击!这个年龄的博士要成家、要买房、要有孩子等,都是要用钱的时候,可不毕业就没有工作,不工作就没收入,怎么活?也没法给家人、给自己一个交代。

男博士可能还好一些,女博士如果60岁还不能毕业,极有可能面临被剩下。当然了,也可在读博期间结婚生子,但是被后面毕业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怎么去管自己的家庭!


每一个博士都是斗士,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着,让我们为可爱的博士加油吧!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哦!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哦!


智能终端小屋


这个问题因人、因专业、因学校、因导师而异。

对我来说,博士毕业确实不易。

据我所知,不排除对某些人,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各有门道。

读博时,因为专业缘故,必须看没有句读、竖排史料,一本接一本。加上所做课题前人研究几乎空白,每天晚上复旦图书馆关门时,我总是最后离开的那几位之一。

我是读古典文学的,感觉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同学更轻松一些,或许是我的错觉。

南区的宿舍楼,灰蒙蒙的水泥森林,也让人感到压抑。等毕业时,崭新明亮的北区正建设好。

毕业前一年,我们楼前的操场上是建筑工地,正在建设新的宿舍楼。白天干脆躲到图书馆去,晚上没地方去。躺在架子床上,亮如白昼的灯光照进来,嘈嘈杂杂。舍友比我大几岁,是个孩子妈妈,她头疼欲裂,说自己要发疯了。休息不好,论文写不出,毕业在即。

邻楼哲学系一个女生,在五四青年节时在宿舍自杀,警车停在楼下。我打饭时从边上经过,心里凉凉的,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后来知道,其实我见过她,博士入学报到时,我在她们宿舍借过钳子,为了给床上装帘子,必须拉一根铁丝。

同楼层楼物理系一个女生,不知为什么精神失常了,她妈妈就长期请假过来照顾她。 她见了其它人骂骂咧咧, 唯独和我好。她妈妈说,因为我面善。在宿舍里,阿姨还做豆腐皮包肉给我吃。她后来回家了,再后来听说好了,而且和同宿舍的另五个 女生一起,都来美国留学了。

我们宿舍楼前的小树林里,总是站着一个男生,我从六层望去,以为他在静默修行。后来同学告诉我,他是露阴癖。有一天,他跑隔壁大楼,把刚出门准备去食堂吃饭的几个女生吓得灰飞魄散。她们逃回宿舍,从里面喊话:再不走,我们就拨110了。

除了生活的单调,精神的苦闷,更多的压力在学业上,论文的进展,能否按时毕业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或许改观了,或许出现了新问题。

前几年的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有一个委员提出“我们的博士太容易毕业了”,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大家认为读博士太容易了,博士人数太多了。

是的,比及国外,国内的博士还算容易。

在美国读博士不用进行专业考试,但进去容易出来难。

我的朋友中,有人从读博到拿到学位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我了解较多的文科,很多人都读了七八年,这在芝加哥大学非常普遍。悲惨的是,读了七八年,还是毕不了业,有的人干脆半途而废了。

前一阵在美留学生唐晓琳自杀,她的朋友认为可能与导师对其施加过大压力有关。唐晓琳毕业北大,自杀前是犹他大学的博士生。2008年,也本科毕业后就来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七年,仍然没有毕业。

读博士不易,女生读博士尤其难,还要被贴上“不男不女女博士”的“第三类人”的标签。

近年来,岀现个别女博士“学术二奶”现象,靠不伦关系发表论文、著作以毕业,或评职称,于是有些人以偏概全,对女博士侧目。其实,这只是一些极少见的个案。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周围的女博士朋友、同窗,更多的还是才貌兼备、家庭美满的智慧佳人,“不男不女女博士”只是把她们刻板印象化了。

当然,这些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或许改观了,或许出现了新的问题。

我说的更多是自己熟悉的文科,理科同样不易,或许更难。我先生就是理工博士,深知不易,实验做不出,怎么都憋不出论文,除非编假数据了,文科好歹还能从材料发挥,只是高下的问题。


方立在加州


 对女生来说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都说专科是小龙女,本科是黄蓉,博士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

那么对于男生来说专科是杨过,本科就是郭靖,博士是陆展元,博士后就是一灯大师!

