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清的適婚格格,侍寢後生下乾隆第一子,地位僅次於皇后

瞭解清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大清的宮女與前朝的宮女有些不同,大清的宮女一般都是八旗女子,都是有身份的人,哪怕是內務府包衣出身的宮女,她們的家族也是世代為皇家宗室效力,比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要高,所以她們也有資格參加選秀,甚至會成為皇帝的妃嬪。

她是大清的適婚格格,侍寢後生下乾隆第一子,地位僅次於皇后

大清有一個制度,就是皇子(特別是皇太子)在大婚之前,皇帝會讓內務府精心挑選幾個長相端莊,比皇子稍大的宮女,進入皇子的藩邸,主要任務是貼身伺候皇子,也包括侍寢,說白了,就是“適婚”,由於皇子們結婚的年齡都很小,大概10-15歲左右,對洞房之事很懵懂,所以,為了不讓皇子到時候窘迫慌亂,於是,就先安排幾個宮女提前“適婚”,這些宮女被稱為“適婚格格”。

一般試過寢的宮女會留在皇子的藩邸做使女,也稱侍妾,格格。

她是大清的適婚格格,侍寢後生下乾隆第一子,地位僅次於皇后

雍正初年,還是皇子的弘曆就曾被雍正帝安排了幾名“適婚格格”,其中就有一位富察氏。這位富察氏出身還是很不錯的,她出身於滿洲上三旗的正黃旗,之所以做宮女是因為她的父親翁果圖官位比較低,僅僅只是一個佐領。

因為出身還不錯,再加上人長得美,所以,富察氏就成了弘曆的適婚格格,更準確地說,富察氏是第一個侍寢的,是弘曆第一個女人。

她是大清的適婚格格,侍寢後生下乾隆第一子,地位僅次於皇后

沒過多久(雍正六年),富察氏就給弘曆誕下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皇長子永璜。富察氏是乾隆的第一個女人,她生下的兒子又是弘曆的第一個孩子,這對弘曆來說意義非凡,再加上,富察氏從弘曆十幾歲的時候就陪在他的身邊,所以,弘曆對富察氏的感情是非常特殊的。

緊接著,雍正九年,富察氏又誕下一女,只可惜這個女嬰當年就夭折了。

她是大清的適婚格格,侍寢後生下乾隆第一子,地位僅次於皇后

也許是因為年齡太小就生育,折損了富察氏的健康,生下女兒後不到四年,她也離開了人世。乾隆萬分悲傷。緊接著沒過幾個月,雍正帝就駕崩了。

不得不說,富察氏終究差了點運氣,若是她能多活幾年,等到乾隆登基了,她完全可以母憑子貴,被冊封為嬪以上的位分。只可惜,她紅顏薄命,沒能享受到當後宮主位的滋味。

她是大清的適婚格格,侍寢後生下乾隆第一子,地位僅次於皇后

不過,乾隆登基後也沒有虧待富察氏,先是追封富察氏為哲妃,十年後又追晉為皇貴妃,諡號“哲憫”。哲憫皇貴妃的兒子皇長子永璜也被乾隆封為定安親王。

哲敏皇貴妃能夠從一個卑微婢女,當上“適婚格格”,幸運地生下皇長子,進而死後又連晉兩級成為地位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不得不說,她還是很幸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