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機生產商準備上市背後的力量

在幣圈的環境中,只要有巨頭們撞上虛擬幣,消息便以最快的速度不脛而走,就像麥當勞發幣大家以為他在發虛擬幣一樣。

是因為大家對於信息太敏感了,最近全球最大的三家礦機廠商,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科技都紛紛準備上市。

有消息稱,比特大陸上市後的估值可能高達400億美元,也就是2700億人民幣。

礦機生產商準備上市背後的力量

無論吳忌寒如何講故事,比特大陸就是一家礦機廠家,因其90%的業務收入與礦機銷售相關,那是鐵定坐實的。在這個前提下,礦機廠家、挖礦公司紛紛上市,背後說明了什麼樣的商業邏輯呢?

不需要太多複雜的定義,股票市場本質上就是當局認可的公司的融資場所。

礦機生產商準備上市背後的力量

這個當局可以是行政當局,也可以是金融管理部門,還可以是金融資本。咱們且不管當中的利益格局和力量對比,總之,你能上市,那肯定是得到了這些方面的認可。

看一看比特大陸的股東,紅杉、騰訊、阿布扎比投資局、加拿大養老基金等等,足見整個金融圈對於比特幣相關產業的看法,已有定論。

礦機生產商準備上市背後的力量

如果各國的管治當局,還是秉持著“比特幣就是洗錢,就是泡沫,就是旁氏”的看法,怎麼可能容許比特大陸,甚至直接從事挖礦服務的公司,上市呢?

而有段子是那麼說的,網上騙子分兩種,一半做微商,一半區塊鏈。無論怎樣,從側面反映了幣圈價值投資的重要性。

禁止發幣是因為可控性不強,售賣礦機可控性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