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當人人皆喊誅之時需要的不是煽情而是冷靜的思考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國內的網約車又出事了,網絡上對網約車的批判聲不絕於耳,甚至有人說要取締網約車。這時,有好事之人又給筆者轉來了某老師的“三觀正確”的一份信,希望筆者能夠出來說幾句。既然讀者有這樣的要求,筆者就只能讀了下去。這篇文章就像上次中國留學生被刺案件時一樣,這位老師又是立場“非常正確”,像當年農民批判地主地批判網約車,並認為一切資本都是充滿罪惡,網約的出現就是“壟斷”,就是“非法擾亂市場”,也就是現在發生的一切問題都是網約車造成的。

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筆者一個會社白領,本來就與人為善,但看到這種蹭熱點的行為,放下了手中寫櫻桃小丸子的約稿,來說幾句。某老師的觀點與日本一直有的觀點一樣,網約車就是犯罪的根源,從一開始就是否定,絕對不允許在日本出現網約車,寧可70多歲的老大爺開出租,筆者有時坐在出租上想,萬一駕駛員“痴呆了”,該怎麼辦。

針對某老師的宏文,筆者還是借用好友,日本《東洋經濟》的特約撰稿人孫田夫君的留言來批駁:

1)“資本原罪”,這個被自媒體用爛了的詞兒,馬克思的原意是:為追求超額利潤,人為製造生產過剩,導致經濟危機,被稱為資本原罪。和文中的[壟斷][非法攪亂出租市場]是不同層面的概念。2)第一個指責[壟斷]不符合現實:且不論還有[首期約車]以及[易到]等網約車,現有的出租車是直接的競爭對手,只是業務模式不同而已。3)第二個指責[無視法律攪亂市場]: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出臺網約車法規的國家,領先於本家美國(美國只是個別州合法)。網約車的出現,反而打破了出租車壟斷市場的局面,滿身汗臭隨意拒載的的哥大爺們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客觀地看滴滴的此次問題4)從小而論,危機公關不到位,反應遲緩,欠缺誠意5)技術層面而論,客服業務全面外包,難以及時正確地應對突發事件。制度上的bug需要修改。6)戰略層面而論:順風車經常與滴滴快車,專車混為一談。順風車強調[社交]功能,可能是其致命的bug,需要修改或放棄。

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孫君的觀點筆者完全贊成。有的城市網約車不是多了,而是還不夠,但網約車的性質需要定義,首先是出租車,是交通工具,而不是社交工具,這個定義要明確,本次發生的問題就是把網約車與社交工具概念混淆,才有了之後的諸多問題的發生。本次事件也不是這家網約車第一次發生問題,之前發生過問題後如何整改?真正要害是如何真正發現問題,才能找出對策,完全解決問題,這才是網約車能夠進步,能夠發展的關鍵。

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有一點,筆者不贊成日本式觀點,對任何新事物出現都是持否定的態度。當年手機支付時,筆者聽到過有人被平臺盜刷的事情,日本方面就宣傳手機支付不安全,這樣的“新事物”不可能來到日本,當年本來日本與中國是同一條起跑線,之後日本的不斷否定與中國的不斷改善,使中國的手機支付遠遠超過了日本,現在日本要組團到中國去取經。本週,日本羅森也宣佈要在所有門店實現手機支付。本來放在店堂內的ATM機器也要被撤除,只要有了4G,5G就可以輕鬆支付。不要忘了能夠走到這一步也是花費了許多的精力,遭遇到無數的失敗,有個失敗就停下來放棄,這不是應有的態度。

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現在日本也在嘗試突破。8月27日,豐田公司投資50億美元給優步,在日本發展自動駕駛的網約車,沒有了駕駛員,也沒有了受到侵害的可能。要到真正實現無人化的網約車還需要很長的路,但這也是一種嘗試。

筆者還是回到中國的網約車問題,面對社會的指責該怎麼辦。對策筆者文中已經提到,但還有一點,與日本不同的是,面對新生事物,中國開始階段就讓其野蠻生長,而日本卻一開始就圍追堵截,讓新事物很難獲得嘗試機會,到底哪一種形式好沒有定論,但學習參考日本沒有壞事。如果對新生事物的法律監管能跟上,相關部門對網約車的指導能持續,新生事物對社會的責任需要明確,沒有責任就不能讓其生存。最後,還是提到某老師,唱高調沒有問題,但學習要精,否則這樣的高調會變成“陳詞濫調”。

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原文:遇到問題是唱高調,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