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丨周總理的十條家規

點擊上方邢臺中院

一鍵關注,瞭解我們的最新信息。

荐读丨周总理的十条家规

周恩來總理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淮安,生父周劭綱,生母萬氏,出生後不久即過繼給早逝的叔父周貽淦為嗣,由守寡的嗣母陳氏撫養長大。1946年9月,周恩來在接受美國記者李勃曼採訪時說:“嗣母陳氏,是受過教育的女子,在我五歲時就常給我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過繼給陳氏後,家裡僱用了一位蔣江氏做乳母,周恩來一直喊她“蔣媽媽”,並曾說:“我的奶媽把我帶到大運河邊她自己的家裡,我從她那裡瞭解到勞動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無私。”

三位母親的濡染,嚴謹平和的家風,對周恩來性格、品德的養成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周總理不僅是黨風的楷模、治國的典範,也是治家的榜樣。他對家人、親戚、晚輩倍加關愛,但是絕不嬌寵溺愛,家風如潺潺流水,清澈透明。新中國成立之初,周總理曾專門召集家庭會議,定下“十條家規”:

1.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

2.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

3.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

4.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

5.不許請客送禮;

6.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

7.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

8.生活要艱苦樸素;

9.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係,不要炫耀自己;

10.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侄子周爾輝的父親是烈士,周總理將其接到北京撫養。當時北京辦有幹部子弟學校,是專門培養烈士、高級幹部子女的。但周總理沒有讓周爾輝上這樣的學校,而是讓他到普通的二十六中學住校學習,還特意囑咐無論是領導談話、填寫表格,還是同學交往,千萬不要說出與他的這層關係。後來,周爾輝在北京鋼鐵學院任教,1961年結婚,學院領導為解決他夫妻分隔兩地的難題,把他愛人從淮安調到學院子弟小學任教。周總理知道後非常氣憤,批評道:“這幾年遭受自然災害,中央調整國民經濟,北京市大量壓縮人口,國務院也正在下放、壓縮人員,你們為什麼搞特殊化,不帶頭執行?”鄧穎超也給侄子、侄媳做工作:“伯伯是抓壓縮城市人口工作的,他要帶頭執行這項政策。”最終,周爾輝夫婦一起調回了淮安工作。周總理說,我自己沒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這一條路。

從1910年春隨伯父赴東北,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再沒有回過故鄉淮安。他的秘書王伏林曾回憶:“總理離家後,雖然沒有回過一次,但他經常思念淮安,思念家鄉。那年總理從廣州飛北京,快到淮安上空時,特意走到駕駛艙中,從飛機上看淮安。”1958年6月,周總理親筆給時任淮安縣副縣長及淮安縣委寫信,希望當地平掉周家祖墳:“我家有一點墳地,落在何方,我已經記不得了。如淮安提倡平墳,有人認出,請即採用深葬法了之,不必再徵求我的意見。我先此函告為證。個人家事,麻煩你們甚多,謹致謝意,順祝健康!”1961年9月,周恩來在廬山開會時曾說:“現在不能回去。一回去就找麻煩,親戚們全找來了。我滿足不了他們。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

“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周總理沒有給後人留下一磚一瓦、一錢一物,卻為後人留下了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家風家規,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子孫為之自豪,世人為之敬仰。如今,周總理的故鄉仍留存有周恩來童年讀書處、周恩來故居。周總理的十條家規,猶如指路明燈,一直引領著家鄉人民不忘初心,矢志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