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狂撒數十億紅包背後:其真相卻反應了馬雲的無奈!

近段時間,支付寶紅包活動十分火熱,短信、朋友圈、微信群……幾乎所有中國擁有手機的用戶都接收到了這個信息,我父母不用支付寶的都接收到了這個消息。當然,大家對於馬雲的豪氣也是稱讚不絕!

支付寶狂撒數十億紅包背後:其真相卻反應了馬雲的無奈!

那大家肯定是想為什麼支付寶敢這麼玩?

支付寶的憂心

1、微信用戶的量與使用頻率都遠超支付寶

相比微信,支付寶不管是在用戶數還是使用頻率上都處於絕對的劣勢。目前支付寶實名用戶4.5億,微信活躍用戶9.8億,雖然二者不能直接相比,但就用戶數量來說,支付寶用戶要比微信少得多;而且大家平時應該每天都會用微信聊天吧!但是誰平時會有事沒事的用支付寶聊天呢?所以支付寶就特別羨慕微信的社交屬性!那大家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支付寶會經常做這些大家都能領取紅包的活動了,比如以前的集五福等等!

2、支付寶市場被逐漸瓜分

曾經,支付寶是國內支付領域當之無愧的老大,佔有超過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今,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正逐漸被微信支付等新興的支付方式所蠶食。據第三方數據顯示,自從2014年微信紅包推出以來,支付寶的市場份額便一直在被微信支付蠶食,佔比從80%下滑到逼近50%。中金公司基於支付清算協會數據測算,2014年至2016年,支付寶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18.6%,而微信支付增速高達326.9%。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支付方式也逐漸蠶食支付領域的份額。

支付寶狂撒數十億紅包背後:其真相卻反應了馬雲的無奈!

如果大家看到這樣的趨勢,你說支付寶能不堪憂嗎?

3、線下支付市場被逐漸反超

雖然線上支付被反超,但是支付寶也認了,畢竟騰訊的生態擺在那,阿里不得不服啊!但是現在讓支付寶感到更恐慌的是,微信支付的線下份額已經在2016年已經超過了支付寶。要知道,線下支付才是真正的大頭。

在國內的很多地方,一般的小店通常都會擺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二維碼,這是為了方便用戶選擇支付。但是微信用戶的社交屬性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大多數時候很多用戶只有微信這個軟件,沒有安裝支付寶。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支付寶!所以只能使用微信支付。微信才是他們最常用的APP軟件,微信支付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支付工具。這也是微信支付快速增長的動力所在。

這對支付寶來說將是一場極大的災難。

支付寶狂撒數十億紅包背後:其真相卻反應了馬雲的無奈!

我們會發現,支付寶紅包的一個要求是到店實體店進行抵扣,目的就是為了盤活個體商戶,發掘新的支付場景,在微信支付的增長點深耕作戰,搶佔市場。

有一二線城市的人在抱怨,為什麼自己拿到的紅包很小,而家裡不常用支付寶的朋友親戚拿到的紅包會大得多,這是因為,你根本不是支付寶的目標用戶好吧。(所以大家只是想想1212元紅包就好了~)

可以說,支付寶的這次活動可謂一舉多得。即激活了線下個體商戶,又新增了不少用戶,還順便給了對手不少的壓力。當然,年度KPI考核應該是能完成了。

只是,支付寶紅包的效果想要持續留存是不容易的。如果沒有紅包的刺激,相比更為“順手”微信支付,個體商戶和用戶主動打開支付寶的意願不會那麼強。而且現在支付寶軟件的內部結構感覺太臃腫了,如果手機性能差的,打開支付寶的時間那是比較慢的,這就加大了支付時間,人們的體驗度當然也是比較差的了(親測千元機比較慢,勿噴~)。

其實,前面反擊競爭對手找回場子啥其實都是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數據,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移動支付對阿里太重要了。前者只是面子問題,後者則直接關係阿里的整體戰略,或者說是阿里的命脈。

要知道,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經不只是一家電商企業,它更是一個金融機構。據馬雲旗下螞蟻金服控股的天弘基金公司發佈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餘額寶、雲商寶等寶寶類產品規模合計超過1.66萬億元,接近了中行個人活期存款的1.8萬億,而且已經比招行、中信、浦發和民生這四大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個人活期存款總和還多。

支付寶狂撒數十億紅包背後:其真相卻反應了馬雲的無奈!

對於馬雲這個第N次紅包活動,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