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和創業到底哪個更好?

關於這個問題,我自己思考了很長了時間,

網上現在也就這個問題各種版本的討論,個有利弊吧。

沒有對於錯,沒有是與非。

我的答案很簡單:邊上班邊創業。

很多朋友看到後笑笑,等於沒說嗎?

上班和創業到底哪個更好?

誰都想這樣來一份額外收入,

上班真的很累的,我真的沒時間~~

我之所以做出這個答案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大家有去聽過邏輯思維羅胖子的跨年演講的,

都非常的有收穫。

每個人關注的焦點不一樣,

我對於這次演講,

只收獲了一句話:

人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這句話很簡單,

但細思極恐~~

為什麼要不停的奔跑?

為什麼奔跑不是向前跑?

為什麼說是留在原地?

~~~~

我瞭解到了情況是這樣~

很多現在在一線二線城市的朋友都感覺生活壓力很大。

很多人最後也是很忍痛放棄了大城市的一切,

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再開始一份新的,悠閒點的生活。

也是不想讓自己累的太狠,

也想去好好的享受自己的生活,

也不想在被生活所逼做出自己不想要選擇和生活。

可是,可是~~

當你回到自己的家鄉的時候你才發現:

家鄉的房價好貴,

家鄉的消費也不低,

家鄉的工作也不好找,

更主要的是:工資不高~~

你到這時候才發現:理想和現實差距的好大。

到這一步的時候你就會很尷尬了:

能有的辦法不下下面這三條:

1.將就下,選擇一份工資低的工作

2.在親戚和朋友的勸說下,去創業投資

3.回到大城市,一切從0開始。

我可以十分肯定得說:很多人選擇第2種方案。

創業的初衷是:以小搏大,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

這點沒錯,誰都沒錯。

可是真正的情況是:創業沒創好,把家裡的錢全投資了。

連累著家人和孩子都要過著很拮据的生活,

更讓她們期待著有有情況好轉的一天~~

我前幾天看了連嶽的一遍文章。

《以馬雲為鑑,避免成為創業渣男》

簡單的說,上面的那種情況就可以說是創業渣男。

上班和創業到底哪個更好?

所以,我個人建議:

不要輕易創業~

不要輕易創業~

不要輕易創業~

我個人年齡不大,可以說創業的次數很多,

但真正的結果是:我沒有一次成功的。

現在也是在一邊上班,一邊去創業。

在房產中介上班,

在手機上創業,推廣一個購物優惠券平臺。

投資了99元。

我個人對於創業來說,

有一個自己的理論:天時、地利、人和。

如果你這三方面齊全,我可以說你的成功率很大。

實體創業者方面,沒有你前期估算的3倍資金,

你資金鍊隨時可能斷裂,後期連鎖反應很大。

網絡平臺創業創業,沒有一個億往上的資金,

你玩不轉。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在你上班的時候去投資一份小的創業,

很關鍵的一點在於:無論你投資的大小,

首先這對於你的眼光是個考驗,在這個紛雜的世界中,

能從中挑選一份項目是比較考驗眼光和能力。

為什麼在上班的時候去創業呢?

很多朋友可能會說:

我上班很累,沒時間~

一心不能二用~

我都知道,還是那句話:

人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這時候鍛鍊的是你的執行力,

去做而不是光去想,有一個很大的差別。

這個時代的發展已經遠遠的把人甩在後面,

哪怕是我也有點跟不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上班的時候是讓你去積累,

積累的是人脈和經驗,

把你上班的這一切運用到一份小的創業上面,

你就會花心思,

無論你挑選的是什麼行業,你都會去操心。

如果你不好好的去做,去分析,去思考。

你連這份小的投資都做不好,

那最好別提別的大的投資,

動一動就是10萬,20萬的了。

當你再這一份小投資上獲得一份收益,

那麼你會得到一種動力,

我怎麼樣去做,才能做得更好。

這時候就是你開始真正學習和進步的時候。

如果這一份小創業你做的差強人意,

那是否要思考這麼一個問題:

我還能做什麼?

也許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的時候,

就是你全盤否定自己的時候。

上班和創業到底哪個更好?

那還是把心收回來,安安心心的去上班。

要把上班的經驗和能力運用到創業實踐之中,

你的每個想法都要考慮,

接下來造成的影響和後果。

對於整體的創業來說,鍛鍊的是大局觀。

很多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只是看你用不用心~

當老闆的永遠比員工想的多,做得多。

要不怕問題,也要有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

綜上所述

個人贊同這麼一種做法:

邊上班,邊創業。

順便鍛鍊你創業的

眼光,佈局,執行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也是我現在對於今天這個標題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