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實現財富自由和你是否有名校文憑沒關係,和你是否在名企工作也沒關係。財務自由也不侷限於某個年齡界限,關鍵在於修煉自己,鍛鍊自己的洞察力,察覺和感知自己內心的能力。

大象君認為財務自由在於擁有選擇的權利:想工作的時候,全情投入工作;不想工作的時候,能靠投資滿足日常所需。當有了選擇的權利,擁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底氣,大概就財務自由了。

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人人都說30而立,30歲,基本上我們已經結婚生子,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處境,如果你能實現財務自由,那麼你的壓力將會大大減少,倘若直到30歲了,你還兩手空空,一無所有,那接下來的人生,你會走的很艱難。

怎樣才能在30歲左右甚至30歲之前就實現財富自由呢?

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選對城市

推薦一本書《你屬哪座城》,世界不是平的,城市影響命運。

講個的案例,有個小兄弟,畢業在銀行做櫃員。後來他陰差陽錯因為對象的問題來到了杭州。可這陰差陽錯直接改寫了他的命運。

因為你知道的,如果16,17,18這三年他在東北發展,那他肯定廢。東北特鋼後來的一系列違約事件,搞的東北金融環境有多差。他到了杭州,民間資本的天堂。充分發揮了他的能力。趕上了互聯網金融這一波機會。賺了不少。目前也是同齡人的佼佼者。

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選對行業

舉個例子:07年你去京東做業務員,底層的。堅持6年不換工作,4年你算算身家。

14年你去成都或杭州找家不起眼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打工,16年監管嚴格之前你退出,第一桶金基本是有了。

反面案例,12年往後畢業進快消的,還沒換行的,你可以看看混的很平庸,原因無他,選錯行了。12年往後快消一直是下坡路,因為電商起來了,10年往後進銀行的也不行,為啥,國家意志要砍你了,大環境不可違背。

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抓住機遇

真正影響財富分配的是大機遇,而非小機會。小機會決定你的下限,解決溫飽問題,大多是小錢。真正讓財富實現大幅分配轉移的是大機遇。

可以不懂經濟週期理論,但一定要知道週期的存在。在週期內做有效的探索,做符合週期的事情。

對90後而言,比如08開始的電商、10大規模開始的互聯網創業、12的天貓、14的房地產、現在的股市等等。

如果你不看大勢,只是一門心思想我不管我就要做這個,就要做那個,行業不景氣的話,只會成為炮灰。風口很重要,你所選擇的行業大勢要好,需求要大,才能借勢起家。

不要貿然進入任何紅海,或者夕陽產業,不如把精力用來尋找藍海,順勢而為,借勢起家。

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用錢生錢

那些大牛實現財務自由,基本都是第一桶金過後購置資產比如房或者其他,以錢生錢。

忘記從哪裡看過一篇文章說的很好,真正大牛賺錢,是躺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做,自己的錢,已經不斷地再生錢了。

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獨立思考

有人說抓住大機遇很容易,你看看大空頭這部電影,就明白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大多數人是沒有思考能力的。

大多數人不懂得思考,你就可以跨越一個階級。很多人都是根據薪資和公司看起來如何風光來衡量工作的。更多人則是聽家人或朋友的意見來決定自己的方向甚至未來。

永遠要獨立思考,要有所追求,要勇敢大膽的拼搏奮鬥。不要過分悲觀於現實,而要真正認清且直面現實。任何時候努力都不晚。

想買啥就買啥,不想租房就買房,不想上班就拉倒,怎麼做到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獨一無二的路。老天讓你承受的一切,必有所指。我們能做的只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是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看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