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里的三門峽

文.楊年生

△又東過砥柱間。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決,水流疏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矣。山在虢城東北,大陽城東也。《搜神記》稱:齊景公渡於江沈之河,黿銜左驂,沒之,眾皆驚惕。古冶子於是拔劍從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於砥柱之下,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為名,則宜在蜀及長沙。案《春秋》,此二土並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無因而騁其勇矣。劉向敘《晏子春秋》,稱古冶子曰:吾嘗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從而殺之,視之乃黿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遷記.齊世家》雲:景公十二年,公見晉平公,十八年,復見晉昭公。旌軒所指,路直斯津,從黿砥柱,事或在茲。又云觀者以為河伯,賢於江沅之證,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

砥柱山,位於三門鎮南的黃河峽谷之中。《平陸縣誌》記載:“高數仞,石形如柱”。砥柱石上原本刻有“照我來”三個遒勁突兀、一米見方的大字,船隻順流而來遠遠而見。由於歷史久遠,上面刻字現在已依稀難辨。砥柱石正對黃河三門,奪門而來的滔滔河水,以空前兇猛之勢向它襲來,然後抱柱而過。這裡迴流激盪,浪花飛濺,水勢十分險惡,順流而下的船隻,稍有疏忽,便會撞礁而碎,船工必然會葬身魚腹,因而有“黃河九十九道彎,闖過砥柱是頭關”的諺語。有經驗的舵手,在駕船闖過三門後,就緊把舵杆,調正船頭,朝砥柱衝去,船到激流中往往隨浪巧妙地繞柱而過,化險為夷,順流東去。巍峨挺拔的砥柱山,以它不朽之軀,迎風破浪,兀立於滾滾激流之中,斗轉星移,任驚濤衝擊,憑激浪拍打,它巋然不動,屹立中流。毛澤東曾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2]。”

《水經注》裡的三門峽

三門,即人門、神門、鬼門。在平陸縣三門鎮南的黃河激流之中。《平陸縣誌》雲:“南曰鬼門,中曰神門,北曰人門,故謂之三門集津。”由於岩石島在激流中崛起如峰,突起而立,水分為三,故又叫做三門山。靠近南岸的是鬼門島,它順河勢微曲,象一把彎刀。中間的神門島,呈魚稃形屹立中流。北岸原為一半島切入河中,唐開元年間疏鑿運河,成為全島,即“人門島”。南岸有一塊巨石探出河岸,叫“獅子頭”,象一頭雄居岸邊的雄獅,向河心張開大嘴,令人望而生畏[3]。

《水經注》裡的三門峽

河水翼岸夾山,巍峰峻舉,群山疊秀,重嶺千霄。鄭玄案《地說》,河水東流,貫砥柱,觸閼流。今世所謂砥柱者,蓋乃閼流也。砥柱當在西河,未詳也。餘按:鄭玄所說非是。西河當無山以擬之。自砥柱以下,五戶已上。其間一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勢連襄陸,蓋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也。其山雖闢,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漢鴻嘉四年,楊焉言:從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鐫廣之。上乃令焉鐫之,裁沒水中,不能復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監運諫議大夫寇慈,帥工五千人,歲常修治,以平河阻。晉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監運大中大夫趙國都匠中郎將河東樂世,帥眾五千餘人,修治河灘,事見《五戶祠銘》。雖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濤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鮮不踟躕難濟,故有眾峽諸灘之言。五戶,灘名也。有神祠,通謂之五戶將軍,亦不知所以也。

閼流,光緒《山西通志.山川考》雲:河水至此,分三道包山而過,故亦名三門山。三門之南有金門、三堆、天柱諸峰,世稱砥柱六峰也。其東有米堆、閼流二山,下流為十九灘,峽險連屬,歷百二十里至五戶灘入垣曲縣境,為中條、王屋之分界。

五戶,五戶灘,今稱五福澗。

一十九灘,,黃河激流險灘所在,西自三門,東至五戶灘,中間百二十里有一十九灘。

五戶祠,光緒《山西通志.古蹟考》:五戶將軍祠在平陸縣。謝鴻喜以為舊時夏縣境不至黃河,平陸縣與垣曲縣接壤,今五福澗正處於垣曲與夏縣界口,故兩縣均可引之。(謝鴻喜,19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