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武力收回中東路,卻慘敗於蘇聯,「九一八」的禍根從此埋下

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少帥張學良當上東北之主,新上位的少帥急於立威,決定武力強行從蘇聯手中收回中東鐵路主權。

張學良武力收回中東路,卻慘敗於蘇聯,“九一八”的禍根從此埋下

中東鐵路,是沙俄在中國東北修建了一條長約2500公里的鐵路。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宣佈中東鐵路改為中蘇合營,但實際上是由蘇方把持。

中蘇在合營問題上爭議不斷,雙方屢起衝突,蘇方對中東路的把持,令張學良感到極為不滿。

可是,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作相就持反對態度,他認為以全國力量對付蘇聯,也未必能打勝,光靠東北軍,恐怕收不回中東路,反而會惹出麻煩,另外,還要防止日本人乘機搗亂。結果卻被張作相不幸言中。

張學良武力收回中東路,卻慘敗於蘇聯,“九一八”的禍根從此埋下

可年輕氣盛的張學良聽不進去,他敢叫板蘇聯是有如下幾點原因:

  1. 樹立威信。張學良新上位,想借此事樹立威信。

  2. 國際形勢。蘇聯正發生大饑荒,國內人心惶惶,國際上又被歐美各國封鎖孤立,張學良認為蘇聯無力反抗,歐美列強會支持自己。

  3. 蔣介石支持。蔣介石對張學良說,假如中蘇開戰,中央會出手相助,屆時出兵十萬、撥款數百萬都不是問題。

張學良武力收回中東路,卻慘敗於蘇聯,“九一八”的禍根從此埋下

有了蔣介石的支持,少帥信心滿滿。

1929年7月,東北軍開入中東鐵路沿線各地,接收各站並查封蘇聯機構,蘇方局長葉木沙諾夫等高級職員全部被免職,200餘人被逮捕。

令張學良想不到的是,斯大林態度強硬,7月17日,蘇聯政府宣佈中蘇斷交。

在國際上,儘管英美法等列強對蘇聯持敵視態度,但他們也不認同中方在中東路事件上的做法,因為此事一旦成為先例,將會損害英美法列強的在華特權。

9月至11月,蘇軍進攻中國東北邊防軍,東北軍參戰兵力十餘萬,蘇聯8萬,蔣介石說的中央軍當然是沒有出現,東北軍大敗,蘇聯佔領了我國的黑瞎子島。

雙方傷亡數據:東北軍傷亡2000餘名,被俘7000餘名;蘇軍被擊斃143人,失蹤4人,受傷665人。

張學良武力收回中東路,卻慘敗於蘇聯,“九一八”的禍根從此埋下

看到這樣的數據,只能用慘敗來形容了,而慘敗帶來的後果也是慘重的。

  1. 作為主戰場的滿洲里,蒙受巨大的損失,煤礦與礦區、工廠被炸成焦土,車站、機器、車輛、存煤都被焚燬。

  2. 東北軍在戰爭中的糟糕表現,令日本方面對張學良更加輕視,關東軍主任參謀石原莞爾狂妄地宣稱,對付張學良都不用真劍,只要用竹刀揮舞一下,就能把他擊退。

  3. 蔣介石在中東路的背叛,也令張學良心涼。

  4. 此戰也令張學良認清東北軍的實力,變得膽小,“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不敢抵抗日本的侵略,多少因為此事。

張作霖之所以能在東北發展壯大,是他能在日本、蘇俄、中央政府三者之間的取得政治平衡,猶如在三個雞蛋上跳舞,可是少帥不懂,親手打破了這種平衡,使得東北軍的處境變得艱難。

中東路事件,為日後“九一八”事變埋下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