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图/文 本刊记者 廖迅 版式/李歆 韦文娟

好山、好水、好风光,这是贵州得天独厚的生态底色、生态空间,也是蕴含着生机和财富的旅游沃土。

依托资源优势,旅游呈“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雷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郎德上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郎德景区二次开发,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更加健全,对游客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呈“井喷式”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来。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郎德上寨 陈沛亮 摄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郎德美景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具有独特的苗寨风格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2008年奥运圣火走过的唯一苗寨——郎德苗寨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郎德十二道拦门酒 李雪 摄

创新机制,带动百姓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在“乡村旅游+”的模式下,雷山县坚持把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为乡村旅游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全村群众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充分分享旅游发展红利,2017年,上郎德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35元。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雷山苗年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苗寨里人人都是表演者,穿上民族盛装,盛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向泽忠 摄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舞蹈表演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郎德苗族同胞与游客在风雨桥同吃长桌宴 潘国雄 摄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郎德苗寨的村民为游客展演神秘的招龙文化 李雪 摄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郎德苗寨姑妈回娘家,大家抬着苗家礼物,浩浩荡荡走来 李雪 摄

“乡村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雷山县大力积极推广“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促进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在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狂欢的高山流水酒 李雪 摄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村民自发组建文艺队,表演记工分,每场接待收入抽出25%作为全寨公共开支,75%按工分进行分配。

陈小花是郎德土生土长的苗族姑娘,从小生活在郎德,对郎德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时,她正遇上家乡旅游升级改造,于是果断选择回家发展,进入了郎德旅游开发公司工作。提起现在的生活,陈小花说道:“郎德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好的原生态旅游景点,现在,父母也开起了农家乐,全家人真正地吃上了‘旅游饭’。”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民宿客栈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苗家最隆重的长桌宴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雷山黑毛猪腊肉

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凯雷高速的开通,便捷的交通为朗德苗寨吸引了更多游客。

“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郎德苗寨百姓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

(部分图片由雷山宣传部提供)

以下文章也值得阅读(点击跳转)

「专题」“乡村旅游+”,让郎德苗寨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