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德國在1870年之後迅速崛起,超過英國成爲世界第一強國?

創新的價值

上一篇講到,“小國自治”容易發生工業革命。

英國以一個島國,取代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的霸主,工業革命自然是不可缺少的決定性因素。

由此看來,“小國自治”,自由,博愛,平等的基督宗教意識覆蓋其上,是工業革命產生的前提。但在中國如果出現這類革新的話,中央肯定會出現並干預,皇帝會想辦法控制在自己手中。

但是,革新仍然不是選擇“小國自治”的理由。

生存是一場博弈。是一場冷血殘酷,生死狡詐的戰鬥。

並不一定是具有最大生產者,最光明仁慈偉大的人,才可以活到最後。

在文明、國家、民族的博弈之中,並不一定就是文明的民族戰勝野蠻的民族,英雄戰勝小人,自由戰勝奴役。

很多人對工業革命都津津樂道。可是這一段光榮歷史僅維持了120年左右。

確切的說,工業革命,起步於1750年的英國。這期間英國的國力增長了約三倍,由一個二流農業國一躍變成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為何德國在1870年之後迅速崛起,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但在120年之後,英國的光榮就不行了。此後的榮譽屬於德國。

德國從1870年開始工業化,用了大約二十到三十年的時間,在所有工業指數都超過了英國。並短暫成為了世界第一GDP。

而此時,德國剛剛由威廉一世加冕,由普魯士大公國進階成為德意志帝國。其背後是一連掃平了漢莎,黑森林,巴伐利亞,薩克森,巴登等五大諸侯國。

其他大大小小的小侯爵領,更是被消滅了不計其數。

按照小國自治理論,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了以後,德國的“政治複雜度”大大降低。德皇大一統取代了諸侯小國。德國應該大大衰弱才對。

為何德國1870年之後迅速崛起,並很快超過了英國的GDP,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

對於我們來說“領先-創新”是一種生存策略。可是“模仿-抄襲”同樣也是一種生存策略。

德國當年幾乎全靠“低質低價”的山寨英國貨才起家的。

鐵路是英國發明的。可是在德國才真正發揚光大。任何熟悉戰爭史的人,都知道“德國內線鐵路”意味著什麼。既然這樣,何必糾纏發明者呢。

有些人可能具有道德潔癖,對於山寨,模仿者覺得不屑一顧。

可是在國家層面,這就是幾千萬人的流血。幾億人的饑荒。幾十萬億財富的損失。

並不一定科技樹爬的越高的就是贏家。我是比較贊同“後發優勢”的。

後發國家,的確可以抄襲許許多現成的科技。絕對比自己從頭研發這些科技要省力得多。

如果能進口現成的機器,則科技進步的速度更是驚人。如果不僅買機器,還能“來料加工”溶入現代化國家的供應鏈,則後進國家的進步,簡直可謂一日千里了。

哪怕你科技封鎖,可我僅僅需要知道一個大致的大方向,也可以省去無數的力氣。

我們知道,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是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當一個民族選擇了“大而爛”的發展方向,他並不一定是失敗者。你的科技樹好像並不高。部隊也不精銳,有數量而無質量,純一個劣等民族。

可是和“小而精”的發展模式相比,那些“大而爛”的文明往往笑到最後。就如同俄國勝過英國,中國勝過日本。

因為“科技樹”的距離可以很快的拉進,而“規模”的差距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彌補的。

文明的博弈是一種多方面各種手段一起上的博弈。並不一定說先發明工業革命的國家就是贏家。

中國在1980年一下子吸收了太多的新科技。電力,火車,高速公路,電信,鋼鐵,汽車,石油,等等。

但中國遠沒有達到“充分發展”的階段。中國還不急著爬新的科技樹。相反的,真正著急的應該是歐美和日本。他們已經很久沒進步了。

“小國多核”能帶來更多的科技進步,更強的軍隊戰鬥力和更陽光蓬勃的朝氣。

西歐五百年,從被伊斯蘭壓著打,一躍成為地球的霸主。

但這並不意味著小國區域自治就是最好的選擇。

伊斯蘭的興起

當7世紀的貝都因人,原先只有巴掌大一塊地盤。其最強的一次“壕溝計”總決戰,也不過3千人對1萬人。

可是一個世紀之後,伊斯蘭哈里發已經征服了波斯薩珊王朝。二個世紀之後,伊斯蘭已經征服了整個中亞,北非,西班牙和部分法國。

為何德國在1870年之後迅速崛起,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阿拉伯帝國,是人類領土最大的四個帝國之一。請問,伊斯蘭崛起的時候,哪裡有自由、博愛、平等的基督精神了?

而且,任何一個有基本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伊斯蘭文明,在AD7世紀,絕對是遙遙領先於歐洲黑暗世紀的“文明國家”。

其政治文明,醫學,星相學,冶金,印刷術,商業,法律,都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歐洲。

另一個例子,則是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的身上,更加看不出自由博愛平等的影子。鐵木真一口氣征服了整個亞洲和半個歐洲。

為何德國在1870年之後迅速崛起,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對於“小國多核”會興旺崛起這種說法,理論和事實都是要打耳光的。

哪怕,讓我們來看看今時今日的現實狀態。

目前全世界最“區域自治”,最文明最法治的地方是哪裡?是瑞士,可他事實上幾乎就沒大一點的城鎮。

瑞士是由300多個城鎮所組成的。在歷史上他就沒有被征服過。純粹是一些同等規模的鎮大家坐下來談判決定公共事務。

這樣的國家,應該最符合“小國多核”“行業協會”“和平發展”了吧。一切商人都可以在瑞士找到機會。

瑞士創新了沒有,沒有。

全世界最“部落制”,“獨立政治實體”的大陸是非洲。

非洲在未來50年會成長成超級文明?別開玩笑了。

今天的歐洲仍然是30幾個國家。中國還是一個國家。

理論上,歐洲比中國仍然是更加地小國多核。

那歐洲創新了沒有?沒有。

目前的歐洲,基本上已是暮氣沉沉,毫無絲毫進步。

以歐洲之大,甚至都找不出一個生機勃勃的國家。甚至都找不出一個有希望的國家。連增長2.2%的德國,都算是模範優等生,被吹捧了。

對於“小國多核”會興旺崛起這種說法,放到現在,理論和事實還是要打耳光的。

那麼,為什麼歐洲無法創新。就算再給歐洲20年,他還是無法創新。

真正為什麼,下篇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