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共讀,後生可畏

【共讀內容】

9.23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導讀學者】

陳贇: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吳亞楠:南開大學哲學學院講師

【晨讀筆記】

杜英:

【論語晨讀】第870天

吳亞楠:

各位師友,早上好。今早與大家繼續一起學習《論語·子罕》第23章。(因為過會有事情需要處理,故而今日提早些將講稿先呈列出來)

原文: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此章主旨可概括為四個字:“及時勉學”(朱子)。對此如何理解,根據各家註解,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一、從本章的言說方式看其初衷首先,夫子此處之言顯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此為夫子之“勉勵”或“激厲”;“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此為夫子之“警戒”或“戒飭”;但兩個部分並非截然分開,有揚有抑,有正有反,於此更可見夫子勸誡後學之苦心。

對此可參看以下註解:1,《論孟精義》:楊曰:…葢聖人與人為善,又惡其怠而止,故抑揚其詞如此。,2,《論語解》:…辭氣抑揚之間,學者所宜深味也。3,《四書大全》:雙峰饒氏曰:曰可畏,期望以勉勵之;曰不足,畏絶望以警戒之。4,《四書通》:黃氏曰:前兩句激厲之也,後兩句戒飭之也。聖人於後學拳拳如此。

二、本章所揭示的時間過程中的聖學工夫之開展這是本章的重要意義。如果說22章側重強調聖學終始之義,那麼此章則將聖學工夫對應於不同年齡階段而給以具體的描繪,如此而作可以達到兩個目的:其一,既然不同年齡階段各有不同之特點,故而應據此定位不同階段用功之作用;其二,此亦構成為一客觀之標準,反而審視於自我用功之有力無力與得失所在。

下面,以各家註解為主,將聖學工夫與年齡階段分別對應而略作陳述;陳述之後再作總結:

1,少時《論語註疏》:正義曰…後生,謂年少也。《論孟精義》:範曰:凡人進德必在於少之時,舜二十以孝聞,顔子十八天下歸仁焉。《論語學案》:君子終身造詣皆自後生中發軔,從此自棄便無長進之機,必墮落人後者。故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小結一:一生造詣,奠基少時;年富力強,惜時而進。

2,三十——四十——五十(1)三十、四十:《論語全解》曾子曰:年三十四十之間而無藝,則無藝矣。(“藝為所學之業”)(2)四十:《論語全解》: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3)四十五十:《論孟精義》呂曰:四十五十血氣盈而將衰,好惡習而成性,善惡已定,幾不可易,故無聞者不足畏,見惡者至於終。《論孟精義》謝曰:四十五十,血氣向衰,猶不聞道,則終於此而已矣。《論語註疏》:…至於四十五十而令名無聞,雖欲強學終無成徳,故不足畏也。《四書通》:馮氏曰:…若夫四十曰強,血氣定也;五十曰艾,血氣衰也。定則不進,衰則有退。至此而德行無所聞則止於此矣,無足畏也。《四書通》:顔子年未四十已以德行聞,獨不幸而早死爾。年四十五十而無德行之可聞者,雖幸而生,無足道也,則亦無足畏也。

(4)五十:《王制》:五十始衰。《集註》、《論語全解》曾子曰: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

小結二:三十用功,學見初成;四十之際,善行當著,無惡行而見憎;五十既至,血氣轉衰,善惡已定,再難強學。

3,故而總結以上兩個階段,聖學工夫在時間中的展開應當如下:一生工夫,奠基少時;三十用功,規模初就;人至四十,期其秀實;勿畫勿止,五十令聞。老而無聞,終無成德。

三、兩個需要注意的問題1本章意在“及時勉學”,尤其警戒“後生雖有美質而悠悠嵗月”,但並非一意否定四十五十用功之必要性;如《論語解》:“…雖然,有至扵四十五十而知好學,如《中庸》所謂困知勉行者,聖人猶有望焉”。

2,本章之發明可分兩個角度:四十之前,著重“方進之意”;四十之後,強調秀實有終。如《四書大全》:“問:‘後生可畏,是方進者也。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中道而止者也。’朱子曰:‘然’。”

四、最後,通過以上分析,最後我們可以把本章“及時勉學”之主旨,再做具體落實和總結:儒者工夫,及時惜時;少壯之功,聖學之基;四十五十,苗而秀實。勉勵警戒,聖心良苦;後學用功,於此深味。

以上是目前對此章的基本理解。請陳贇老師再做批評指正和補充。亦請各位師友再做批評指正和補充。謝謝!

陳贇:

吳老師講得很詳盡了,各位吟頌得也很好!

錢穆雲:無聞有兩解:一,無聲聞於世。一,謂其無聞於道。今從前解。

聲聞、令聞,是以德音而聞,還是以藝業而聞,有這兩種理解。

孔子所勉後生向學,所學何事,與此聞字是否相關?這是可以作為問題提出來的。

但無論如何解答,此章主題均在勸勉來者勵志於學。這一點吳老師所講已經很到位了。沒有特別的補充!

