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
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
人的命畢竟不是全靠天定,《周易》的偉大不在於創造了或者間接產生了一系列的“算命之法”,而在於它啟發我們明瞭人間的“貞正之道”,如果我們能沿著《周易》指明的這條“貞正之道”,人生道路必然能夠元亨利貞。
《周易》告訴我們,下面這些人才會擁有好的命運:
一、善良寬容的人。
《周易》強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良與厚德、厚道的內涵基本相同。
《周易》說厚德載物,其實厚德載物的本質就是善良寬容。厚德是善良,用善良的心地去承載萬物,待人接物,包納萬物,就是寬容。
懂得厚德載物的人,懂得善良寬容的人,其實就拿到了人間最好的通行證,為自己乃至子孫後代種下了福田。
二、自強不息的人。
《周易》上說,人要效法大地的品德,用厚德承載萬物;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剛健的精神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是在大地之上種下福田,而自強不息則是為自己爭取更廣闊的天空。
自強不息的本質,就是眾多經典中所說的:日新其德。陰陽相摩,八卦相蕩。世界時時都在變化,萬事萬物在下一刻都是新的。
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在進步,永遠不滿足。有智慧的人應當效法陰陽變化日新,不斷改掉過錯,不斷創造新的業績,在歲月的流逝中修養自我,昇華自我。
三、遷善改過的人。
《周易》64卦中有一個益卦: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益卦重點講的就是改過遷善。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不斷積累自己的錯誤,這些錯誤形成一個“勢”或者說“氣場”,這些惡“勢”不斷蠶食人的好運。但事實上人們都明白自己的錯誤,但是卻沒有勇氣,沒有決心去改正,這也正是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放縱自己的原因,他們無力控制自己錯誤的習慣。
《孟子》中記載,有這麼一個人,每天都要偷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君子的做法。”他回答說:“那我就逐漸改吧,以後每個月偷一隻雞,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
既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就應該馬上改正,為什麼還要等到明年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也說過:“我認為最有罪的是那些看到不對的東西,心裡也知道那不對但就是不願正視的人。”
四、把握時機的人。
《周易·繫辭傳》中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器”可以指學問、能力,就是所謂的“藏器於身”。深藏不露,還不要表示出來。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無器。
但是,有“器”還要看時機。歷史上,很多人物有能力,有才,但是生不逢時,沒有好的時機,所以也就埋沒了。你有了本事,機會未到,命運未到,也是沒有用的。雖然時機和機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卻可以時刻警惕,做到時機來的時候,一下抓住。這就很厲害了。
《周易》中說,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幾就是苗頭,兆頭;作就是行動,有所作為。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採取措施。《易經》這本書把變化講得非常透徹。事物的變化總是從微小的地方開始。君子修身做事,一定要善於發現這些變化的苗頭,及時採取措施,機會稍縱即逝,不要一天一天地拖著。
五、謙卑低調的人。
《周易》謙卦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牧,就是養,引申為自守。卑以自牧就是謙卑自守也。謙卦是64卦當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
謙,在《易經》是一個卦名,叫做“地山謙”。它的畫像,是高山峻嶺,伏藏在地的下面,也可以說,在萬仞高山的絕頂之處,呈現一片平原,滿目晴空,白雲萬里,反而覺得平淡無奇,毫無險峻的感覺。
萬事退一步就叫謙,不傲慢就叫謙,讓一步就叫謙,多說一聲謝謝、對不起,就叫謙,謙卦六爻皆吉。除了謙卦,其餘的卦,有好就有壞,有吉就有兇。
南懷瑾先生說,山最高了,但它卻處在平地的下面,而這塊平地呢,卻又在山頂上。謙卦的道理就是這樣。你到了最高處,就要平實,不要認為自己高,這就是謙的道理。所以地山謙,山最高,像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頂,那多高呀!但是高有什麼用呢?高要能下才好。山頂上面是平地,意思就是:最高處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的就是謙卦。
六、艱貞的人。
《周易》中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陂是坡地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平地和山坡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去就會有來。
艱、貞是兩個詞,艱是說外在環境的艱苦、窮困;貞是君子內在對貞正的堅守。君子在艱苦、窮困的環境中,保持內心和品行的貞正,終究是有福的,也必將走出困境,為自己贏得好運。
世界上時時刻刻發生的變化,循環往復,平地在某個時間會變成山坡。這就是說,困境和逆境是不斷轉變的,沒有人一輩子走運,也沒有人一輩子倒黴。人生艱難和困苦雖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堅忍和貞正的心,就能將其轉變成平坦的大道。
《易經》讓我們在艱難困苦中保持忍耐和貞正之心,這樣做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無獨有偶,《論語》中記載孔子被困,已經沒有了糧食,他告訴弟子們“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身處困境,能夠堅持自我,熬過去,而小人卻不懂得堅持原則,一遇到困難只會變節和逃避。
七、懂得變化的人。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從某種意義上來將,《周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
《周易》上說,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傳》也說,神無方而易無體。意思就是萬物的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這裡推究道人事上、修身做事情都要講究一個“變”字。
智聖東方朔深得《周易》“變”的精髓。他教育孩子說,聖人之道,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意思就是說,聖人處世的道理,行、藏、動、靜因時制宜,有時華彩四射,神明奧妙;有時緘默蟄伏,莫測高深。隨著萬物、時機的變化,用最合宜的處世之道,絕不是固定不變,也絕不會拘泥不通。
八、懂得進退存亡的人。
《周易》乾卦中說,亢龍,有悔。飛的過高的龍,必然會招致禍患而悔恨不已。
亢龍,就是飛的過高的人,代指那些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的人。
簡單來說,亢龍有悔就是警示我們,事不能做絕,話不能說滿,便宜不能佔盡。凡事都要把我分寸,為自己留條後路。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世事難料,什麼事都會發生變化,人情世故複雜微妙,如果把事情做絕了,就等於堵了自己的後路,一旦事情發生了變化,就沒有迴旋的餘地。
閱讀更多 梓豪觀世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