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在我国的铁路网中,东北有着自成体系的铁路网,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主线滨州线、滨绥线和支线哈大线构成“丁”字型骨架,这就是一百年前沙俄在我国领土修筑的中东铁路,中东铁路东端终点即是中苏边境城市绥芬河。中东铁路的开通,活跃了绥芬河的经济,当时的俄罗斯人纷纷过境绥芬河经商和谋生,绥芬河从此成为一个著名的边境城市,成为连接东北亚的黄金通道。作为一个口岸城市,绥芬河的发展是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关系密切的。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欧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绥芬河口岸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国门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绥芬河口岸,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绥芬河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抬头仰望不断抬升的坡道,只觉得层层叠叠,清新的空气宁静、清爽,令人的心境随之开朗。沿着山城坡道一路缓行,眼前不断闪过绥芬河百年历史的各种古老建筑,述说着百年的故事......

从国门景区打车来到天长山南麓的大光明寺,寺院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寺院环境清幽,林木葱郁,梵宇庄严,宝相殊妙,建筑设计独特,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7月,著名表演艺术家“济公”游本昌在大光明寺曾短期出家。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天长山大光明寺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大光明寺山门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高大的室外观音像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寺院

出得大光明寺沿北海公园(当地人更习惯称人工湖)湖边不远处即是绥芬河博物馆,这是个小型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记录了绥芬河的发展史、创业史和奋斗史。如今已化身成“友谊和平天使”的17岁姑娘嘎丽娅纪念馆也位于博物馆内。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人工湖畔的火车头,绥芬河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绥芬河博物馆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嘎丽娅纪念馆位于博物馆内

绥芬河老城区的景点距离都很近,中东铁路沿线保留下的历史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物多是俄国人设计、利用中国人工、材料建设的,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其中最便有著名的人头楼。人头楼,这个名字乍一听挺恐怖,但当你见到它的真容时,只会被它鲜艳的色彩所吸引:一座方正的大楼,红、白、黄、绿四色成线条装点,光彩夺目,三、四层楼之间的墙面上,雕塑有很多漂亮的人脸。人头楼建于1914年,是一幢具有俄式风格的四层楼房,因其三四层间有凸出的外檐,檐下有人面浮雕,故称其为“人头楼”。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人头楼,绥芬河最著名的建筑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方方正正的人头楼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三四层间凸出的外檐下的人面浮雕

绥芬河苏俄领事馆旧址,也是中东铁路建筑遗址之一。建于1910年,早期为沙俄领事馆,后为苏联领事馆,现为绥芬河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展览馆,主要从事俄罗斯油画展览、创作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等社会事业。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绥芬河苏俄领事馆旧址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现在是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展览馆

不远处一处造型很奇特的教堂吸引了我,与别处宏伟大气的教堂相比,这个教堂可以说是苗条如淑女。黄白色相间的教堂,细细长长的屋顶上还有一座大钟表,红色的十字架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这就是建于1913年,俗称“喇嘛台”的绥芬河东正教堂旧址,是近代外国文化传入本地的历史见证,现为绥芬河市基督教会福音堂。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绥芬河东正教堂旧址

关东漫记|徜徉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现在为绥芬河市基督教会福音堂

绥芬河这座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历经百年风雨,已然成为了黑土地上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夜深了,在灯火阑珊的充满浓郁俄国风情的夜色之下,我与绥芬河一起进入了梦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