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给孩子带来的收获——走向世界,走进内心! ​

游学综合了学习、体验和生活,是“行走的课堂”。在短时间里,贯穿了语言学习、参观游览、文化交流、课程演习、活动实践等内容,通过游学,孩子可以发掘潜能、提升能力,包括:语言,社交,生活独立性……我想游学不管如何都会让我们有所成长。

  • 自信

中国得学生在国外的老师印象里是谦逊,羞涩、内敛,更缺乏主动性。在游学的伊始,本土的孩子十分之活跃,而我们中国的孩子通常是群体里最安静的那一个。

国人都知道,外国很多课程通常都是需要学生被分组讨论、实践的,在活动中还会有任务挑战,需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任务,如果你不善于开口,则会很难适应游学。

游学给孩子带来的收获——走向世界,走进内心!  ​

中国的孩子,多多少少有点发音不标准的心理障碍,但是经过一两周的异国生活,适应了交流还有生活方式,在老师的鼓励和其他同学的慢慢了解、尊重、欣赏中变得积极起来,并可以融入到集体里去。

国外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孩子的鼓励,对个性的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学生有机会颠覆原先的自我认知,在心理上“破茧而出”。

当孩子完成了这样的心理建设,世界在她们面前豁然开朗。她们能够自信、自如地表达自己,让自己的声音为世人听见。

  • 独立

“想爸爸妈妈么?”

“还行。”

在游学期间发生在父母与子女间最常见的对话,短短“还行”两字,却包含了孩子为寻求自立努力的整个过程。他们逐渐适应这个环境,适应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什么事都是自己解决。

但游学就是有这样的力量,推动孩子自己来沟通、解决问题。孩子从最初的不主动变为主动与美国同学亲近,他们很快交到了朋友。不想做的事,也敢主动去跟老师沟通,

游学期间,从不主动过问孩子是否遭遇困难,如果孩子自己提起,则给她一些建议。他们这样做,充分肯定了游学带给孩子挫折教育的机会,放手让孩子体验、成长。而父母,则要管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事实证明,一旦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证明她在生理、心理上都开始变得独立,那时候你就可以很直接地发现孩子真的有在成长。

游学给孩子带来的收获——走向世界,走进内心!  ​

  • 合作

不少孩子在国内也很优秀,通过游学,他们找到一把新的标尺衡量自己。申请到国外学校的中国学生都会见识到更“牛”的同学。知识面丰富,善于思辨,写作能力强,这些是中国学生反馈最多的对国外“牛娃”的印象。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质,有当领袖的潜能,只是需要机会发掘。比如中国学生往往在数学课程中表现优异,在积累了信心后主动指导起外国同学。

对送孩子去游学的父母而言,孩子因此被激发出更大的上进心,更自觉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最宝贵的。

  • 成长

如果有能力和时间,建议父母鼓励孩子参与尽量多的主题课程,像动物、科学、艺术、厨艺、自然、工程、科技、体育和音乐舞蹈等。在三观的形成阶段,让孩子用自己的双眼去了解世界,增长见识,明白生活绝不只是学习和工作,还有诗和远方。他因此拥有的激情和胸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激情,将引导他找到未来的人生坐标。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游学是为让我们的孩子也能拥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未来的事业是他们自然的选择。将来他若可以从容淡定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定会感谢年少时代有这样的机会走出世界,走进内心。

游学给孩子带来的收获——走向世界,走进内心!  ​

  • 游学的意义

游学更深层次的价值,是通过与海外的老师、学生和志愿者朝夕相处,让孩子接触到社会的不同层面,了解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帮助他形成宏观的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对世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真实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