博士毕业you多难且听我细细道来:

1.国内博士一般是容易进不容易出

你还想上本科时上学一样?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没事睡睡懒觉,打打游戏,偶尔花前月下浪漫一下?

NO!

我听说有些博士八年都没毕业!也许你要说有那么恐怖吗?大家可以先看看我国一些大学博士的论文要求!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见几乎国内著名的大学都需要发表sci,因此学生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国内读博士各个学科差异不大。但是校际差异比较大和年际差异比较大。就毕业要求的论文网指标,以我知道的情况举例说明。

先看校际差异。同样是农学专业,中国农大在2004年,学校单反面提出,未经研究生会的同意,要求所有博士毕业生必须发表一篇SCI,或EI,或一个专利授权,方可参加答辩,也就是才能有资格拿毕业证,答辩通过才能拿学位证。造成当时2005级博士毕业生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大比例(粗估不低于50%)延期。

2.论文答辩比较严格

博士论文的审核非常严格。一般走到这一步的,都会考虑自己的学术声誉,不敢有学术不端行为。北大文科博士都是四年,而且有预答辩。你要把自己论文最为精华的章节拿去答辩,淘汰率是三分之一,很残酷。答辩前有盲审,还要将论文寄给其他科研机构的四个导师外评。

3.来自外部压力

读博士期间,大部分人基本年龄已经25岁以上了,这个阶段要考虑成家立业,家里对你本身也有很大的期待。

4.导师层面

有人说,现在导师不叫导师叫老板,叫BOSS,博士生就是老板的廉价劳动力!也许是国内的很多大学铜臭味太浓,功利心太重!相比国外的大学学术性更强一些!

当然我们也希望大学的学术风气越来越来,老师们都踏踏实实搞研究,而不是怎么再外面兼职创收!


小超人爸爸


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时毕业的博士”,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博士毕业有多难。即便你很聪明,你很勤奋,想要按时毕业还是有点困难的。

博士读几年毕业,国家是没有规定,一般来说是由所在的学校做规定的,3年的时间无法毕业即视为延期,最高可延长至6年。但是有些人在6年的年限里还是无法毕业。

为什么博士毕业这么难

  1. 我国对于博士生的要求是“宽进严出”,考博士很简单,但是想要从博士毕业就不简单了。对于博士生毕业的标准每个学校也都不一样,标准是学校和导师制定。
  2. 博士毕业除了要写毕业论文之外,还要求至少两篇小论文被EI,SCI等国际三大索引检索。这是对于博士生来说最难通过的一关。
  3. 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现在整个社会都是很浮躁的,很拜金的。每个人都忙着去挣钱,没有人还能够潜得下心来做科研,做学术。整个博士圈里面充满的都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读完博士就可以出来圈钱了,完全是为了博士学位才来读博士的。没有一点科研精神,这样的态度怎么做的出学术成果来,怎么毕得了业。
  4. 每一个读到博士的人都差不多有三十岁了。在这个年纪里,可能当初一起读书的同学早就已经出来工作好几年,挣到了第一桶金,或者是当上了管理层的职位了。你在而立之年还在读书,身上以及心理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有些读博的人还已经成家了,读博的同时还要挣钱养家,顾着两头。在这种条件下,人肯定会变得跟急躁,无法静下心来专研学业,导致拖后腿。


  5. 导师对于博士生毕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些博士生已经可以毕业了,但是导师不发话,不放人也毕不了业。因为博士生可以为他的科研项目充当免费的劳动力,帮他从项目中挣钱。
  6. 博士生增多,而导师还是不够。这就导致了以前一个导师带十个博士生,这样的比例是远远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博士生太多,导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博士生,师生间缺乏交流,一直是很严重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从各大高校看看博士毕业的情况

