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枚商用運載火箭10月升空 「乘客」是科研衛星

【綜合報道】中國首枚商用運載火箭“朱雀一號”,近日在西安總裝完畢,預計今年10月份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將微小衛星“未來號”送至太陽同步軌道。

中国首枚商用运载火箭10月升空 “乘客”是科研卫星

中國首枚商用運載火箭“朱雀一號”,近日在西安總裝完畢。(圖片來源:大陸央視截圖)

“朱雀一號”火箭是一個軍民融合的產物

大陸央視報道,目前,“朱雀一號”控制測量系統、動力系統、地面系統等分系統,已經完成多項試驗驗證工作,首飛箭完成總裝並進入總體測試階段,即將奔赴發射場地作發射前準備。據介紹,“朱雀一號”是三級固體運載火箭,直徑1.35米,全箭總長19米,起飛重量27噸,起飛推力45噸,主要面向微小衛星和立方星星座組網等發射需求。

“朱雀一號”項目負責人張昌武介紹:“具備太陽同步軌道500公里200公斤的運載能力,它在低地球軌道具備400公斤的運載能力。這款火箭剛剛完成它的總裝,在未來的兩個月裡面,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第一次的試驗飛行。”

運載火箭的研製和發射流程十分複雜,此前,中國尚無民營商用運載火箭製造和發射的案例。據介紹,如果未來“朱雀一號”發射順利,將成為中國首個把衛星送入空間軌道的民營運載火箭。另外,“朱雀一號”的姐妹篇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全長48.8m,運力上可以將兩輛大型SUV轎車同時送入太空,預計2020年開展首飛。

張昌武稱:“‘朱雀一號’火箭應該說是一個軍民融合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目前商業航天政策積極鼓勵的背景下的一個產物。在未來不僅能夠滿足商業衛星發射需求,也可以有機會去承擔一些國家任務。”

據介紹,今年10月份,“朱雀一號”搭載“未來號”微小衛星,準備將它發送至太陽同步軌道。這顆微小衛星配有精巧型集成數據回傳系統,用來滿足節目在軌科學實驗任務需求。

中國的商業太空市場規模將擴大至1200億美元

在目睹SpaceX大獲成功之後,一些業內人士將2018年稱為中國火箭製造商覺醒的一年。上週,總部位於北京的OneSpace Technology完成了總額高達3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中投嘉泰股權投資基金牽頭。今年4月份,太空初創企業北京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完成了總額2億元的B輪融資。今年7月份,君聯資本牽頭對中國商用衛星開發商Spacety投資1.5億元。此外,iSpace還完成了由經緯中國牽頭的A輪融資,具體金額不詳。

在政府鼓勵企業進入太空領域的優惠政策出臺後,私人太空創業公司掀起了一股風投融資的熱潮。2014年,中國政府開始允許私營企業製造和發射衛星及商用火箭。從那以後,中國衛星和太空技術蓬勃發展,推動中國在太空工業領域追趕美國和俄羅斯等重要國家。

根據美國太空基金會發布的《2016年太空報告》,全球太空經濟猛增至3230億美元,商業運營佔到了76%。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商業太空市場規模將擴大至1200億美元。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的總體目標是,到2030年左右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主要的航天大國之一。”

隨著資本流入,企業在太空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不少進展。今年3月,航空航天技術研發製造商藍箭航天完成了重達10噸的“鳳凰”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力室測試。

5月17日,中國首枚自主研發的民用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在中國西北一個基地成功點火。當月,Hacker Space宣佈推出“新航路1號”商用運載火箭,其將在2020年實現了首次飛行。該公司致力於研究可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

與此同時,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自行發射火箭的民營企業。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舒暢宣佈,其9米高的OS-X火箭從中國西北的一個基地成功發射升空。

據媒體報道,過去50年中國發射的衛星總數增加到190顆左右。中國在商業航天工業中佔有3%的份額,但希望到2020年將這一比例提高到10%。

"中國的SpaceX"還很遙遠

儘管潛力巨大,但大多數中國私人航天初創企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趕上行業先驅SpaceX。2015年,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首次成功完成陸上回收,並於次年在海上實現了火箭回收。大多數中國私人航天初創企業要想實現這一壯舉,即使沒有幾十年,也需要數年時間。

但憑藉強大的資本支持,中國私人航天企業或許能夠加快研究進度。在他們這樣做之前,他們首先需要讓企業生存下去。這意味著要探索如何將掌握的現有技術(包括天氣預報、導航和石油勘探)市場化。

畢竟,目前還沒有一位中國億萬富翁像馬斯克那樣,在把SpaceX帶到今天的輝煌之前,曾忍氣吞聲地目睹數億財富在半空中爆炸。(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