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技術交底

夏季具有氣溫高,降水多,降水量大、乾燥快的氣候特點。雖然夏季較高的溫度對混凝土強度的早期增長有利,但也存在溫度高,坍落度損失,澆築後水分蒸發快,混凝土收縮大等不利情況。

「乾貨」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技術交底

(一)施工前的準備

混凝土澆築前檢查模板內無碎屑、汙物,模板拼裝嚴禁,無縫隙,預埋件位置正確。施工前應灑水溼潤,降低表面的溫度,但模板內不能有蓄水。夏季溫度較高,對有控溫要求的工程部位宜安排在夜間澆築。

(二)澆築順序合理

(1)嚴禁潤泵砂漿澆築到到柱、牆、梁等工程部位。

(2)混凝土運輸至施工現場後不應立即卸料,應先讓攪拌車繼續高速運行20~30s,使混凝土攪拌均勻。

(3)牆、柱等高度較大的豎向結構施工時,分層澆築,每層高度以混凝土不發生離析為準,一般每層澆築高度不宜超過500mm。澆築後應充分振搗,振搗時必須將振搗棒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左右以便於形成整體。

(4)梁、板、牆、柱同時澆築時,先澆築牆、柱等豎向結構,待混凝土沉降一段時間後,再澆築梁,最後澆築樓板,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混凝土澆築的連續性,防止產生施工冷縫。

(三)合理振搗

(1)混凝土澆築時應均勻、分散佈料,在用鐵耙子將混凝土摟平,嚴禁用振動棒趕料。

(2)振搗時採取“快插慢拔”的方式,“快插”是為了確保表層混凝土和下層混凝土同時振搗,防止底層振搗時間不足;“慢拔”則是使混凝土能填滿振搗棒抽出時形成的空洞。

(3)採用梅花式的振搗,振搗棒插入的點與點之間,應相距400mm左右,做到不過振、不漏振。振搗密實的標誌是粗骨料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均勻分佈,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表面泛漿,無氣泡溢出。

(四)適時抹壓

需要進行抹面的混凝土結構,應在初凝前進行第一次抹壓,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抹壓,消除已出現的塑性收縮變形裂縫。在大風、高溫天氣環境下,用注意觀察混凝土表面失水狀況,必要時進行噴霧補水。

(五)覆蓋養護

在夏季,保溼養護是控制混凝土塑性收縮變形裂縫的有效措施。

(1)板面結構混凝土振搗找平後,應對及時採用塑料薄膜覆蓋,做到隨抹隨蓋,覆蓋前混凝土出現硬結、裂紋,可進行二次振搗消除裂縫。必須保證混凝土表面處於充分的溼潤,並不得少於7天,摻抗滲防裂劑的不得少於14天。

(2)混凝土結構柱宜塑料薄膜圍裹自生養護,或噴水養護,或噴灑養護劑。

(3)牆體澆築後,待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1~3天),應及時鬆動兩側模板,離縫約3~5mm,在牆體頂部架設淋水管,噴淋養護。注意水溫與牆體表面溫度不宜超過20℃,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急劇降溫,造成混凝土溫度收縮過大產生裂縫。牆體模板拆除後應在牆兩側粘貼保水薄膜,或噴灑養護劑進行養護,地下室外牆宜儘早回填土。

(4)混凝土澆築後,如天氣突變,應在雨前對澆築的混凝土進行覆蓋,同時應注意採取一定的保溫措施防止降溫過快,產生裂縫

(六)模板牢固,適時加荷

(1)模板支撐必須牢固,防止混凝土不均勻沉降或受震動而產生裂縫。

(2)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一定強度(建議不低於5MPa)前,不準在混凝土上面踩踏,堆放物料、支模和加荷。

(3)按照規範規定的強度進行拆模,避免過早拆模、承重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撕裂、產生裂縫等質量問題。

(七)試件的製作及養護

(1)試件製作時,應在罐體1/4~3/4取料,拌合均勻後再進行試件製作。

(2)試件製作後粘貼塑料薄膜保溼,放置在陰涼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