  1. 厦门大学对近五年的博士生毕业时间进行分析后,发现厦大的博士生博士毕业率不到40%,于是把博士生的学制多增加一年。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生每年按期毕业的比例不到2/3。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正常毕业率不足50%,上海交通大学甚至曾有90%的毕业生申请延期毕业。
  3. 南京高校有三到四成的博士生延期毕业。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博士生说,在她们的实验室里十几个人中,没有一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毕业的,一般都要延长半年到一年,甚至要更长的时间。

博士生按时毕业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难题了,各大高校也对这个问题开始重视起来,纷纷对博士的毕业学年延长,同时也建立起博士生培养信息跟踪体系,对于无法完成学业的博士生,会根据规定在培养的中期中断学业,进行淘汰

大三老学长


博士是现有学历体系中的最高学历,拿到博士学位,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一般来说,攻读博士学位并顺利毕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将要面临来自三方面的困难。



首先是来自学业的压力。博士毕业,一般要求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不少学校还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了限制。比如有的大学要求至少有一篇文章得发表在二区以上的期刊(影响因子通常大于5)。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有好的研究成果,并能用英语很好地表达出来。

其次是来自人际关系上的压力,主要是和导师的关系。博士生和导师的关系,既是合作的关系,也有点像古时候的师徒制。在做课题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分歧。这种时候,如果不能与导师进行很好的交流,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给自己身心带来很大的压力,对毕业也会造成很负面的影响。



再者就是年龄问题,博士毕业大都快接近30岁了。自己的同龄人大多已经事业小有成就,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然而在读博士,整天呆在实验室里,没有物质财富不说,有的甚至连对象都还没有。这种反差也会给博士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攻读博士学位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当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正是这些压力,锤炼了博士的心智,增长了博士的才干,使其毕业之后能够负重致远,为常人所不能为的事业。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我认为主要是分专业,学校和导师。

但据我认识的几个读博士的人反馈,读博士毕业,特别的难。

我朋友圈有个读生物化学的,本来挺开朗一个小伙子,为了毕业论文,愁的都快抑郁了。

还有几个别的专业的博士生,几乎上了博士都变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感觉他们每天满脑子学术,学术。也不是说学术不好吧,但是真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还有一个我们老师的同学,一起同年读博士,现在都五年了,那个同学还没毕业,主要是论文真的,真的太难写了。搞的那个同学都想,要不放弃吧。

说了一堆身边人的例子,感觉有点负能量。

不过大多数的人,还是能毕业的。

真的是分专业,导师,学校!!!还有个人素养。

有的专业吧,博士毕业通过率稍微比较高,有的专业就,嗯………,通过率算是比较低了。以及学校,有的学校答辩稍微好一点,轻松一点,有的就比较严苛。

至于导师,真的是,决定你读博士期间的心情,你的毕业。相信大家看到网上一些博士的导师特别的…变态。就觉得所有的导师都不太好。实际上,不好的导师是少数,好的导师还是很多的,有的导师的教导,真的会让你受益终身。良师益友,有的导师甚至会成为你的很好的朋友。

所以你要不要读博士,还是先问问过来人的经验,专业,学校,导师都要选好~

智联校园 谢蕊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现在博士毕业都不容易,国内的不容易,国外的更难。而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毕业要求也不同,毕业的难度因要求的不同级别不同。

