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当人人皆喊诛之时需要的不是煽情而是冷静的思考

桥本隆则/文

本文是头条号《桥本看日本》的独家文章,今日头条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转载侵犯今日头条版权权益,将受到法律追诉。欢迎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国内的网约车又出事了,网络上对网约车的批判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说要取缔网约车。这时,有好事之人又给笔者转来了某老师的“三观正确”的一份信,希望笔者能够出来说几句。既然读者有这样的要求,笔者就只能读了下去。这篇文章就像上次中国留学生被刺案件时一样,这位老师又是立场“非常正确”,像当年农民批判地主地批判网约车,并认为一切资本都是充满罪恶,网约的出现就是“垄断”,就是“非法扰乱市场”,也就是现在发生的一切问题都是网约车造成的。

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笔者一个会社白领,本来就与人为善,但看到这种蹭热点的行为,放下了手中写樱桃小丸子的约稿,来说几句。某老师的观点与日本一直有的观点一样,网约车就是犯罪的根源,从一开始就是否定,绝对不允许在日本出现网约车,宁可70多岁的老大爷开出租,笔者有时坐在出租上想,万一驾驶员“痴呆了”,该怎么办。

针对某老师的宏文,笔者还是借用好友,日本《东洋经济》的特约撰稿人孙田夫君的留言来批驳:

1)“资本原罪”,这个被自媒体用烂了的词儿,马克思的原意是:为追求超额利润,人为制造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被称为资本原罪。和文中的[垄断][非法搅乱出租市场]是不同层面的概念。2)第一个指责[垄断]不符合现实:且不论还有[首期约车]以及[易到]等网约车,现有的出租车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只是业务模式不同而已。3)第二个指责[无视法律搅乱市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约车法规的国家,领先于本家美国(美国只是个别州合法)。网约车的出现,反而打破了出租车垄断市场的局面,满身汗臭随意拒载的的哥大爷们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客观地看滴滴的此次问题4)从小而论,危机公关不到位,反应迟缓,欠缺诚意5)技术层面而论,客服业务全面外包,难以及时正确地应对突发事件。制度上的bug需要修改。6)战略层面而论:顺风车经常与滴滴快车,专车混为一谈。顺风车强调[社交]功能,可能是其致命的bug,需要修改或放弃。

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孙君的观点笔者完全赞成。有的城市网约车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但网约车的性质需要定义,首先是出租车,是交通工具,而不是社交工具,这个定义要明确,本次发生的问题就是把网约车与社交工具概念混淆,才有了之后的诸多问题的发生。本次事件也不是这家网约车第一次发生问题,之前发生过问题后如何整改?真正要害是如何真正发现问题,才能找出对策,完全解决问题,这才是网约车能够进步,能够发展的关键。

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有一点,笔者不赞成日本式观点,对任何新事物出现都是持否定的态度。当年手机支付时,笔者听到过有人被平台盗刷的事情,日本方面就宣传手机支付不安全,这样的“新事物”不可能来到日本,当年本来日本与中国是同一条起跑线,之后日本的不断否定与中国的不断改善,使中国的手机支付远远超过了日本,现在日本要组团到中国去取经。本周,日本罗森也宣布要在所有门店实现手机支付。本来放在店堂内的ATM机器也要被撤除,只要有了4G,5G就可以轻松支付。不要忘了能够走到这一步也是花费了许多的精力,遭遇到无数的失败,有个失败就停下来放弃,这不是应有的态度。

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现在日本也在尝试突破。8月27日,丰田公司投资50亿美元给优步,在日本发展自动驾驶的网约车,没有了驾驶员,也没有了受到侵害的可能。要到真正实现无人化的网约车还需要很长的路,但这也是一种尝试。

笔者还是回到中国的网约车问题,面对社会的指责该怎么办。对策笔者文中已经提到,但还有一点,与日本不同的是,面对新生事物,中国开始阶段就让其野蛮生长,而日本却一开始就围追堵截,让新事物很难获得尝试机会,到底哪一种形式好没有定论,但学习参考日本没有坏事。如果对新生事物的法律监管能跟上,相关部门对网约车的指导能持续,新生事物对社会的责任需要明确,没有责任就不能让其生存。最后,还是提到某老师,唱高调没有问题,但学习要精,否则这样的高调会变成“陈词滥调”。

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原文:遇到问题是唱高调,还是寻找问题的根源

请关注桥本微信公众号sinkanaoka 这里有有趣 完全不一样的大视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