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监管力度加大 网约车行业合规运营率极低

政府监管力度加大 网约车行业合规运营率极低

我国高峰期用车需求非常大,网约车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打车难、体验差等市场问题,使得更多的闲置车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第一个由政府将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网约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方便了乘客的同时也推动了就业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网约车市场迎来第一个爆发期,网约车用户规模极速扩张,增速达到559.40%,这主要得益于网约车平台提供的巨额补贴。随着补贴力度的减弱,用户规模的增长回归平稳。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约为3.36亿人。

网约车用户中,25-35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为50.9%,这个年龄段的用户群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经济实力较好,成为网约车用户的主力军。从城市渗透率来看,一线城市仍是最大的市场,渗透率达到83.90%;二线城市渗透率为77.40%;三四五线城市的渗透率在56%左右。我国网约车行业的整体城市渗透率接近七成。

网约车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整合社会资源的共享经济典型代表,国务院也鼓励地方政府对网约车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但是,随着网约车新政的落地,网约车市场面临着规范化门槛高、乘客打车难等严峻问题。

我国网约车的合规率极低,按照交通运输部门披露的数据来看,全国有34万人和17万辆车分别取得了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和网约车运营证。但全国约有3210万辆网约车在运营。以此推算,全国仅有不足0.5%的车辆和约1%的驾驶员是合规运营。

2018年5月,空姐网约车遇害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约车的监管愈加严厉,网约车运营量大幅减少。一方面是乘客有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网约车合法化加强监管,大部分地方政府和网约车行业没有找到合理发展的平衡点,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紧张,网约车行业的发展面临种种不确定性。

新思界产业研究人员表示,我国网约车市场需求量大,但网约车不合规车辆极多,对乘客的安全无法保障。

政府加大力度监管,网约车运营者认为政策太过苛刻,但网约车市场的不规范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网约车不合规、政府加强监管、网约车运营数量减少、乘客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个循环严重限制了我国网约车市场的发展。网约车市场亟待一个合理且能整治市场规范化问题的新政策出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