我读的是文科,与导师见第一次面时,导师就对我提出的要求是顺利毕业,如果不能够按时顺利毕业,延期一两年也没关系,你师姐已经延期一年了,最后,看我一脸沉重,导师安慰我说。初读博士的喜悦全被打散,第一个是英语,分到了严厉出名的外教,每周一个下午的论文写作课没有一句汉语,全程下来已是头脑炸裂,外教布置的作业足够一个星期应付,但是发到他邮箱,回复的都是修改修改,修改完了再发给他,战战兢兢地等待上课时评论作业时的表扬或批评。别问我为什么在意英语,因为有师兄师姐英语挂掉没有学分的大有人在。还有各门专业课的作业与论文,一个暑假上交五篇论文的感觉真是酸爽。眨眼间博二,和导师商定毕业论文,论文开题时的各种批评建议,写作论文时大量的书籍要翻阅,写着写着发现逻辑错误,甚至一度怀疑论文的可做性,赶紧和导师联系,各种纠结,各种自我否定,各种努力,从来都是图书馆门前排队的前十名,几乎都是最后一个出图书馆的,同学之间打招呼不是,吃了吗?而是你的论文写得怎么样了?在写大论文的同时有小论文的发表要求,我们还好只要三篇核心。好不容易学分修够,论文写就,然后最揪心的就是匿名评审,评审通过了就迎接答辩的风雨。读博的过程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是一个忙碌着战胜自己的过程,所以,捧着博士证书戴上帽子的那刻,我大颗大颗的流着眼泪。

我姐就读的是武汉一所大学,他们要求发cssci三篇,我老姐一边为她的大论文抓狂,一边为这三篇煎熬,前段时间见她真是首如飞蓬,面容枯槁,整个人老了五岁不止。

国外的博士毕业更不容易,我了解不多,在美国租房时对面是个在读博的小伙子,他每天六点前出门去学校晚上十点多才回来,有天碰到他,他大倒苦水,美国博士的淘汰太厉害,课堂讨论表现不好,论文写的不好,成绩两个B减都有可能被淘汰,他们专业已经淘汰两个了。他每天刻苦用功拼命坚持只为能毕业,实在太累了就大哭一场。因此夜里听到他压抑的哭声我内心就不是滋味。

报考博士不易,攻读博士不易,如果谁告诉我博士是混过来的,我压根不会相信。同学中也有天赋异禀的写文章如神的,但他读书馆的大量借阅记录让我明白优秀的人背后有着常人所不能达到的努力。纠结也罢,泪水也罢,经历过就是一笔财富。


黄黄66336


国内读博士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毕业的。各个学科差异不大。但是校际差异比较大和年际差异比较大。就毕业要求的论文网指标,以我知道的情况举例说明。

先看校际差异。同样是农学专业,中国农大在2004年,学校单反面提出,未经研究生会的同意,要求所有博士毕业生必须发表一篇SCI,或EI,或一个专利授权,方可参加答辩,也就是才能有资格拿毕业证,答辩通过才能拿学位证。造成当时2005级博士毕业生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大比例(粗估不低于50%)延期。而同期,其他农科院校并无此要求,最多要求两篇核心期刊足以。这个要求在2008年默默废止(主要是提出这一要求的小校领导调离了),当然,现在发一篇3I论文现在也不是啥难题了。教育学专业为例,浙大要求必须发表一级学报文章,而其他学校的教育学博士大多只要求中文核心即可。

再看年际差异。同一专业,在不同年级毕业达标的要求不同。在上世纪,毕业的论文要求都不太高也不太严。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要求中文核心。在近十多年开始要求3I文章。有时候差一级,就是一个巨大变化。还以中国农大为例,2004级毕业生如期答辩率在90%左右,而2005级如期答辩率不足50%,这就是典型的年际差异。