朱熹所云:“以此警人,使及時勉學也”,可謂深切。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導讀[玫瑰][玫瑰][玫瑰],我說幾句個人看法,敬請各位詩友指正。[抱拳][抱拳][抱拳]

本章文義淺顯明白,似乎可以如下翻譯: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知道他們將來不如我們今天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麼可以敬畏的了。”但此段文義,卻有不少讓人生疑的地方。第一個不太嚴謹的地方,是後生可畏的“畏”。孔子說後生之所以可畏,是因為他們可能會有更大的成就。問題是,有更大的成就,作為老師不該高興嗎?怎麼反倒是負面的情緒“畏”呢?學成君子人格之人,成就仁德,對人純愛而已,親近還來不及,怎麼會“畏”呢?

第二個令人生疑之處,是“無聞”。孔子追求個人的聲譽“名”,但卻反對沽名釣譽而得來的名聲。對後邊這種與實不相稱的“名”,孔子稱之為“聞”。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而在本章中,孔子的“聞”,肯定是既包括“名”,又包括“聞”的,和孔子把這兩者做出區分的一貫立場並不相同。

第三個令人生疑的地方,是對年齡和好學的關係。“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意思是說,如果四五十歲還沒有什麼名聲,哪怕將來再學習,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了。但孔子自己的態度,確實鼓勵在任何年齡都要努力學習的,並不是四十歲以後就不學習了: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對周文王欽慕備至,對文王和姜太公的故事,必是耳熟能詳。孔子肯定知道太公七十遇文王,在那之前,並沒有很大名聲的。後來,太公的成就,難道不是讓人敬佩的嗎?

有這麼多令人懷疑的地方,論語的作者為什麼還要把這段話編到論語裡呢?我們需要看看孔子說這段話的具體情境。顯然,這段話是對“後生”,也就是年青人說的。說的目的,是讓他們好好學習。要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就需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遠大前程“後生可畏”,但如果他們覺得自己“可畏”了,也許就會覺得不抓緊時間學習也沒有關係,時間有的是啊!因此,孔子還得告訴他們時不我待,如果到了四五十歲,再不學習,也就不會有什麼成就了。這就好像大人哄小孩做事,既要給兩塊糖(好好幹,明天給你加工資),又要拿鞭子嚇唬著(孩子聽話,要不媽不喜歡你了)。半哄半說,自然和純粹講道理不一樣。孔子哄弟子們學習,是找盡一切理由的:

第一招,用經濟利益引誘。孔子說“學也,祿在其中矣。”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第二招,用其他人的肯定。就像我們今天說“做個好孩子”那樣。因為人有一種從眾的心理: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第三招,用學習帶來的好處來說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第四招,用以身作則來感動: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第五招:用不好學的後果來嚇唬: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朱熹深明孔子用意,在《論語集註》中說:孔子以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安知其將來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於老而無聞,則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時勉學也。正像馬丁路德講的“因信稱義”表面上並沒有“行為稱義”那樣有道理一樣,孔子對為什麼要“學”,也沒有給出一個邏輯上完美的論證,而是針對對象的實際情況,來勸說、誘導。在路德那裡,因為“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因而沒有人做得到“行為稱義”,即言行謹守神的誡命、律法、典章,因而只要你是真信,全心全意的按照神的誡命去做了,去懺悔了(不管做得好不好,只要是盡力),就能稱義。這表面上的不完美,正是其絕大的智慧所在。

發言完畢,敬請各位師友指正[抱拳][抱拳][抱拳]


————

預習資料:

【論語正義】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後生謂年少。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矣。” o正義曰:“後生可畏”,謂生質獨美也。“不如今”,謂不如今日之可畏也。人少時有聰慧,為人所畏。至年壯老,學力複充,故人常畏服之。曰“焉知”者,《論衡實知篇》解此文,以為後生難處是也。《大戴禮 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閒而無執,即無執矣。五十而不以善聞,則無聞矣。”與此文義同。“無聞”,謂無善聞於人也。無聞由於無藝,藝謂所學之業也。《禮 學記》雲:“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學貴不失時,故君子愛日也。”胡氏紹勳《拾義》:“人至五十為老年,是以養老自五十始。《曲禮》雲:‘五十曰艾’,《王制》雲:‘五十始衰’,縱能加功,進境有限,況《王制》又云‘六十不親學’。五十無聞,更無望於六十矣。據《內則》‘二十博學不教,三十博學無方。’學至有聞,早則定於四十以前,遲則定於五十以前斷流定於五十以後。因直決之曰:‘斯亦不足畏也已。’”皇本“可畏”下有“也”字,“已”下有“矣”字。

【論語譯註】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孔子說:“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斷定他的將來趕不上現在的人呢,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什麼名望,也就值不得懼怕了。”論語集註: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焉知之焉,於虔反。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彊,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安知其將來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於老而無聞,則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時勉學也。曾子曰:「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蓋述此意。尹氏曰:「少而不勉,老而無聞,則亦已矣。自少而進者,安知其不至於極乎?是可畏也。」

【論語註疏】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後生謂年少。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疏】「子曰」至「也已」。o正義曰:此章勸學也。「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者,後生謂年少也。言年少之人,足以積學成德,誠可畏也,安知將來者之道德不如我今日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者,言年少時不能積學成德,至於四十、五十而令名無聞,雖欲強學,終無成德,故不足畏也。

《論語》共讀,後生可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