草原独狼


首先要明白,博士生也是研究生,研究生指硕士生和博士生。其次,学士是基础性学位,硕士是过渡性学位,2~3年,攻读博士学位才是研究的高级阶段(相当于见习生),一般3年,多则8年也有,国外可更长。博士后不是学位,相当于实习生,出站后可独立研究。第三,博士有三种类型:论文博士(无入学考试,只有学位,无学历)、专业学位博士(即应用型博士,按职业分)、学术型博士(按专业分)。通过考试入学后,修完博士课程就算毕业了,可获得博士毕业证书,再申请博士学位,写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可获得博士学位证书。所以,正常情况下,博士生毕业不太难,即获学历证书不太难,获学位证书难。学历,指学习经历。第四,在论文字数上,学士几千字,硕士二三万字,博士七八万字,很多博士论文就是一本书,20万字以上的。第五,博士都是创新性研究,在某一专业(知识、技术)领域有独到的发现,并能产生基础性或应用性上的深远意义。第六,严格地讲,研究生要大学毕业工作若干年后才能报考,为的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研究来解决它。我们现在的研究生从大学出来,又进入大学,能发现多少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呢?包括一些导师,也是长年呆在象牙塔里,经营着自己的空中楼阁,在课题方向上陈旧、落后。所以,中国的很多博士论文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力量,与研究生的选拔、培养机制相关。至于以学位为找工作、找配偶、挣钱的跳板、中介,那与学术趣味、研究的价值本位相去甚远了,肯定行而不远。很多博士研究生拿到学位后就不再研究知识与技术了,转而研究权钱名色,真是资源的浪费。

很多女性在学士、硕士水平上有成就,但在博士水平上有建树的极少,原因除年龄、婚姻考虑、工作考虑外,根本原因在知识结构、心智结构的品质上,如性别角色的期望值、抗挫力、孤独适应力、方法论的完备。我们要尊敬博士,更要尊敬女博士。

博士生毕业,拿不到学位是很正常的,拿个博士学历(毕业证)也可以,不是考上了的博士生就人人都有学术创新的能力,正如爬梯子,有的就爬不到顶,不必强求。生活快乐、健康、幸福是首要的,至于社会价值,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不必硬撑,别把自己搞出问题、搞出病来了。


勿贪勿懒勤思考


看个人的努力程度了!国内博士一般是容易进不容易出,但相比于国外,还是轻松很多。

首先,读博士期间,大部分人基本年龄已经25岁以上了,这个阶段要考虑成家立业,家里对你本身也有很大的期待。国内博士基本是免学费的,但月津贴只有千元左右。这点钱光能满足吃饭,大学生可能都有些捉襟见肘。博士生有一笔很大的开销就是买书。专业书籍普遍很贵,每月购书五六百可能都不够。还有一些学术交流会议,请导师吃饭,年节的走动等等。所以很多博士不得不在外面做兼职,代课什么的。

前不久碰到一个应届博士,全日制读了四年,算是比较顺利的。她来自西部,家境比较贫。读博期间每周去代课两次,课时费才50元一节。在外做兼职肯定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在学术上的投入就会少些,也会相对影响学术产出。而现在博士毕业要求要有几篇不等的核心期刊论文。这些都加剧了毕业的难度。

现在在职博士名额少了很多。以前在职读博士也很难毕业。因为他们普遍有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应付原单位的工作。期间,所在单位只发基本工资,而不享受博士生的待遇。不少博士也得去做兼职养家糊口。

博士论文的审核非常严格。一般走到这一步的,都会考虑自己的学术声誉,不敢有学术不端行为。北大文科博士都是四年,而且有预答辩。你要把自己论文最为精华的章节拿去答辩,淘汰率是三分之一,很残酷。答辩前有盲审,还要将论文寄给其他科研机构的四个导师外评。

最后,你的论文将挂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上禁受考验。我当年毕业是签署两年内上知网,这些都是一种学术考核吧。当然,北大的论文我记得是不挂知网的。

以前可能有不少博士确实存在很大水分,请人代写之类的。有不少高校题材小说就是揭露这块的,当然,过于质直了。

学术二奶也有,我就认识一个。当年中央编译局的衣俊卿还被拉下水。这都是特例,读博还是踏踏实实为好。

国外的就更难毕业了,前不久美国自杀的北大才女就是例证 我所认识的在哈佛已经读了七年还没有毕业,慢慢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